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扩招,虽然让大学生的光环不再那么耀眼,但不可否认,大学仍是留给普通人为数不多的上升渠道。
大家好,我是爱说“闲事”的渔夫,今天与家人们一起讨论关于大学生的话题。
七八十年代,大学生是天之骄子,迈入大学,差不多意味着命运的改变。
高校扩招,虽然让大学生的光环不再那么耀眼,但不可否认,大学仍是留给普通人为数不多的上升渠道。
在这个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很多人一生的努力,或许都追不上另一部分人的起跑线。
大学就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它能把不同阶层的人,短暂拉到同一个起跑线上。
短暂的公平,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很难得。
不管大学学历在当今社会里“贬值”的有多快,家里都考出一个大学生,还是很值得庆贺。
然而,从幼儿园到高中,十二年都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生活,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又能强烈感受到家庭所带来的“束缚感”。
父母的唠叨,老师的督促,学业的压力,一切都很沉重。
对于这些人来说,大学既是一个新生活的开始,也是对家庭的一次逃离。
在这一点上,大学“质量”的好坏,就体现的非常明显了。
人在一个群体环境里,往往都会表现出“趋同性”,通俗的说,就是习惯于“随波逐流”。
心理学上,把这种从众心理,也称之为“乐队花车效应”,就像大家去餐饮吃饭,习惯选择人多的店一样。
上了大学,父母管不到,老师不强制学习,很多人也就放飞了自我。
如果学校里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或许能抑制一些人放飞的“欲望”,如果不是,那就很糟糕。
大家可以看看一些普通大专或者技校、职高附近,染着五颜六色头发,叼着香烟满嘴脏话的男生女生有多少。
不谈学习谈对象,对于他们来说,才是一件时髦的事。
很多人聚在一起,聊学习的不多,讲的都是游戏过了几关,对象换了几个。
鬼火少年和精神小妹,成了这些年轻人热衷追求的时尚。
让人担忧的是,因恋爱而导致的婚前性行为已经非常普遍,进而引发了不可预测的严重后果。
近日,国家卫健委等单位联合发布的《中国青年生殖健康蓝皮书》显示,2023年共报告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病例3010例。
其中,男女比为34.4:1,尤其要引起重视的是,同性性传播致病达到84.7%,异性性传播占14.0%。
如果仅从数据来分析,我国青少年群体艾滋病的发病率是处于下降的态势。
2010年至2019年,15-24岁人群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141557例。
2020年至2023年,四年间共报告12397人,男女比例为33.9比1,平均年龄19.9岁。
然而,总数的下降,仍然掩盖不了艾滋病在大学生群体中高发的现实。
大学本来应该是纯洁的象牙塔,怎么会变成艾滋病的“重灾区”呢?
这或许与年轻人越来越开放的“性观念”有很大关系。
据统计,约 60% 至 80% 的大学生接受婚前性行为和拥有多名性伴侣。再加上缺乏性教育,艾滋病毒和性病传播风险增加。
以前,婚前性行为,会被视为“不正经”,而现在,似乎都稀松平常了。
时代在改变,一些传统的观念或许并不适合,然而,开放并不意味着无原则的放纵。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新报告的学生病例中86.8%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交友,71.7%与社会人士发生性行为,66.0%存在2个及以上多伴侣行为,11.3%使用过新型毒品。
专家分析,网络交友、多性伴侣和发生无保护“男男同性性行为”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毒的主要风险因素。
数据面前,很让人震惊,无疑也打破了我们对于大学生的传统印象。
对于这个现状,性教育的缺失要负很大的责任。
长期以来,家庭和学校在这方面实在是做的远远不够。
很多父母会觉得,与孩子当面谈性“羞于启齿”,索性就省略了这个环节。
而学校呢,既然有生理卫生课程,本该是传递给孩子正确性观念最适合的地方,他们又做了什么?
我不清楚现在的老师如何,80后的生理课,人体结构这一章,老师一般都让学生自学。
实际上,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更偏重的还是文化课的成绩,体育、音乐这些都常常被占用,更何况本就不受重视的性教育。
调查显示,“大约一半的大学生接受过性教育,但这些教育通常很少(不包括艾滋病毒和性传播疾病(STD)的预防措施),而且内容保守。”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重点还在于预防。
近些年,很多高校也开展了性健康教育的课程,约有11个省份的52所高校设立了HIV检测试剂自动售卖机,供学生购买后自行检测。
专家也建议,在男性学生中广泛推广先进的包皮环切术,它也被称为防控艾滋病毒(HIV)的“外科疫苗”。
时代在发展,“谈性色变”已经不符合如今年轻人的价值观。
但是,保护好自己,不让性成为艾滋病传播的工具,是大学生们应该好好学习的一门课程。
如何把握好“保守”与“开放”的度,更是摆在大学生以及每个家庭面前的一道难题。
来源:渔夫姜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