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查违”筑平安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7 11:07 2

摘要:为优化巍山古城的道路交通环境,2023年12月,巍山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以下简称“巍山交管大队”)在城区启用了违停自动抓拍系统,及时提醒驾驶人纠正违停行为。此外,巍山交管大队还通过视频巡查处理各类交通违法,致力为游客营造一个安全、放心、舒心的游玩环境。

“云×××违章停车,请立即驶离……”走进大理州巍山县巍山古城,这样的语音播报格外引人注意。

为优化巍山古城的道路交通环境,2023年12月,巍山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以下简称“巍山交管大队”)在城区启用了违停自动抓拍系统,及时提醒驾驶人纠正违停行为。此外,巍山交管大队还通过视频巡查处理各类交通违法,致力为游客营造一个安全、放心、舒心的游玩环境。

巍山县山区面积占全县面积的93.27%,农村公路占全县通车里程的97%。针对辖区山区面积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任务艰巨的实际,2023年11月,巍山交管大队借助科技设备,向科技要警力、要效率,创新推出了“专业+机制+大数据”的警务运行模式。

专班化运作 网格化发力

为最大程度发挥“视频查违”模式的优势,巍山交管大队抽调警力组成“视频查违”工作专班,依托全县411个视频监控探头提取交通违法数据。

专班工作人员在数据分析研判过程中,结合卡口数据及每周交通事故信息,精准分析全县事故易发多发点段,结合违法突出特点,精准指导派出所和各交管中队部署查处违法的时间和地域。通过将有限警力精准投放到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和违法突出时段,充分应用大数据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赋能。

派出所及交管中队依据研判专班下发的数据,以社区民警为作战单元,发挥社区民警网格化力量,通过电话通知、进村入户等途径,告知违法人员及时处理交通违法行为。同时,以案为鉴,对交通参与者分类开展警示教育,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教育一起,切实提升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科技助力补短板 事故预防见成效

视频监控24小时全天候记录的特点,进一步扩大了交通安全管理的空间和时间覆盖范围。“视频查违”模式注重监控记录的事实证据,合法采集证据后的处罚更加客观公正,有效减少了现场执法的干扰因素,最大限度保障了执法的公信力。

自“视频查违”模式应用以来,截至今年3月,巍山县公安机关共研判分析并下发违法数据1万余条,处罚交通违法行为5400余起,开展警示教育5000余次,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巍山县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3.10%,农村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31%。这些数据,有力证明了自应用“视频查违”以来,巍山县道路交通环境正在持续改善。

促文明习惯养成 守小城巍山平安

在巍山县,群众出行多以摩托车为主,因此让他们养成佩戴安全头盔的习惯尤为重要。“视频监控24小时在线,对驾驶人形成无形的震慑,能让大家消除侥幸心理,做到时时遵守交规。”“视频查违”工作专班组长舒志雪说,自从“视频查违”模式实施后,巍山县不戴头盔、超员载人的违法行为明显减少,道路交通环境肉眼可见地改善了。

在“视频查违”模式的助力下,巍山紫金线、五印线等山区主要县乡公路的摩托车驾驶人头盔佩戴率已达90%以上,马宁线和县城区的头盔佩戴率也达到了70%(不含电动自行车及非标电动车),全县头盔佩戴率明显上升。

在视频监控的督促下,群众从被动“遵从”变为主动“遵守”,逐步养成了文明出行的习惯。安全、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也让巍山这座小城更加宜居、美丽。

市井烟火与历史余韵在巍山交织,平安是幸福生活的底色。“视频查违”模式以科技助力交通安全管理,让文明交通成为巍山这座滇西小城焕发新活力的注脚。

记者 查小高 郭婷婷 朱鹏

来源:云南法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