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时光匆匆,转眼间已到农历三月二十一,暮春的气息愈发浓郁,夏日的脚步也在悄然临近。老话说“妈祖换袍,三阳开泰”,这其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奥秘呢?让我们一同探寻。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时光匆匆,转眼间已到农历三月二十一,暮春的气息愈发浓郁,夏日的脚步也在悄然临近。老话说“妈祖换袍,三阳开泰”,这其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奥秘呢?让我们一同探寻。
妈祖换袍
“妈祖”,这位备受沿海地区民众敬仰的海神,宛如海上的守护神,庇佑着过往的船只和渔民。她与文圣孔子、武圣关公并称为“三圣”,享受着三跪九叩、三击献醴的最高法礼。
传说中,当海上遇险之人呼喊“妈祖”时,她会身披红衣、不施粉黛,迅速赶来救援;若呼喊“天妃”,她则会盛装打扮后现身。所以,在海上人们更习惯亲切地称她为“妈祖”。妈祖姓林名默,因其出生后满月都未曾啼哭,父母便为她取了这个寓意沉默不语的名字。
在旧历年间,渔民和商人出海远航前,必定会前往妈祖庙虔诚祭拜,祈求一路平安。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清朝“下南洋”风潮的兴起,妈祖文化也随之传播到了海外。如今,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建有妈祖庙,足见其影响力之广泛。
农历三月二十三是妈祖的诞辰,为了表达对她的敬意和感激她在海上的救护之恩,人们会在诞辰前两天,也就是农历三月二十一这天,为妈祖举行庄重的“换袍”仪式。在仪式上,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为妈祖神像换上崭新的袍服,仿佛在迎接她的诞辰,也祈求她能继续守护着这片海域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三阳开泰
《周易》有云:“阳卦奇,阴卦偶”。三、七为奇数,属阳,二十一正是三七之数,所以这一天被称为“三阳开泰之日”。《易经》中说“三阳开泰,日新惟良”,“泰”代表着小往大来、吉祥亨通。
古人认为“冬至一阳生,腊月二阳长,正月三阳生”,“三阳”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开泰”则寓意着阴阳和谐,好运即将降临。在这一天,天地间仿佛充满了祥瑞之气,预示着新的开始和美好的未来。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古人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人体要与天地相适应,才能减少疾病、延年益寿。在“三阳开泰”的日子里,人体也应顺应自然,做到动则升阳、善能升阳、喜能升阳。多参加户外活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做善事,让自己的身心都充满阳光和活力。
老传统“一香椿,一不耕”
1. 一香椿
“香椿”,在这个时节鲜嫩可口,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味佳肴。古人将其视为春季的珍馐,认为食用香椿能带来健康和好运。香椿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等功效。在农历三月二十一这天,品尝一盘鲜嫩的香椿炒鸡蛋,不仅能满足味蕾,还能为身体注入满满的活力。
2. 一不耕
“不耕”,即这一天农民停止耕种。这一习俗与传统的农耕文化和自然规律有关。农历三月二十一前后,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土地需要休养生息。停止耕种,让土地得到片刻的休息,有助于土壤保持肥力,为后续的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这也是人们对大自然的一种敬畏和尊重,遵循自然规律,才能获得丰收的喜悦。
“三阳开泰气象新,福满人间好运临。岁岁平安家业旺,年年富足梦成真”。农历三月二十一,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许。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遵循传统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迎接新的希望和美好。你对农历三月二十一还有哪些独特的见解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感谢阅读,喜欢我的文章,请给予点赞、分享、收藏、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动力!期待与您在文化的世界里再次相遇。
来源:运动达人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