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被传远走英国后,哪吒汽车原CEO张勇在个人社交平台紧急回应,称自己没跑,而是在四处找钱救哪吒。
“(我)至今仍担任哪吒汽车顾问,为公司四处奔波融资”。
在被传远走英国后,哪吒汽车原CEO张勇在个人社交平台紧急回应,称自己没跑,而是在四处找钱救哪吒。
但好像网友不太买账。
“贾跃亭笑而不语”,“好像以前威马老板去美国跑业务,同一个套路吗?”
“下周回国吗?”
张勇去英国找钱了,回顾他担任哪吒CEO时的一些骚操作,简直离谱到家。
“账上有100亿,并不急于IPO”——2023年10月,时任哪吒汽车CEO的张勇表示,不着急上市。
但现在大家知道了,哪吒跟大多数造车新势力倒下的轨迹一样,都是干到半路没钱了。
哪吒遭遇后续资金链危机,暴露出张勇的战略预判出现重大偏差。
跟同行相比,张勇堪称微操大师。
当然他也有资格那么做。
因为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哪吒汽车2022年销量登顶新势力榜首。
这让张勇的自信近乎狂妄。
他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不差钱”。
除了几年前声称哪吒账上有100亿之外,他更是爆料称,豪掷5亿元设计品牌LOGO。
这把哪吒汽车投资人之一周鸿祎气得够呛。
老周建议张勇搞流量,后者也照办了,却在直播跷着二郎腿,引发网友批评。
但张勇却不以为意,反而骂网友是舔狗。
他声称做自己,就够了。
“让我演戏,做不到啊”。
这又被解读为讽刺雷军。
后来,张勇又删除了相关社交媒体动态。
流量最后也没拯救哪吒,张勇也逐渐淡出了管理层。
2024年12月,哪吒汽车宣布张勇卸任CEO,转任公司顾问,创始人方运舟重掌大权。
哪吒汽车官方称此为“战略调整”。
但内部人士透露,这一变动与张勇激进的扩张策略直接相关。
因为他主导的轿跑车型研发投入巨大却市场遇冷,而家用SUV布局迟缓,导致销量崩盘。
离职前夕,张勇的动向引发猜测。4月14日,媒体曝出其已办理英国签证并滞留当地,疑似“跑路”。
对此,张勇在朋友圈紧急辟谣:“仍担任顾问,正为公司四处融资。”
于是网上到处都是“下周回国贾跃亭,这周融资张勇哥”“兄弟们别急,下周钱就到!”
现在没人知道张勇在英国是什么状况。
当然,他没像贾跃亭那样,时不时发抖音披露自己的造车进展。
所以他在英国找钱引发了广泛猜测。
毕竟在他远走英国后,哪吒经销商们遭遇了巨大危机。
4月13日,一段“经销商桐乡工厂维权”视频引爆网络。
20余家经销商代表控诉:自2024年9月起,支付数百万购车款却未收到一辆车,部分门店因银行追债濒临破产。
他们提出三大诉求:赔偿运营损失、返还拖欠返利、恢复售后服务。
一名贵州经销商痛诉:“打款120万,车没见到,连区域经理都失联了!”
更严峻的是,哪吒国内三大工厂(桐乡、宜春、南宁)已停摆,海外业务勉强维持却难抵资金链断裂。
某哪吒体验中心客服坦言:“不建议再看哪吒的车。”
为自救,哪吒汽车于3月与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超20亿元债转股协议,70%债务转为股权,30%分期偿还。
头部供应商如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被迫接受方案,但多数中小供应商担忧股权变现无门。
即便如此,融资仍困难重重。
原定3月底到位的30亿元E轮融资因债务问题延期,泰国市场虽获21.5亿元授信,但资金仅限海外使用。
分析师指出,哪吒估值已从巅峰期的250亿跌至不足50亿,资本耐心耗尽。
现在的问题是,张勇去英国融资的“最后一搏”,能救哪吒吗?
很难说。
企查查显示,张勇名下关联20余家企业,部分已被冻结股权。
网友戏谑:“贾跃亭造车‘为梦想窒息’,张勇这是‘为债务窒息’。”
哪吒汽车创始人方运舟的“2-3年翻身计划”同样前景渺茫。
2024年哪吒销量仅6.16万辆,同比跌40%,且IPO进程停滞,港交所申请状态为“失效”。
180亿亏损黑洞,压垮了哪吒。
哪吒汽车的困境,是盲目扩张、战略失误与行业洗牌交织的必然结果。
张勇从“百亿豪言”到“英国寻钱”的魔幻转身,折射出新势力的光怪陆离。
当资本狂欢退潮,裸泳者终将现形。
而且到了这个阶段,新势力淘汰赛已经没有“救世主” 。
来源:福杯满溢好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