“消薄增效”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整体质效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7 09:54 2

摘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新发展阶段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与战斗力的重要保障,更是破解农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的关键所在。面对资源优势不足、经济基础薄弱等制约因素,海东市平安区树立“再困难的村也有前景”的发展理念,探索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新发展阶段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与战斗力的重要保障,更是破解农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的关键所在。面对资源优势不足、经济基础薄弱等制约因素,海东市平安区树立“再困难的村也有前景”的发展理念,探索“弱村转化、中村变强、强村做优”的发展路径,抓点带面推动村集体经济整体提升。

布局决定全局,没优势,组织起来的群众就是最大的优势;没资源,集中起来的土地就是最辽阔的资源,而要将这两者组织起来,最终要靠党的领导。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行动优势,形成村级组织、乡镇联合,县域统筹、城乡融合的发展格局。“联抓共管”推动责任落实。建立“县级领导带头、乡镇党委书记领题、包片领导配合”“部门牵头、行业协同、联姻单位跟进”的联系帮扶机制,将壮大村集体经济纳入考核和党建责任清单。“联培共建”打造头雁方阵。建立党建和经济“双带头人”制度,通过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一批、大学生到村“任职”引进一批、“致富能人”培育储备一批,多渠道培优育好集体经济带头人。“联评共审”谋实产业项目。从行业部门遴选人才组建“专家服务队”,按照“集中审+逐一评”“专项调研+综合研判”等方式精准指导,项目化培育一批有特色、风险小、收入稳的实体产业项目。

资源决定发展,整合资源“引路”、抱团发展“探路”,同质化发展的路子做大做强就是好路子。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重点解决一部分村集体经济单打独斗、不成气候的问题。聚焦“村级组织对接市场无主体、经营运作无平台”的短板,以机制保落实。推进“强村公司”培育计划,统筹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全资、控股、参股等形式组建强村公司。聚焦“乡镇、村、企业自成一体、相对独立”的壁垒,以协同促高效。探索成立党建联合体,形成乡镇党委统筹指导、党支部推动落实、合作社(企业)延链育产的三级产业发展体系,构建“组织联建、资源联用、信息联享、品牌联创”机制,推动全域协同提升。聚焦“资源政策要素不均衡,联农带农成效不明显”的问题,以抱团添活力。探索以“股权合作”方式为主的村集体经济项目,促进技术推广、统购统销、品牌建设。通过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增加就业等方式让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普惠群众。

思路决定出路,拓宽视野“借势”、集思广益“聚势”,昔日的劣势也可能是潜在的优势。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路径和优势,是发展的“一体两面”,优势不是天生的,只有在发展中才能体现,也只有发展才能把劣势转化为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城中、城郊村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围绕“有样可学”打造样板,推行资产资源型、土地整合型、服务生产型、农旅融合型等多种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打造示范点。围绕“有力可用”多元融合,通过盘活开发闲置资源、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创新资产运营管理等方式找准发展路径,推广设施农业、文旅民宿、仓储物流等多元产业。围绕“有势可依”创新蓄能,以青海产业“四地”建设为契机,大力培育新业态,打造“一乡一直播间”,实施“新平安人点亮乡村”计划,回引“新农人”引领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发展。

编辑:刘海钧;

来源:青海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