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扶林导演,如何拍出《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场景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6 03:18 2

摘要:翻拍名著,不仅要精准还原原著精髓,更要通过影视化的手段,将书中复杂的人物性格、跌宕的历史情节生动呈现,压力可想而知。经过深思熟虑,央视将目光投向了曾成功执导《红楼梦》的王扶林导演。

94版《三国演义》:经典背后的波折诞生史

1994年,一部现象级电视剧横空出世,一经播出便在华语影视圈掀起惊涛骇浪,它就是至今仍被奉为经典的《三国演义》。

剧中鲜活的人物形象、宏大的战争场面,让无数观众为之痴迷,成为了难以超越的荧幕传奇。可谁能想到,这部巨作的诞生之路,竟充满了意想不到的坎坷与波折。

故事要从1990年说起,彼时中国电视剧界迎来翻拍四大名著的热潮,中央电视台决心挑战《三国演义》这一宏大题材。

翻拍名著,不仅要精准还原原著精髓,更要通过影视化的手段,将书中复杂的人物性格、跌宕的历史情节生动呈现,压力可想而知。经过深思熟虑,央视将目光投向了曾成功执导《红楼梦》的王扶林导演。

王扶林深知此次任务意义重大,接到邀约后,便马不停蹄地带领团队投入筹备工作。选角,无疑是重中之重。为了找到最贴合角色的演员,他们跑遍各大剧团院校,反复斟酌每一个角色

尤其是曹操这个极具争议的人物,选角过程堪称艰难。历史上曹操形象复杂,才华横溢又奸诈狡猾,要找到一个能完美诠释其矛盾与纠结的演员谈何容易。终于,一位李姓演员进入了王扶林的视线。

他虽非顶流明星,却演技精湛,气质形象与曹操高度契合,且在接触时表现出对角色的极大热情,信誓旦旦地表示会全力以赴。王扶林满心欢喜,觉得终于找到了理想中的曹操,迅速着手安排试镜。

然而,意外却毫无征兆地发生了。试镜当天,这位李姓演员表现得一塌糊涂,原来他根本没有认真准备。面对糟糕的表现,他态度还极为轻浮,一句“不合适就换人”后便不辞而别,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一变故让整个剧组措手不及,拍摄进度也被迫搁置。无奈之下,王扶林只能重新寻找曹操的扮演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话剧舞台上看到了鲍国安的精彩表演,瞬间被其强大的表现力所吸引。

当王扶林向鲍国安邀约时,鲍国安却犹豫了。当时他已是知名话剧演员,在话剧界地位颇高,对影视圈,他心中充满了顾虑。为了说服鲍国安,王扶林真诚地讲述了自己对《三国演义》的理解与期待。

鲍国安被王扶林的诚意打动,决定尝试。但鲍国安进组后却饱受争议,有人质疑他的影视表演经验,有人觉得他的形象与大众心中的曹操不符。面对这些质疑,王扶林力排众议,坚持让鲍国安试戏

为了演好曹操,鲍国安下足了功夫,研读史书、街头采访路人了解大众心中的曹操形象,甚至为了贴合角色几天不刮胡子。最终,他用实力征服了所有人,成功塑造出那个经典的曹操形象

除了曹操,剧中其他角色的选角也波折不断。比如孙彦军原本想演曹操,却被王扶林看中他眼中的仁厚,安排出演刘备。王扶林眼光独到,孙彦军将刘备演绎得淋漓尽致,实感的哭戏更是成为经典。

还有唐国强,定妆照流出时,因他“奶油小生”的形象遭到众多质疑,投诉信纷至沓来。但王扶林坚信他就是诸葛亮的不二人选,让他在零下十几度的片场试镜“借东风”。

唐国强光着脚,含着热泪念出台词,用出色的表演征服了众人。在长达5年的拍摄过程中,剧组不仅面临选角难题,还遭遇资金短缺、特效技术有限等困境。

为节省成本,全员食宿标准极低,甚至只能吃馒头咸菜。即便如此,剧组依旧想尽办法还原三国时期的战争场面。如今,94版《三国演义》已成为永恒的经典

它的诞生过程满是荆棘,却也正是这些波折,见证了老一辈影视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正是他们的坚持与付出,才为我们留下了这部不朽的荧幕佳作,让三国故事以如此震撼的方式代代相传。

来源:阿宝侃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