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守所,这个名字总是带着神秘色彩,让人忍不住好奇里面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很多人对它的认知,可能都来源于影视作品里那些或紧张刺激、或阴森压抑的场景。但现实中的看守所日常,和想象中到底有多大差距呢?今天,咱就抛开那些戏剧化的演绎,实实在在地走进看守所,看看里面的人
没想到发布的文章得到了很多小伙伴的喜欢,可能坐牢这个事情让很多人很好奇,除了没有自由,里面的日子到底怎么样的?
我在看守所待的时间挺长的了,前后差不多两年时间,也接触到了很多的案子和罪犯。
看守所,这个名字总是带着神秘色彩,让人忍不住好奇里面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很多人对它的认知,可能都来源于影视作品里那些或紧张刺激、或阴森压抑的场景。但现实中的看守所日常,和想象中到底有多大差距呢?今天,咱就抛开那些戏剧化的演绎,实实在在地走进看守所,看看里面的人每天都在干什么。这不仅能满足大家的好奇心,也能让我们对法律的威严和监管的意义有更深的理解。
清晨 6:30,尖锐的起床铃声打破了看守所夜晚的寂静。在这铃声中,在押人员们从睡梦中醒来,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这里的起床可不像在家中那般随意,必须迅速行动,因为时间有限,每个人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理内务的任务。
整理内务的要求相当严格,被子要叠得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就像部队里的 “豆腐块” 一样 。物品摆放也要整齐划一,所有东西都得放在指定位置,整个监室要保持整洁、有序。这不仅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环境,更是培养在押人员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方式。
洗漱环节同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大家依次排队,使用有限的洗漱设施。牙膏、牙刷、毛巾等物品,都是看守所统一提供的,虽然简单,但能满足基本需求。在洗漱过程中,每个人都得抓紧时间,因为后面还有人等着使用。
结束内务整理和洗漱,紧接着便是早餐时间。看守所的早餐通常比较简单,常见的有稀饭、馒头、咸菜等 。这些食物虽不丰盛,但能保证在押人员摄入足够的营养,维持一上午的体力。用餐时,大家需在指定区域安静就餐,不能大声喧哗,必须遵守就餐秩序。早餐结束后,值日人员会迅速清理餐桌和地面,确保就餐环境干净整洁。
8点半就是劳动时间了,看守所里也是需要劳动的,也要算个人产量,虽然没有监狱那么的严格,但是对于平常自由懒散惯了的人来说,也是很难过的一件事情。劳动时间从8点半到11点半,11点半整理打扫桌面,12点准时排队打饭,12点半就要吃完中饭,回内监室午睡,看守所午睡要有人守着,每天中午要安排两个人值班(看着大家睡觉,到点叫起床)。
1点45结束午休,整理内务,叠被子。2点警官准时放出外监室,2点10开始下午的工作。5点30结束下午的劳动时间,夏天从4点开始,一个号子的管事就会安排人员陆续洗漱,(之前很多小伙伴问,洗澡用热水么?NONONO,看守所的夏天基本是用冷水,冬天的话几天才会有一次热水,但是还不是人人都能洗)。6点排队打晚餐,6点半结束晚餐,7点警官准时放我们进内监室,然后就是所有人看新闻联播。7点半结束观看后,就是一天最放松的时候了,可以吃东西,聊天,或者躺着睡觉。(吃东西只能自己吃自己的,不能拉扯,不能交换,如果警官在监控里看到了,就要停购)。9点50准时关电视,10点钟就寝(每一个小时有两个人值班,所以意味着你睡的正香的时候,会被人拍醒,叫起来值班)。
周而复始的同样的生活,在我所在的看守所,我的时间还不算长的,还有一个呆了5年多。看守所的生活,规律且充满限制,每一刻都在提醒着人们自由的珍贵。从清晨的起床铃声,到夜晚的熄灯号,在押人员的一天被严格的规定所约束,他们失去了随意行动的自由,失去了与家人自由相处的时光 。自由并非理所当然,它是需要我们用遵纪守法来捍卫的。一旦触犯法律,走进看守所的大门,就意味着要暂时告别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陷入这处处受限的环境之中 。
回归社会的这两年,是中国经济最难的两年,生活虽然没有之前那么的富有,但是自由,希望看了我文章的各位小伙伴时刻保持警醒,坚守法律底线,珍惜现有的自由生活。远离犯罪,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对社会负责。愿我们都能在自由的蓝天下,安心地追逐梦想,享受美好的人生 。
很多人好奇看守所的马甲颜色,像这种蓝色的是普通犯罪嫌疑人穿的,像橙色的,是判了刑,无期穿的。像黄色的是死缓或者死刑犯穿的。死缓和死刑犯穿黄马甲,还要带脚铐。
来源:鸿福讲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