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骨密度低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防治?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7 14:18 2

摘要:近年来,随着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深入研究,该疾病不仅仅被视为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其引发的多种并发症也逐渐受到关注。

近年来,随着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深入研究,该疾病不仅仅被视为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其引发的多种并发症也逐渐受到关注。

其中,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乃类风湿关节炎(RA)最常见的非关节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颇为显著。

RA患者因长期炎症反应和可能的激素治疗,已有较高的骨折风险,合并OP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进一步降低。

RA患者中OP的总患病率约27.6%,其中脊柱骨折比例更高,风险增加3倍。OP导致的骨折风险增加,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疾病负担,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面对这一挑战,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防治RA患者的OP,提高其BMD,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成为了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达标(Treat-to-Target) 治疗以病情缓解作为治疗目标,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控制炎症,在一定时间内将疾病活动度降至临床缓解或较低水平。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模式,不仅注重疾病本身的控制,更关注患者整体健康状态的改善,包括但不限于OP的预防和治疗。

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基础是滑膜炎,疾病活动时可激活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

TNF-α和IL-1可以直接促进破骨细胞的形成,通过激活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κB Ligand,RANKL)的表达,促进破骨细胞前体向破骨细胞的分化,同时延长成熟破骨细胞的生存期,从而增加骨组织的吸收和分解。

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是RANKL的天然抑制剂,能够阻断RANKL与核因子κB 受体激活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κB,RANK)的结合,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

在RA中,RANKL的活性增加,OPG的活性降低,导致破骨细胞过度活化,从而加速骨质流失。

有动物实验指出,TNF-α和IL-1能够抑制成骨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减少骨基质的合成,降低新骨形成的速度。

免疫系统的异常

RA免疫系统的异常主要表现为自身抗体的产生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RA患者体内常见的自身抗体包括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 ACPA)和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ACPA针对特定的翻译后修饰肽攻击。

而RF针对人体自身的免疫球蛋白G ( Immunoglobulin G , IgG )的Fc部分 (Fragment, crystallizable region),两者的存在增加了形成免疫复合物的可能性,进而触发炎症反应。

最新研究发现,ACPA抗体阳性虽然与早期RA的低BMD相关,但与ACPA阴性的个体相比,并不表现出随时间推移BMD加速损失的趋势。

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数量显著增加, FLS通过分层堆积,形成充满炎症的肉芽组织,被称为血管翳。

在血管翳与软骨的交界处,蛋白酶过量产生,从而参与到软骨的破坏进程之中。

血管翳在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产生Wnt5a ( Wingless-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 Member 5A)进一步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

FLS中Wnt5a的表达会诱导炎症细胞因子,从而激活FLS本身,激活的FLS产生IL-6、趋化因子和促血管生成因子,进一步增加流入滑膜并引发恶性循环,加剧炎症和促进破骨细胞分化。

内分泌因素

RA所引发的慢性炎症,会触发机体的应激机制,这种应激状态会干扰体内激素平衡,从而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正常生成造成影响。

长期的炎症和应用糖皮质激素类(Glucocorticoids,GCs)药物治疗使体内皮质醇水平升高,有学者研究过量的皮质醇会抑制骨形成、增加骨吸收,并降低肠道对钙的吸收率,加速骨质流失。

有研究表明GCs过量会导致肌肉质量和肌肉功能缺陷,从而加剧骨质流失,并因活动能力下降、失衡和跌倒增加骨折风险。

另一方面,GCs是有效的抗炎剂,可能会减轻炎症相关的骨吸收,同时也可减轻RA中的关节疼痛和僵硬,从而增加体力活动,为骨骼提供机械刺激。

GCs对RA患者BMD的矛盾影响引发许多研究,旨在了解是否存在理想的GCs剂量。

有学者的一项观察性研究荟萃分析发现,相较于健康人群或未接受GCs治疗的RA患者相比,GCs的使用即使是低剂量也可能导致RA患者的椎体和股骨颈BMD下降,同时,OP和骨折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

功能状态与残疾

RA的疾病活动度和治疗对BMD及骨折风险产生的影响具有累积性。

研究一致显示,病程较长且功能状态较差的患者往往表现出更低的BMD和更高的骨折率,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这类患者存在多重难以直接测量的因素。

包括长期的炎症负荷、药物使用历史、缺乏身体活动、身体成分的变化,以及关节的损伤和残疾等。

跌倒是导致RA患者发生骨折的一个关键危险因素,但这一点经常被忽略。

最近的研究在RA群体中发现,较高的残疾评分、更频繁的足部畸形出现,以及抗高血压药物的增加使用,都显著与跌倒风险增加有关。

若患者报告跌倒事件、步态不稳,或者存在任何前述的风险因素,那就有必要对其进行正式的跌倒风险评估并采取措施扭转风险。

达标治疗策略通过早期诊断并积极使用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物(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DMARDs ),包括生物制剂( biological Disease-Modifying Anti Rheumatic Drugs,bDMARDs)和小分子靶向药物(targeted synthetic 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tsDMARDs)。

以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计划,有效控制炎症, 减少关节损伤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诊断RA,对于预防由炎症引起的不可逆转结构损害以及避免长期的BMD损失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RA疾病活动与骨质流失之间存在相关性,当使用达标治疗策略严格控制RA疾病活动时,BMD损失的风险将会降低。

有学者对RA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发现,达到缓解的患者腰椎骨质流失较少,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中,女性被被确定为持续骨质流失的危险因素,较低的疾病活动度和使用双膦酸盐是保护因素。

DMARDs及生物制剂的应用,为RA患者预后带来显著改善。它们不仅能有效遏制炎症反应,降低关节受损速度,还在骨代谢调节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助力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

DMARDs包括传统DMARDs,如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羟氯喹、来氟米特和靶向小分子 DMARDs。

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以及干预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从而减少关节的炎症反应和破坏。

DMARDs和生物制剂对RA的治疗具有双重调节作用,一方面,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减少关节的病理损伤,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功能状态。

另一方面,通过影响骨代谢过程,减少炎症性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从而保护BMD,降低OP和骨折的风险。

这种对炎症和骨代谢的双重调节作用,显著提高了RA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长期致残的风险。

对于患有OP的RA患者,使用抗OP药物对降低骨折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治疗 OP的药物一般可分为合成代谢药物(增加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和抗吸收药物(阻碍破骨细胞的骨吸收)。

前者包括特立帕肽(Teriparatide)、阿巴洛帕肽(Abaloparatide),是一种人工合成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相关肽,通过激活PTH 受体促进骨形成。

后者包括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通过结合到骨质表面,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减少骨质吸收。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SERMs),模仿雌激素在骨骼上的保护作用,增强BMD,同时避免雌激素对乳腺和子宫的刺激作用。

RANK配体抑制剂( RANK Ligand Inhibitors)地舒单抗(Denosumab,DMAB),抑制RANKL来减少破骨细胞的生成和骨吸收。

研究表明ACPA阳性的RA患者可通过间接触发RANK-RANKL系统从而激活破骨细胞,导致患者BMD降低。在血清阳性的RA患者中使用DMAB可以控制OP,并减少局部骨质流失和影像学进展。

达标治疗策略在RA及其相关OP防治过程中展现出显著的效果。

通过设定明确的治疗目标并密切监测疾病活动度,这一策略不仅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炎症,降低关节损伤的风险,同时也间接地保护BMD,减少OP的发生率。

其成功归因于对炎症反应的有效控制,减少了促炎细胞因子对骨代谢的负面影响,从而在根本上减缓了骨质流失速度。

尽管如此,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还需进一步探索和优化个体化治疗方案,特别是结合精准医疗技术,如生物标志物的识别和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的预测性和个性化水平。

此外,对新型治疗药物和干预措施的研发,以及BMD保护潜力的评估,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期望能够为RA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OP防治策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健康预后。

来源:Mr王医学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