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杨帅是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负责人,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近6年,办理未成年人案件300余件,帮教400余名未成年人,曾获评第三届江苏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能手、江苏省检察机关优秀法治副校长。2024年8月,杨帅的故事入选全国妇联宣传部
杨帅在江苏省无锡市某中学开展“防性侵”法治宣讲,并发放《守护少年的你》法治教育读本(初中版)。
“别看杨检察官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对案件是又严格又细致,我们民警是真‘怕’她,也是真服她。”
“杨帅阿姨的眼睛笑起来很好看!”“我在学校电视上看到过她讲怎么保护自己……”
杨帅是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负责人,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近6年,办理未成年人案件300余件,帮教400余名未成年人,曾获评第三届江苏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能手、江苏省检察机关优秀法治副校长。2024年8月,杨帅的故事入选全国妇联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组织的第四届“百个巾帼好网民故事”。
为“困局”留“生机”
到未检部门工作之前,杨帅一直在刑事检察部门工作,每年办理刑事案件近百件,其间还办理了涉“套路贷”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等重大刑事案件。她对“惩恶扬善”很有激情,连奔波都充满了正义的力量。
“到未检部门工作后,每当看到稚嫩的脸庞上或悔恨或迷茫或倔强的神情,我心里总是闷沉沉的,也常常思索怎样才能让这些误入歧途的孩子回归正道。”杨帅在心疼这些孩子的同时,常常想怎么能帮助他们。
2021年1月,杨帅收到公安机关移送过来的一起涉嫌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是两名16岁的少年,二人都是高中休学在家,在打工中相识。在社会“朋友”诱导下,二人参与了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分别获利3000元、1000元。案发后,二人父母积极退赔被害人,希望检察机关能够给孩子一次改正的机会。
在看守所里,杨帅见到了充满悔意的二人。“他们能否重新回到教室?”综合考虑案情和社会调查情况,杨帅认为二人认罪悔罪态度较好,且具备有效监护条件,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该院对二人依法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后,公安机关对其取保候审。为帮助二人重返校园,杨帅还邀请民警、老师、心理咨询师及辩护人共同对二人进行司法训诫,为他们制定6条帮教措施。
取保候审期间,二人重新回到了校园。有了之前的经历,二人非常珍惜学习机会。2022年8月,二人都考上了大专。
2023年1月,二人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基于二人的变化以及认罪悔罪态度,检察机关对二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考验期为六个月,由学校所在地社区矫正部门负责考验。2023年7月,杨帅收到社区矫正部门对二人表现良好的评价,该院遂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未成年人犯罪“困局”中为他们留出了一线“生机”。近6年来,该院对56名未成年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帮助30余名未成年人复工复学。
让“法雨”变“时雨”
“检察官阿姨,我们下次还能来做法律游戏吗?”“非常欢迎呀!”今年2月10日,在锡山区检察院图书馆里,刚刚拿到法律闯关游戏冠军的“敖丙队”小朋友问杨帅。
这次活动,是杨帅与该院“时雨”未检工作室小伙伴,首次尝试带领轻度自闭症儿童在游戏中学法律。杨帅告诉记者,这些孩子对常规普法课接受起来有难度,但这个法律闯关游戏操作简单,步骤还可以简化,正好适合给他们普法,“孩子们反应很积极,虽然有时会控制不住身体,但还是努力与我们交流,参与到活动中。”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2021年,杨帅与同事受《孟子·尽心上》启发,成立“时雨”未检工作室。他们秉持“应时之雨守心润苗”理念,升级完善未成年人法律服务体系,将青少年权益保护、犯罪预防、教育矫治等融于一体,全维度播撒法治“时雨”。
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协同联动。在该院13名检察官担任校园法治副校长的基础上,杨帅牵头邀约公安、法院、司法、法学院校等组建“党建联盟”,充实“时雨”护未成年人党员志愿者队伍,让法治进校园更常态化。
专业的事,联合专业的人一起做。为让法治宣传作品更吸引未成年人的目光,杨帅带领团队,与社会公益组织一起编撰并出版发行《守护少年的你》漫画式法治教育读本,并与当地文明办将书面文字改编成动画视频,共创动画普法作品,频频被学习强国平台转发。
“杨检察官,下次能不能到我们学校做这个活动,我第一次看到学生们对于学法这么热情。”2024年5月,杨帅带领团队,与社工组织联合研发了法律童趣大闯关游戏,锡山区人大代表、无锡市二泉中学副校长顾丽娅在一次观摩游戏后当场发出邀请。同年6月6日,江苏省检察机关“苏小蓝”法治宣传教育嘉年华活动现场展演了这个游戏。
“时雨”未检工作室自成立以来,通过中小学法治教育电视直播、送法进校园等活动,开展涉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受众达28万余人次,打造的“时雨护未”青少年法律服务项目获评无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精品项目一类项目。“时雨”未检工作室也被评为江苏省三八红旗手(集体)示范工作室。
给“未保”添“双翼”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做得越久,杨帅思考得越多:进入数智时代,个别部门在未成年人保护上因职能关联度有限,协同保护还不够紧密,“六大保护”能否有更智能化的呈现方式?
2024年初,杨帅将视线转向“数字未检”。结合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特点,她与该院数字检察团队提出“锡山区未成年人保护区块链管理平台”(下称“平台”)的建设项目。依托该平台,全区与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单位部门可以在“云端互联”,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实现辖区“六大保护”迭代升级。
这种全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思维和呈现模式,得到锡山区委政法委的全力支持。但杨帅清晰记得,2024年7月24日,在锡山区委政法委牵头召开的首次平台建设推进会上,包括公安、法院、民政、妇联、网信、医院、共青团等在内的多家与未成年人保护相关联单位,对该平台研发涉及的数据安全、部门权限等问题还存有疑问:“平台建设出发点很好,但我们的未成年人数据拿出来用,会不会出现未成年人信息泄露问题?”“这么多部门在一个平台上,一个部门干了什么工作,其他部门是不是都能看到?我们各部门的权限怎么设置?”……
会上,杨帅与同事互相配合,详细讲解平台框架、主要作用,重点说明平台采用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安全保密的优势,最终得到与会单位的认可和支持。
趁热打铁。会后,杨帅与同事马不停蹄,一一上门走访各家单位,详细调研对方所涉及的未成年人保护职责,介绍技术革新优势;同时,邀请专家对平台进行论证。高效的执行力,专业的办事能力,赢得相关单位全力配合的承诺。团区委更是主动联系杨帅:“我们也想加入项目,为未成年人保护出谋划策。”
2024年10月,杨帅与团队负责起草了《关于建设未成年人保护区块链管理平台的实施办法》。今年1月,13家单位均已签约,未成年人保护“云端互联”由此有了制度保障。
为让平台更精准呈现未成年人保护的时代要求,杨帅充分发挥熟悉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的优势,深度参与平台框架设计。她建议将13家单位分为政法机关、综合保护部门、社会保护主体等三类,分别配置与各单位未成年人保护职能相匹配的信息查询、修改、研判权限和功能的研发思路,成为平台高质效发挥数字保护作用的业务后盾。
以微光召唤微光,“时雨”温润更多心田。“作为一名母亲,每一次和涉案儿童交谈,都深深触动我的内心: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谈起心爱的未检事业,杨帅眉眼弯弯,“我只想竭尽全力为孩子们多做一点儿,再多做一点儿。”
来源:保定检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