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行乞农妇不愿布施,忍饥挨饿直至晕厥,结果禅师收获极大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7 11:38 2

摘要:这是一个没有见载于任何僧传中的高僧,今天看地方志见到一个僧人的事迹,心里大为震撼,堪为人天师表,值得将他的故事写出来,激励后人的同时,也望将来有人将其录入高僧传。

这是一个没有见载于任何僧传中的高僧,今天看地方志见到一个僧人的事迹,心里大为震撼,堪为人天师表,值得将他的故事写出来,激励后人的同时,也望将来有人将其录入高僧传。

世间无数籍籍无名的修行人湮没于历史长河中,不代表他们的高尚道行不曾温暖过这个世界。

明朝时,苏州有一个僧人名叫海性,法号湛川,是昆山人。他神采俊朗性格刚毅,一部胡须连着鬓角。他在壮年时剃度出家,居住在苏州西南郊尧峰山的龙洞中。

他的戒行极其精严刻苦,晚上从不睡觉,身体不贴近席子,可是人始终都有打瞌睡的时候,每当困倦到支撑不住时,他就用头去撞石头,将自己撞醒过来。

每天上午辰时到巳时之间,他就拿着钵盂出门乞食。有一天忽然下起了大雨,一直到中午都没有停。但他因为秉持过午不食的戒律,于是这一天就断了饮食。

但到了第二天还在下雨,他又没有出门,又饿了一天。

到了第三天雨终于停下,他才开始沿着村落去行乞。

走到一个村落,有一个农妇看到海性和尚端着僧钵来了,生怕他向自己乞讨,就用衣袖遮住锅中的饭,端起就跑,一边跑一边撒谎说:“我家已经没有饭了。”

海性目睹农妇所为,生起了极大的怜悯之心,他说:“吝啬贪婪而不施舍,将会堕入饿鬼道。我作为僧人绝不能让她今后身后此苦,一定要度化这个妇人。”

于是,他也不去其他人家乞食,就静静站在农妇家门口,很长时间都不离开。

此时村中有人见到了,他们大为不忍,纷纷端出饭食布施给海性,可他谁的饭也不接受。

接近傍晚的时候,他又饿又困,虚弱得站立不稳,不知不觉就“砰”地一声跪到了地上,晕了过去。

这时,农妇的丈夫扛着锄头回来了,了解这事的由来,转头就大声责骂他的妻子,马上端出饭来施给海性。喧哗之中,整个村子都喧闹起来,全村的狗也都在叫个不停。

此时海性跪在地上迷迷糊糊,听到哄闹声恍如从梦中醒来,就在这一刻,他突然领悟到了父母未生之前的本来面目,他开悟了!

这就叫菩萨行,这就叫大慈大悲,自利利他,度人度己,帮助了别人,成就了自己。要知道,有些修行人终其一生也不得开悟,满怀遗憾离世,而海性和尚却因为悲悯之心而大彻大悟!

当初,他受具足戒的时候,做事之前必定先去查看储存食物的厨房。如果食物不够,就找个借口不吃饭,让别人先吃饱。看到寒冷的人,他就脱下自己的衣服给他们穿。

有人怜悯他寒冷,送给他衣服,他还是像以前一样把衣服转送给别人。送衣服给他的人责备他,海性说:“学道的人连身体都可以舍弃,更何况是衣服呢。”

送他衣服的人生气地说:“那你能舍弃身体,跳进池水里吗?”海性二话不说,纵身就跳进水里,众人七手八脚地慌忙把他拉了出来。

海性对施主说:“我扔掉这个肉身,只是为了换取清净的法身而已。”

后来他来到龙洞修行,过了很久又游历到燕都,朝礼五台,在五台山去做各种苦行。他在这里对待老僧就像侍奉最尊贵的人一样,在病堂中照顾病人就像奉养父母一般。

没过多久,他往南返回苏州,却在下邳被大雪阻拦。当时天寒地冻,他自己也冷得受不了,可他一路上到遇受寒的穷人,仍然将他的衣服布施出去。

他身上的绵衣都送光了,接着又把内裤也送出去了,最后只剩下一件破旧的僧衣披在身上,在大雪纷飞中踽踽独行。

他的双腿冻裂得像龟壳一样,血流到了脚后跟,所过之处,雪地上留下一串红色足迹。路上有人制作了衣服送给他,劝他穿上保暖,他却拒绝不愿接受。

路过一个村庄时,见到这个村非常贫穷,他为这里的人们感到悲哀,就想为村民培植福报,就去募捐了三天,却没有一个人响应。

有一个达官贵人的儿子见到海性,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接受供养,可海性不忍心违背自己最初的意愿,依然在村庄里徘徊,神色自若地去劝募。

那户达官贵人听说了这件事,向他送来了很多金钱和布帛。海性得到这些布施后,当晚就住在这里的寺院里,看到寺内僧众皮肤皱起疙瘩,面色凄苦发黑,就把所得到的财物立刻都施舍出去了。

他居住在龙洞的时候,开始建造了一座简陋的庵子。看到他从五台山回来之后,附近虔诚的信徒们纷纷聚集起来,大家出资出力,于是将这里建成一座佛寺,殿堂楼阁都修建得十分完整。他还在龙洞西麓,恢复了宋代的兴福庵。

随着他德望远播,从四面八方来参拜请益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寺中有时候会断粮,海性常常划着一只小船,在城市之间往来劝募。他随缘诱导人们布施,还向人借贷子母钱来应对各种修行需求。

在他即将圆寂的时候,忽然对徒弟们说:“你们还没有完成的事情,要赶紧去做,到了今年秋天我就要离开了。”果然,他于秋天圆寂。

海性和尚有无私奉献的情怀,有悲天悯人的慈悲,有严守戒律的风范,更有舍身求道的坚强意志,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追求何种目标,只要坚定信心,高度自律,自利利他,终能克服种种困难,走进成功的胜境。

本故事出自明代《苏州府志》。

来源:水殿风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