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华瑶族自治县职业中专学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茶采摘季。这一次,学校旅游专业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手工制茶之旅,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更传承了珍贵的手工制茶非遗。
江华瑶族自治县职业中专学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茶采摘季。这一次,学校旅游专业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手工制茶之旅,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更传承了珍贵的手工制茶非遗。
采摘回来的茶叶被迅速送往制茶实训室。在这里,学生们体验到了手工制茶的非遗盛宴。从萎凋到杀青,从揉捻到烘干,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技艺。
江华职中以“非遗进专业”为突破口,将手工制茶纳入旅游专业课程体系,通过“理论+实践+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系统培养学生对非遗技艺的认知与操作能力。从萎凋、杀青到揉捻、烘干,每一环节均对标行业标准,使学生既掌握传统工艺精髓,又具备现代生产流程的规范意识。
学校联合地方茶业协会推出“茶艺师”职业资格认证,将课程成果与行业资质直接挂钩。学生通过考核后可获得初级制茶师证书,为其进入茶文旅、非遗研学等新兴领域铺平道路。数据显示,近三年,该校旅游专业毕业生中,35%从事茶文化相关岗位,成为区域茶产业升级的重要人才储备。
为打破“课堂与市场脱节”的瓶颈,学校与当地龙头茶企共建“非遗工坊”,引入企业导师驻校授课,并开发“订单式”培养计划。学生在实训中直接参与企业新品研发,如将瑶族文化元素融入茶包装设计,推出“非遗故事茶”系列产品,实现技艺传承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在国家《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导下,学校积极申报“非遗传承特色专业”,争取专项经费支持实训基地升级。同时,学校联合文旅部门举办“非遗技艺创新大赛”,鼓励学生以现代视角重构传统工艺,如开发茶艺短视频课程、智能萎凋等,推动非遗技艺的数字化传播与技术创新。
通讯员:何菲凡 黄贵财
编辑:唐 浩
二审:钟芳玲
三审:王 辉
张春丽
终审:彭安文
来源:天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