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楼,深陷信任危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7 13:52 2

摘要:美国国防部再次爆出高层“泄密丑闻”。4月15日,五角大楼两位防长亲信,高级顾问丹·考德威尔与国防部办公厅副主任达林·塞尔尼克被勒令“行政休假”,并被安全官员护送离开办公大楼,出入权限随即冻结。

文丨陆弃

美国国防部再次爆出高层“泄密丑闻”。4月15日,五角大楼两位防长亲信,高级顾问丹·考德威尔与国防部办公厅副主任达林·塞尔尼克被勒令“行政休假”,并被安全官员护送离开办公大楼,出入权限随即冻结。

多家美媒指出,五角大楼当前正展开一项涵盖美军关键行动、外交部署和高层沟通记录的泄密调查,而上述两人正是核心涉事者之一。这场“静悄悄的清洗”暴露出的问题,远比一纸休假令更严重:在国家安全被肆意流出的背后,是特朗普治下五角大楼正失控滑向政治化、派系化与制度性信任危机的深渊。

美媒指出,泄密涉及的信息包括美军对巴拿马运河的军事行动构想、第二艘航母进入红海、五角大楼与埃隆·马斯克的敏感接触、以及最具争议的美军暂停对乌克兰的情报支持。这些信息被外泄至媒体,部分甚至已在国际报道中流传,引发盟友哗然,敌对方警觉。在当前地缘局势风高浪急、俄乌战场复杂难测、红海局势剑拔弩张之际,五角大楼的“内部失语症”已不是一次简单的安全事故,而是一场战略失序的制度性灾难。

而且,“泄密者”并非什么边缘人物,而正是赫格塞思一手栽培、信任有加的“核心圈”成员。考德威尔不仅是防长顾问,更在“信号门”事件中被赫格塞思点名为打击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协调人。塞尔尼克则是防长幕僚系统中的高位主管,曾在特朗普首个任期内进出白宫与退伍军人事务部,和赫格塞思私人关系紧密,两人还曾在同一非营利组织“退伍军人关爱美国组织”共事多年。这些背景说明,此次泄密并非“技术性失误”或“孤立事件”,而更像是一种带有强烈政治动机的“圈内操作”。

事实上,考德威尔在美军内部早已是一位充满争议的人物。他坚定反对海外军事部署,曾称伊拉克战争是“弥天大罪”,多次公开主张撤军、反对对乌军援。这种孤立主义立场正好与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战略一致,也因此成为赫格塞思钦点的幕僚骨干。然而,这种思路一旦渗透到五角大楼的实操层面,就意味着对盟友支持、对地缘平衡的彻底松动。而考德威尔若真是信息泄露的中间人,毫无疑问也意味着他可能将自身的政治判断凌驾于军方信息保密制度之上,甚至为达成政治目的而不惜泄密。

此番风波更是叠加在“信号门”丑闻之后的又一次打击。在该事件中,特朗普的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华尔兹将一名记者拉入非加密聊天群,使其得以“现场直播”五角大楼一次针对胡塞武装的打击策划全过程。而五角大楼居然在事发后至今没有明确问责,反而是让整个特朗普阵营的“反体制派”更加放肆。现如今,调查范围进一步扩大,不排除对相关人员进行测谎,甚至提起刑事指控。更令人担忧的是,整个防务体系的权力结构本身正在因政治斗争而碎裂。

五角大楼的这一轮风波不能脱离特朗普政府的“清洗逻辑”来理解。自1月赫格塞思接任防长以来,原先由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朗等将领所主导的“联盟型战略路线”逐步被边缘化。一批拥护北约、坚持对乌援助、主张海外战略前沿的文武官员被清除或调职,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政治色彩浓厚的孤立主义鹰派。而如今考德威尔、塞尔尼克的出事,无论是否直接涉及泄密,其被迅速边缘化的结局,都折射出一个更大的格局重塑正在悄然进行。

对外而言,美国的这种“高层混乱”带来的是盟友信任的持续流失。对乌克兰而言,美军若真暂停了情报支持,将意味着战场预警能力和打击能力骤降。对欧洲国家而言,美国防务政策的极端化与内讧,意味着他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自身的安全依赖。

一个不能保障自身机密的超级大国,如何指望主导国际秩序?一个把五角大楼变成政治斗争角斗场的政权,如何还能调动盟友共担责任?赫格塞思与特朗普团队正试图将军队变为“政治忠诚试验场”,但结果很可能是整个国家安全体系的溃败。五角大楼今天的混乱,不只是泄密问题,更是美国政治制度撕裂与战略信用崩塌的映射。

来源:陆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