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都觉得,初三才是中考前的冲刺关键期,初二嘛,还能让孩子喘口气,缓缓神。但实际情况是,初二才是真正决定孩子中考命运的分水岭,一旦在这一年掉了队,想在初三逆袭,那难度可太大了!
很多人都觉得,初三才是中考前的冲刺关键期,初二嘛,还能让孩子喘口气,缓缓神。但实际情况是,初二才是真正决定孩子中考命运的分水岭,一旦在这一年掉了队,想在初三逆袭,那难度可太大了!
我认识不少孩子,初一的时候成绩还不错,学习劲头也足。可一到初二,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心思不在学习上了,开始有那种 “我啥都懂,不用你们管” 的 “中二” 想法。作业不好好写,老师的话也当耳旁风,考试就全凭运气。家长们呢,很多还沉浸在 “初三才重要” 的想法里,根本没意识到,真正决定孩子能不能考上好高中的选拔,早在初二就悄悄开始了。
从学习内容上看,初中三年,中考七成的核心考点集中在初二和初三,而初二就占了一半还多。这意味着啥?如果初二这一年没学好,知识点落下了,到了初三,时间紧任务重,根本来不及把这些漏洞都补上。就像我一个表弟,初一的时候成绩在全年级那都是数一数二的,天天喊着要考清华北大。初二上学期成绩也还能保持在前十,可到了下学期,迷上了短视频。一边做物理题,一边刷手机,结果期末考试,物理竟然考了 0 分。他还满不在乎地说,初三再努力也来得及。可真到了初三,翻开物理书,那些知识点就像天书一样,根本看不懂。最后中考,差重点线好几十分,物理这一门就拉了不少分。
但也有孩子,初一的时候成绩普普通通,到了初二,突然就像开了窍一样。有个小姑娘,家里条件一般,也没人给她太大压力。初二一开学,她就开始拼命学习,白天刷各种试卷,晚上背单词背到深夜。到了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竟然考了满分,年级排名一下子冲进了前十。老师都怀疑她是不是作弊,她笑着说,自己只是提前学了老师还没教的内容。后来中考,她稳稳地考上了市重点高中。
初二这一年,孩子成绩下滑,往往不是因为智商不够,而是心态出了问题。很多孩子嘴上说着要努力学习,可身体却很诚实,一直在摆烂。在朋友圈发个 “今天开始好好学” 的动态,转头就打开手机看小视频、刷短剧、逛直播。写作业的时候,也是一边写一边看手机,心思根本不集中。我知道有个男生,初一的时候学习特别刻苦,每天都抱着试卷做。可到了初二,突然就不想学了,开始研究星座、买转运手链,成绩一落千丈。考试没考好,还怪是星座运势不好。可另一个女生,初一的时候学习态度比较佛系,到了初二,像换了个人似的,每天起早贪黑地学习,最后中考考上了最好的高中。所以说,初二这一年,拼的不是天赋,而是心态。谁能保持好心态,抵住诱惑,踏踏实实地学习,谁就能在中考中胜出。
再说说中考的考试科目,中考看的是总分,不是看你某一科有多突出。每一门科目都很重要,不能有明显的短板。
数学和英语,这是必须要稳住的 “保命线”。物理这门学科,最好提前预习,不然到了初二下学期,你会发现题目根本看不懂。语文就算成绩一直比较稳定,但要是其他科目成绩下滑,也会影响整体分数。还有历史、地理、生物、道德与法治这小四门,也要跟着老师的节奏,该背的早点背,别等到快考试了才着急。
我有个同学,初二的时候英语成绩特别差,单词听写一塌糊涂。他爸爸着急了,直接让他背英汉词典。一开始他特别不情愿,后来背着背着,英语水平竟然有了很大提高,最后中考英语考了很高的分数。可还有个同学,物理成绩特别好,在班里总是第一名。但他语文成绩太差,作文经常跑题,阅读理解也总是丢分。结果中考的时候,因为语文成绩太低,连重点高中的分数线都没达到。
家长们,要是孩子现在正上初二,一定要重视起来。如果孩子哪门科目差,就盯着这门科目使劲补,一门一门地把成绩提上去。物理一定要提前预习,数英这两门主科要稳住。小四门也不能放松,该背的知识点一个都不能落下。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调整好心态,既不能佛系对待学习,也不能因为成绩不好就焦虑急躁,更不能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
千万别觉得初二时间还多,还能让孩子再玩一玩,放松放松。很多孩子说 “中考还能再冲一冲”,其实都是在为初二的懒惰买单。那些真正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的孩子,早在初二这一年就已经默默努力,实现了自我提升。所以,与其幻想着初三逆袭,不如从现在开始,和孩子一起,好好把初二这一年稳住。只要在初二稳住了,那就是孩子未来升学路上最好的开始。家长们,行动起来吧!
来源:蕴涵教育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