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成立20年的“老牌”中国跨境电商平台——敦煌网(DHgate),突然成了美国消费者的新宠。
2025年4月的跨境电商圈,正上演着一场“逆袭”大戏。
一个成立20年的“老牌”中国跨境电商平台——敦煌网(DHgate),突然成了美国消费者的新宠。
根据Appfigures数据,这个以B2B小额批发为主的中国平台,竟让数百万美国用户疯狂涌入,在美区App Store的下载量,从4月12日开始飙升,单日下载量较此前30天均值暴增940%,冲上美国App Store免费榜第二,仅次于ChatGPT,有再冲榜首之势。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场爆火并非源于铺天盖地的广告,而是一群美国消费者的“自救行动”。
敦煌网这个名字,跨境老卖家应该不陌生。但对于许多跨境新卖家,以及普通消费者,尤其是美国人,它几乎是个陌生的名字。
敦煌网成立于2004年,比阿里国际站还要早一年,是中国最早的B2B跨境电商平台之一。创始人王树彤,曾是卓越网的CEO。
和如今大火的Temu、SHEIN不同,敦煌网从诞生起就专注“小额B2B”赛道,走的是“小单快反”模式,类似于国内的1688。
敦煌网此次突然爆火的原因,就和当年美国要禁用TikTok,小红书突然爆火如出一辙,
不过,爆火的背后,还离不开TikTok的“推波助澜”。
特朗普在4月初,宣布将部分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04%提高到125%,甚至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的免税政策。
这让美国消费者慌了,缺少了“Made in China”,日常消费品的价格可能像鸡蛋一样飞涨。
美国大量民众,纷纷开始对“Made in China”进行囤货。
而真正点燃下载热潮的,是TikTok上刮起的“中国风”,严谨点说,应该是“中国制造风”。
TikTok涌出了大量博主,对中国供应商和制造商进行科普“揭秘”。
他们拆解爱马仕的缝线、对比LV的皮革、香奈儿的口红,只为证明一件事——许多所谓的奢侈品,原料和工艺都来自中国工厂。
一个包包,LV可能需要1200美元,而在敦煌网买一个同款,可能只需要120美元。但材质、工艺都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没有LV的标签和Logo,仅此而已。
你看,同样的商品,就算加了关税,一样比美国零售商便宜。
就这样,敦煌网这个平台,就突然爆火了。
也有一些网友拿Temu、Shein和敦煌网做对比,并对质量表示担忧。
但对所有跨境卖家而言,这次TikTok“变相”带火敦煌网,是否也验证了中国工厂借助社交媒体实现流量转化,存在的潜在契机呢?
对此,你怎么看?评论区聊聊~
来源:跨境电商Temu明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