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6日,南方+记者在惠东县九龙峰的胜利果场看到,一束束淡黄色的花穗在荔枝树梢上迎风招展,整个山头都被这抹黄色覆盖,昭示着荔枝丰产年的到来。
荔枝的产量,从开花便能预测获知。
4月16日,南方+记者在惠东县九龙峰的胜利果场看到,一束束淡黄色的花穗在荔枝树梢上迎风招展,整个山头都被这抹黄色覆盖,昭示着荔枝丰产年的到来。
当天上午,惠州市荔枝安全用药和绿色防控技术现场会在胜利果场举行,该活动由惠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联合国家荔枝龙眼产业体系、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共同主办。
今年有望迎来荔枝丰收年
今年以来,包括惠州在内的广东大部分荔枝主产区,均呈现“爆花”现象,漫山遍野的淡黄色荔枝花,不仅成为乡村的美丽风景线,也给果农带来了荔枝丰产的信心。
“我们看到的‘爆花’现象,主要指的是荔枝花穗在短时间内集中开放的现象。”国家荔枝龙眼产业体系专家、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申济源介绍,荔枝成花主要受制于温度、水分以及激素的影响,得益于去冬今春的长时间干旱气候,全省各地荔枝产区成花量非常大。从目前情况来看,今年将有望迎来荔枝丰收年。
“当前,惠东县的荔枝生产已经进入谢花坐果期,整体坐果情况良好。”申济源指出,虽然荔枝迎来“爆花”的好现象,但由于大量开花,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树体营养,接下来的2个月果农依然不能放松管理,要密切关注长势和天气情况,及时调整果园保果管理方案,确保实现荔枝丰产丰收。
现场,来自各农业技术单位和科研院所的专家,聚焦荔枝生产安全与生态保护,通过专家授课、技术演示与田间实践,推动农药减量增效和绿色防控技术落地,为惠州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科技动能。
果园“新农具”引围观
荔枝丰产年,惠州各地果农信心十足,积极性很高,在听到关键技术讲解时,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保存知识点。
不仅如此,活动当天的演示植保无人机、山地果园轨道运输车操作技术,看到这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应用,也引起了果农的浓厚兴趣。
“无人机喷洒效果怎么样,能不能穿透树梢?”“一架无人机要多少钱?是否有补贴?”“山地轨道运输车能载重多少?好不好操作?”看到这些智能化、机械化、轻量化的“新农具”,果农们针对性提出了很多“贴地气”的问题。
“目前,无人机在果园上的应用技术已经非常完善,在海南、汕尾等荔枝产区应用的也很普遍。”国家荔枝龙眼体系专家、深圳职业技术大学高级农艺师张树飞向果农推介表示,大部分果场会邀请专业飞防服务团队,每百亩的服务费在20-40元不等,不仅效率高,也大量节约了人力成本,特别适用于种植在山地的果园。
据不完全统计,惠州市荔枝种植面积约38万亩,占全市水果面积的29%,占全省荔枝面积的1/10。经过多年发展,荔枝已成为惠州富民兴村的重要特色产业,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近年来,惠州围绕“东坡荔枝”文化,以“镇隆荔枝”和“罗浮山荔枝”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核心,加强品牌宣传和文化传播,提升了荔枝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此次活动是响应国家对加强作物绿色防空和安全用药技术的指引,”惠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植保部部长刘凤沂表示,将继续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广灯光诱杀、生物农药等物理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推动惠州荔枝产业加速向“生态化、标准化、品牌化”转型,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提供坚实支撑。
南方+记者 乌天宇
通讯员 李华
【作者】 乌天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蜀乡糊涂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