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不会“泡茶”的物理老师不是“新农民”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7 11:05 2

摘要:炎炎夏日,一张小方桌,几个小茶杯,喝着爷爷泡的茶,聊聊天……这不仅是周东晓儿时珍贵的记忆,也是他与茶缘分的开始。对于家乡的日照绿茶,“95后”小伙周东晓有一份感情在里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晨 李家澍 实习生 马华君

炎炎夏日,一张小方桌,几个小茶杯,喝着爷爷泡的茶,聊聊天……这不仅是周东晓儿时珍贵的记忆,也是他与茶缘分的开始。对于家乡的日照绿茶,“95后”小伙周东晓有一份感情在里面。

从山东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后,在上海当了两年物理老师的周东晓,决定回乡创业。以日照绿茶和红茶为原材料,去年4月,周东晓与两个创业伙伴一起,创办了“哈口茶吧”健康茶饮品牌。虽然创业之路难走,但周东晓仍有信心,将来能围绕地方性农特产的开发,做出一个山东省乃至中国北方的标志性茶饮品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爆料电话:0531-85193656;邮箱:405617016@qq.com)

山大毕业的理科生,决定回乡创办茶饮料

出生于1997年的周东晓,是日照莒县人。2020年从山东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后,周东晓先去上海的一家辅导机构,当了两年物理老师。

但成为一名老师,并不是周东晓的梦想。从大学起,周东晓心里就种下了一颗创业的种子。“当时主修是物理,还辅修了金融学。”这也为周东晓日后的创业打下了基础。

在上海工作的那两年,周东晓直呼“太卷了”。再加上经济压力,他最终辞职回到了家乡日照,并将目光描向家乡特产——日照绿茶。

日照绿茶具有比较浓厚的产业基础,在周东晓看来,虽然日照绿茶在全国范围内名气不算大,但是对北方人而言,无论是口感还是生长环境,都具有独特性,“我想在日照绿茶的基础上做一些符合年轻人喜好的产品。”

什么产品呢?周东晓最开始想开发一款以绿茶为基底的奶茶。但经过市场调研后发现,奶茶市场已趋于饱和。这期间,周东晓遇到了两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其中一人是90后,另一人是00后,三人组成创业小团队,一齐将目光投向了健康茶饮料。

“不可否认,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饮品。所以,我们就想结合市面上正在兴起的无糖茶赛道,做一款健康的茶饮料。”说干就干,2024年4月18日,周东晓注册成立了“日照哈口茶饮料有限公司”。创业之路,正式开启。

“哈”口日照绿茶背后的曲折路

“哈口茶”的“哈”字正是山东方言“喝”。在确定“哈口茶”为品牌名之前,周东晓和创业伙伴一致认为,品牌名一定要简洁明了,最好能容易被记住。而“哈口茶”这个结合了山东方言的名字,能让“大部分山东人觉得挺亲切,挺好奇,一眼就能够记住”。

创业从来就不会跟“容易”二字画等号。

“我们三个人虽然对创业感兴趣,饮料也常喝,但一开始确实低估了它的难度。”最初,周晓东认为只要有了配方,那后面的一切都会简单。但实际上,要想做出一款产品来,很多流程性的东西,都需要一定的准备周期。

因为缺乏经验,在茶饮料的生产制作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要做一款茶饮料,首先要选好原材料。

“五一假期的时候刚好新茶上市,岚山区有一个日照绿茶最经典最核心的产区,我们就打算去那边采购原材料。”周东晓说,最初他们像无头苍蝇一样,随机找茶田和茶农谈合作,但是后来发现散户的产量难成规模,品质也很难把控。

“因此我们决定找一个茶厂进行合作。”周晓东说,他们对于原材料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化学农药的使用,采摘的季节,加工的工艺,茶叶的品质,都是选择茶厂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辗转数个茶厂后,周晓东最终选定了一家茶厂。

好不容易解决了原材料,加工又遇到了难题。

“我们的资金是非常非常有限的,启动资金只有10万。”这也是周东晓在上海工作时的积蓄。

“我们第一批产品预算是10万元,但当我们拿着10万元去找厂家商量时,厂家那边不愿意接单,挺受打击的。”很多工厂是流水线作业,10万元的订单对他们而言不够划算,周晓东表示,当时处境非常窘迫,所幸经过广泛调研,最后落脚到了江苏的一家工厂,最终生产出了第一批10万瓶绿茶饮料。

目标是做出中国北方标志性茶饮品牌

第一批绿茶饮料的生产日期是2024年7月12日,这比周东晓原本计划的出厂日期晚了一个月,“创业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有了成品,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销售环节。

作为一个销售小白,周晓东一开始想先做线下销售,“铺超市。”但因品牌没什么名气,“实际的销售量很少,产品摆放位置偏僻,大家很难看得到,整个8月只卖出去几百瓶。”

最炎热的夏季,是饮料的销售旺季,但“哈口茶”这款新面试的绿茶饮料,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去年9月,周晓东决定转战线上,开始拍短视频,做自媒体宣传,“销量有了起色,两个多月的时间,第一批产品都卖光了。”

“我记得最多的时候,一场直播卖了800多箱。”周晓东表示,直播卖茶的反响还可以,第一批绿茶饮料的销售,线上占了80%。

此时来到了秋冬,来到了喝红茶的季节。于是在去年12月,周东晓趁热打铁,推出了以日照红茶为原料的红茶饮料,但截至今年3月中旬,销量并不乐观。

“从去年4月到今年3月,其实我们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周晓东坦言,公司时刻面临着很多未知的风险,“创业不到1年,亏了15万。”

“产品本身成本高,生产量不成规模,原材料也相应被拔高很多,所以整体处于亏损状态。”虽然如此,但周东晓并未气馁,他认为,要想打破这样的现状,就要找到降低成本的方法,把生产量提高,多一点销售渠道,增加销量,“但现在仍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

“短期目标是希望可以实现正常的供应,长远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地方性饮料品牌。”在周东晓的规划中,如果生产规模扩大,资金更多了,他们就可以把山东省内的各种茶饮和日常绿茶结合起来,传播本地农产品的知名度,“希望能围绕地方性农特产的开发,做出一个山东省,或者说中国北方的标志性茶饮品牌。”

结合当下健康饮食的流行趋势和国家的各种提倡政策,如果农业能与第三产业联合,周东晓认为,“哈口茶吧”的未来,将大有可为。

来源:齐鲁晚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