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车企智能化转型:挑战重重,能否逆袭?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7 11:10 2

摘要:合资品牌的“中年危机”曾经的合资车企是“利润奶牛”,但现在却遭遇了“断崖式”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合资品牌市场份额跌到27.5%,比三年前少了近20个百分点。像大众、丰田这些老牌车企,虽然燃油车还能赚大钱,但在新能源赛道上却显得力不从心。比如,2023年合

大家好,本期热点聚焦话题:合资能不能做好智能化?作为曾经中国车市的“顶流”,如今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浪潮下,它们还能不能跟上节奏?

合资品牌的“中年危机”
曾经的合资车企是“利润奶牛”,但现在却遭遇了“断崖式”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合资品牌市场份额跌到27.5%,比三年前少了近20个百分点。像大众、丰田这些老牌车企,虽然燃油车还能赚大钱,但在新能源赛道上却显得力不从心。比如,2023年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市占率只有7%,连自主品牌的零头都不到。问题出在哪儿?有人说,外方技术路线犹豫不决,智能化跟不上中国速度;也有人说,合资车定价高、配置低,年轻人根本不买账。

转型求生!合资车企的“三板斧”
面对困境,合资车企也没躺平,纷纷亮出绝招:

技术本地化:上汽奥迪和奥迪联手开发了ADP智能数字平台,专门针对中国消费者需求,首款车2025年就要上市,研发周期还缩短了30%!抱紧中国供应链:大众和小鹏合作建超快充网络,宁德时代和上汽深化电池技术合作,就连奔驰的智驾系统都找了中国公司合作。价格战+智能化升级:上汽大众推出“一口价”车型,把帕萨特Pro、途观L Pro等油车也装上了大疆智驾和本土化智能座舱,销量立马回暖。

智能化短板,合资车能补上吗?
虽然动作频频,但合资车企的智能化还是被吐槽“慢半拍”。比如,大众ID.3的配置比同价位的比亚迪元PLUS少了自动泊车和全景影像;奔驰的L2++智驾系统虽然强,但2025年才量产,而国产新势力早就卷到城市NOA了。不过,也有好消息!一汽-大众计划2026年全面搭载L2++智驾,上汽通用甚至预留了L3级自动驾驶的潜力,政策一放开就能抢跑。

未来胜负手:速度与诚意
合资品牌想翻身,关键得解决两个问题:

速度:中国新能源车迭代快如“手机”,合资车研发周期长,容易错过风口。比如,丰田的纯电车销量仅占1.5%,而比亚迪一个月就能卖30万辆。诚意:过去“全球车改个外观就卖”的模式行不通了。上汽奥迪CEO就说:“中国电动车用户最挑剔,车是第三空间,得触达灵魂!”只有真正为中国市场定制,才能赢得年轻人。

逆袭or出局?答案在2025!
2025年被称为合资品牌的“生死年”:大众要推19款新车,奔驰CLA纯电版搭载无图智驾,上汽奥迪、一汽-大众的智能化车型扎堆上市。能不能逆袭,就看它们能不能放下身段,把“在中国为中国”的口号变成真刀真枪的产品。

来源:凯德印象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