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几天,知名作家琼瑶轻生离世,要不是已经有众多明星发文悼念,估计很多人还会以为又是谣言。
这几天,知名作家琼瑶轻生离世,要不是已经有众多明星发文悼念,估计很多人还会以为又是谣言。
遗书也已曝光,尤其是那一句“不要辜负来世间一趟”。
虽然她是自己选择走的,但遗书中却劝告大家,“年轻的你们,千万不要轻易放弃生命,一时的挫折打击,可能只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炼”。
这一消息令人唏嘘,也再次引发人们对生命终点的思考。
其实,早在2017年,北京大学教授赵宝煦的夫人陈司寇,便做出了更为坚定的选择。
96岁时,面对多种病痛的侵袭,她拒绝治疗,以轻断食的方式结束生命,同样留下一句遗言。
两位女性的生死抉择,仿佛在回答着同一个问题:当生命进入尾声,我们该如何活得有尊严,走得无遗憾?
生与死,是否可以如她们一般,从容坦然?
陈司寇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年幼时便经历了母亲的离世,失去了家庭的温暖依靠。
彼时,重男轻女的观念如阴影笼罩着她的成长环境。
这位倔强的小女孩却早早展现了与众不同的气质,她并未因环境的束缚而妥协,反而立下了求学的坚定志向——一定要读书,要靠知识改变命运。
在艰难的岁月里,她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求知的梦想,从临时工到补贴家用的手工活,她为每一笔学费拼尽全力。
那时的陈司寇已经懂得,命运无法选择,但人生的方向可以靠自己去改变。
她用汗水与韧劲一步步走进书本,终于叩开了高等教育的大门——她考入了北京大学,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自己也能走上通向未来的康庄大道。
在北大的岁月里,陈司寇不仅汲取知识,还收获了爱情。
她与当时的政治学青年才俊赵宝煦一见如故,两人在西南联大的岁月里相濡以沫,成为彼此的精神伴侣。
这段爱意没有因为战乱而褪色,反而在艰难岁月中愈发炽热,彼此鼓励、并肩前行,成为他们共同面对风雨的坚强底气。
新中国成立后,陈司寇投身教育事业,站上讲台教书育人,而赵宝煦则回到北大担任教授。
在家,她是贤内助,用从容支撑起家庭的宁静;在校,她是严谨的教师,用爱心和知识感染学生。
从贫寒中走出的陈司寇,已不再是那个受制于命运的小女孩,而是一位用双手为自己创造人生的女性。
2012年,陈司寇的丈夫赵宝煦辞世,结束了他们长达数十年的相濡以沫。
此后的日子,她独自生活,拒绝了子女的长期陪伴,坚持认为自己能自理的一切,都不该麻烦别人。
保姆也仅仅是每周两次的来访,帮她整理屋子,而其他的事情,她乐意亲力亲为。
哪怕身体已经不像年轻时那样灵活,她仍坚持每日买菜、做饭,甚至连小件衣物的清洗也不假他人之手。
清晨起床后,陈司寇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做一套简单的按摩操,以唤醒身体。
接着是看新闻、做早餐,井然有序的生活节奏让每一天都显得格外饱满。
餐后,她会泡上一杯茶,坐在阳光洒满的书桌旁开始读书、摘抄,遇到精彩的段落,她会记在笔记本上,或者剪下来贴好。
她的书桌上,堆满了书籍和报纸,这些年来她积累的笔记本已经不止几大本,每一本都凝聚着她的思考与热爱。
年逾九旬的陈司寇并未满足于眼前的闲适,近年来,她迷上了《易经》。
这部古籍对普通人来说晦涩难懂,可陈司寇却乐在其中,她一遍遍推敲,甚至还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与许多老人不同,陈司寇并不渴求频繁的陪伴。
她对儿女说:“两周来看一次就够了,忙的时候打一通电话也很好。”她认为,亲情是珍贵的,但不该成为负担。
独处,是她与自己的和解,对于那些看似孤寂的时刻,她自有化解的妙招,比如家中的电视总是开着,无论是新闻还是戏剧,声音充满房间,让她觉得世界就在身边。
她甚至爱上了追剧,时而为剧中人掬一捧泪,时而因情节转折放声大笑。
有人问她,独居是否难耐,她笑着反问:“我每天忙得很,哪有空寂寞?”
的确,她的忙碌不只是为了度日,而是出于对生命的热爱,正因为如此,即便失去了伴侣,即便身处晚年,陈司寇仍然活得充实且优雅。
她的独立不是一种孤芳自赏,她告诉身边的老友,与其依赖他人,不如给自己的生活找到目标和节奏。
她说:“人老了也要有奔头,心里装着事儿,生活才不会空洞。”
2017年,96岁的陈司寇终于迎来人生的最后一站。
病魔的侵袭让她的身体不堪重负:肾癌复发、尿毒症、贫血性腔梗接踵而至,她曾经自豪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渐渐失去了支撑。
女儿们心急如焚,一再劝说她接受治疗、住院护理,但她却始终坚定地拒绝,轻描淡写地说:“这点病,不值得大动干戈。”
她明白,自己的生命已经抵达终点,任何的治疗都无法扭转局面。
她反复告诉子女:“我已经活得够久了,现在只希望走得快一点,不给孩子们和社会添麻烦,自己少受些罪。”。
在陈司寇的观念中,死亡并非恐惧的阴影,而是一场生命旅途的必然归宿,她不愿拖着疲惫的身体消耗在病床上,也不愿让自己的离世成为儿女们长久的心理负担。
于是,她毅然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断食,以最干脆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
10月17日,陈司寇开始了她的计划,那天,她看似平常地拒绝了每一口饭菜,仅饮用少量水。
女儿们劝阻无果,眼含热泪地端来清淡的米粥,她依然摇头,甚至用手挡住嘴巴,“撬开也不吃。”
接下来的几天,陈司寇以坚韧的意志力忍受饥饿,她的身体愈发虚弱,但精神却异常清醒,她会用笔写下自己的需求,比如翻身、起身,或者一些日常护理的细节。
女儿看着母亲微颤的笔迹,既心疼又无奈。
到第四天,陈司寇连水也不再饮用,她的面容显得安详,双眼依旧带着些许光亮,仿佛透过这个世界在眺望另一段旅程。
她的最后一天清晨,仍坚持在保姆帮助下起身解手,直到下午,她再也没有醒来,她在没有任何挣扎中静静地合上双眼,时间定格在那一刻。
陈司寇的选择令人震撼,她的坚决让人感到难以置信。
断食四天,对于一个96岁的老人来说,是何其艰难,这不仅是一种对死亡的坦然态度,更是对生命质量的执着坚守。
她在离世前曾说:“要不怕死”,“要争取走得快一点”
她从未回避衰老与死亡,而是以睿智与平和的姿态迎接它们,陈司寇最终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为自己的生命画上句号,不留遗憾,不拖累他人。
这场令人动容的生命告别,是一场深刻的“最后一课”,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我们如何去珍视它的每一天。
当生命走向终点,我们能否像她一样,优雅从容,不负此生?
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私信及时联系我们(评论区有时看不到),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心游万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