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秀山风景区位于广西南宁市中心,这里不仅是外地游客必打卡的目的地,也是本地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景区低至20元的门票,更是让市民、游客直呼“性价比超高”。
广西:门票高性价比 体验超多元化
记者 郭凯倩
青秀山风景区的叶子花园引来众多游客打卡
青秀山风景区位于广西南宁市中心,这里不仅是外地游客必打卡的目的地,也是本地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景区低至20元的门票,更是让市民、游客直呼“性价比超高”。
惠民的门票价格固然让游客络绎不绝,但青秀山四季不同的花树景观同样也是揽客的招牌。“近年来,青秀山风景区按照每年至少建成开放一个植物专类园的目标,建成兰园、叶子花园、竹园等多个环境优美的植物专类园,打造‘季季花节 月月赏花’热门品牌,为游客提供更长久、更丰富的游玩体验。”青秀山风景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黄春妹说。
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
青秀山每年根据时令花期开展“桃花节”“樱花季”“兰花特展”等活动,实现景区旅游由单一的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景区春季赏花期接待游客超360万人次,同比增长10.68%。
门票收入曾经是各地景区景点的主要营业收入来源之一,但随着游客日益多元的旅游需求和旅游创新开发的探索,旅游从“观光游”向“体验游”转变,各地景区景点纷纷紧随市场寻求转型升级。
作为中越边境上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德天跨国瀑布景区常年配合“广西三月三”“夏游广西”“冬游广西”等时间节点,针对不同地域和人群推出门票优惠。门票收入的缩减让景区将创收的目光更多地投注在二次消费项目上。“我们坚持创新发展,掀起景区的二次开发热潮。”中旅广西德天瀑布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业态创新的基础上,景区相继推出了“登高观瀑”等项目,逐渐完善景区多元化综合业态建设。景区非门票收入占比从2019年的3%提升至60%以上。
“一票3日”创新探索
惠民票价、免门票、门票优惠等活动为广西旅游带来巨大流量,同时也迫使景区为引客、留客大展身手,不断创新消费场景和业态。与此同时,广西文旅部门和地方政府也积极推动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广西国家A级旅游景区“一票3日使用制”实施方案(试行)》,全区共有127家景区景点纳入其中。
“一票3日使用制”也得到广西不少非国有A级旅游景区的积极响应,127家景区中有45家是非国有景区。梧州市石表山景区便是其中之一。以丹霞地貌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为特色的石表山景区推出飞拉达攀岩、拓展营地、高空滑索、特色窑鸡、竹林烧烤等游乐项目,深受游客喜爱。“一天时间游客不可能体验全部的项目,实行‘一票3日使用制’后,大家可以有充足的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石表山休闲旅游风景区总经理欧飞辉说。
据了解,“一票3日使用制”是“广西旅游年”引客流、保消费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方面为游客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进行游览和体验,提升旅游的舒适度,另一方面,游客停留时间拉长也能带动餐饮、住宿、购物等消费,推动景区及周边地区的总体经济增长。
门票优惠政策的推出只是引来游客的其中一项措施,而要让游客留下、玩好,则要从市场主体培育、景区景点提升、旅游线路规划、市场营销推广、公共服务保障等多个方面着手。“2025年广西将开展‘广西旅游年’活动,坚持做精产品、做优服务、做强营销、做亮品牌,推动广西文旅‘出彩’‘出圈’,持续擦亮‘秀甲天下 壮美广西’品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欧余军说。
告别“门票依赖症” 多业态优体验促消费
记者 李荣坤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花朝节特别演出《花满良辰》 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首道门票优惠、多日通票、特定地区特定人群免门票等景区门票优惠政策频出。门票优惠旨在招徕更多游客,增强景区吸引力,其效果究竟如何?告别“门票依赖症”,景区采取哪些措施丰富业态、促进消费?
多举措拉动二次消费
“本年度惠民票务政策实施以来,优惠票种销售总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2%,有效带动了街区基础客流。”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相关负责人说。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针对文旅消费的季节性特征,建立了淡旺季动态票价体系,旺季侧重分流预约保障游客体验,淡季则推出“文旅惠民专项计划”,上新“夜间票”等优惠票种,降低游客体验门槛。为满足汉服爱好者补妆换装、亲子家庭分段式游玩需求,街区实施单票单日多次进出机制,还推出《乐宴盛唐》等夜间项目,延长街区消费链条。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相关负责人认为,提升景区吸引力不能仅依赖门票经济。“今年,我们以惠民折扣票引流及业态升级促消费的组合策略,大大提高了街区非门票收入占比。”该负责人表示,未来会持续开展文旅惠民实践,以更具创意的文化产品和更精细的运营服务,推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IP的深度活化与价值释放。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不断通过丰富沉浸式业态,构建全时段消费生态,拉动游客二次消费。如淡季延续街区自有唐文化节庆IP“唐节”,推出了花朝节、上巳节系列活动,新增十二花神NPC(非玩家角色)互动和《花满良辰》《百官折柳》等系列演出,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唐人春日生活场景;街区新增十二花神AI妆容体验、“云游长安”数字导览等项目,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唐文化魅力。“通过一系列举措,街区在淡季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二次消费转化率提升至82%,客单价同比增长19%。”该负责人介绍。
辽宁天桥沟景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了彩虹喊泉、高山花田等体验互动项目。景区还利用当地的野山参资源,开发寻挖参之旅和森林康养项目,吸引外省游客康养度假。“我们通过举办篝火晚会、灯光秀等夜间活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刺激夜间消费。”辽宁天桥沟景区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晓军介绍。
多元业态注入发展活力
“景区通过门票优惠政策吸引游客,同时以多元的业态丰富旅游体验,为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云南丽江玉龙雪山景区市场营销中心负责人和程红介绍,今年4月,景区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推出了面向省内工会团体的“大玉龙”景区联票年票,进一步拉动省内消费。
在丰富业态方面,研学游是近3年来景区重点打造的业态之一,发展迅速,年均接待参访人员达上万人次。金茂璞修雪山星迹天文台星空帐篷营地星空观测点,引来很多研学团队和天文爱好者;云杉坪和蓝月谷区域依托自身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开展定制化研学游与丽江东巴文化的融合体验,让游客感受当地少数民族文化魅力。
今年3月,江苏省扬州市发布《扬州市2025年促进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22条措施》,提出要鼓励各类消费群体深度游扬州。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党委委员郭卓荦表示,景区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今年5月19日中国旅游日期间将对市民和游客免费开放,7月至8月将对大中小学生实行日间免费入园。
他认为,门票优惠政策对拉动市场有一定作用。同时,为充分利用增加的客流量,景区也会多方发力来提升游客体验感与获得感。
郭卓荦介绍:“我们在景区植入丰富的文旅IP活动和互动演艺活动,积极引入新业态,每年2月中下旬,通过赏花文化活动提前开启旅游旺季,助力扬州‘四季旺游’战略。后续接档的万花会则将花文化与国潮、非遗等元素叠加,为游客带来丰富的体验。
在瘦西湖风景区,夜游项目以唐诗为主题,将传统文化与园林景观相结合,通过灯光秀、水秀、喷泉以及点位演出等多种形式呈现独特的夜景。此举不仅拉长了游客游览时间,还带动了扬州的住宿、餐饮等消费。“夜游项目每年能吸引六七十万人次游客,门票收入可达五六千万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郭卓荦说。
此外,瘦西湖风景区还打造了小剧场演艺集聚区和研学集聚区,特别推出门票与小剧场演出的套票。研学项目则涵盖剪纸、雕版印刷等非遗体验,以及楹联、诗词、历史故事等课程,受到校园游学、亲子游客群的欢迎。
黑龙江: 看长远 算大账 丰富增值服务引客来
记者 张建友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虎头旅游景区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天下第一虎、乌苏里江第一塔等景区景点游人如织。
虎头旅游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该景区为了吸引更多游客,从2024年5月1日至2025年4月30日免门票开放,试运行一年。景区看长远算大账,以丰富文旅业态为增收手段,景区内的虎头镇虎头村集合了民宿、冰雪乐园、界江酒肆市集等文旅新业态,安置了200多人就业,不但让百姓因吃上旅游饭而走上富裕路,景区也因此实现了收入翻番。
与此同时,虎林市出台举措支持虎头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鼓励各类主体走进景区创办餐饮店、旅游纪念品经营店等各种文旅业态,仅今年年初,景区就收到209个在景区开办旅游民宿的申请。
免门票后,虎头旅游景区迎来了大量天南地北的游客,并带火了自驾游市场。虎林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林忠辉总结:“免门票的同时着力丰富文旅业态,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活力,不但本土游客的消费热情得到了充分释放,更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景区更有生命力。”
虎头旅游景区是黑龙江景区减免门票的一个范例。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处长徐祖成介绍,通过减免门票能够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景区,增加了景区的知名度和人气,带火了景区内的各种消费项目,增加景区收入。
2024年,哈尔滨东北虎林园推出了60周岁至65周岁老年人半价票、本科生半价票、儿童半价票等优惠政策,受到了广大游客的欢迎。景区以举办“春虎日”等节庆活动、开发东北虎衍生品、创建度假民宿等多种方式,扩大经营收入。该景区负责人表示,通过推动多元化营收,大力发展非门票经济,减少对门票收入的依赖,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24年11月至2025年2月的冰雪季, 松花江冰雪嘉年华、哈尔滨冰灯艺术游园会、索菲亚景区等冰雪景观,纷纷推出各种减免政策吸引游客。特别是今年2月,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推出了标准成人票从328元调整至200元的优惠政策。
黑龙江工程学院副教授郑万明认为,减免门票在减轻游客经济负担的同时,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吸引游客,可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游客满意度,有助于景区自身的繁荣,还能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徐祖成表示,减免门票增强了景区吸引力,景区要积极开发新产品和体验项目,通过业态涵养实现景区的自我造血功能,以此吸引人、留住人,增加重访客量,大力促进文旅消费。
江西:惠民套餐“沉甸甸” 消费热潮“火辣辣”
王竹青
生肖惠民等福利不断接棒、各地文旅新场景持续上新……今年,江西文旅系统打好“政策礼包+消费场景”组合拳,整合推出“云游江西”一卡通和“巳巳如意·乐游江西”蛇年惠民福利,并实施“百城千站”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等多项惠民举措,推动“城市焕新”“景区提质”“文创破茧”,让江西的“好山水”成为“好产品”,“好产品”实现“好经济”。
游客对去年“龙行龘龘,乐游江西”的惠民福利意犹未尽,今年,江西持续推出“巳巳如意·乐游江西”惠民福利。蛇属相的全球游客,在生日当月可享受江西全省114家4A级景区免门票的优惠权益。同时,针对重要节假日及重要客源地市场,组织全省11个设区市推出文旅消费券、积分奖励兑换等系列优惠政策,充分搅动文旅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
为了在“繁花似锦”的春日旅游市场脱颖而出,老牌山岳型景区也“新”意十足。3月1日至3月31日,庐山风景区、三叠泉、白鹿洞书院、观音桥、秀峰、碧龙潭、桃花源、莲花洞森林公园、马尾水景区面向全体海内外游客免门票,开启了新一轮的庐山旅游热。一年一度的“3月免票月”,有效衔接春节假期到春日赏花的旅游热度。3月1日、2日正值免票首个周末,数据显示,庐山山上核心景区闸机客流7.98万人,同比增长114.36%。
票免服务优,活动更“走心”。庐山配套推出多项惠民文旅活动,丰富旅游深度体验。在白居易提笔成诗的庐山花径公园入口,春日K歌会正喜乐开唱,吸引众多游客引吭高歌。贯穿3月至5月,庐山景区化身春日乐园,以“山寺桃花、归园田居、高山杜鹃”为活动主题,推出10余项沉浸式体验,美庐别墅小提琴演奏、把春天“袋”回家、“寻找十二花神”等系列活动集中上线,邀游客共赴一场丰富多彩的春山之旅。
“我们在庐山已经玩了一个星期了,天天不重样!”刚退休的游客李叶说道,江西开通了银发旅游专列,约上退休的“小姐妹们”出来旅游已成为享受老年生活的新风尚。
正如游客所感,惠民政策的背后,是江西优质文旅供给的持续发力。
连日来,春日的江西大觉山,盛大的云海之约悄然开场,穿越在峭壁之上的悬崖动车,成为这场梦幻之旅的“神来之笔”。今年,大觉山推出国内首条悬崖动车,“新型爬山方式”火热出圈。依托悬崖动车项目,景区沿线新建5个站点,并精心打造丛林飞跃、悬崖轨道滑车、高山悬崖民宿等12个子景点与之配套,登山赏景实现从“走马观花”到“深度体验”的惊艳转变。
“我们以不到五折的价格推出‘悬崖动车+大门票+观光车+索道’的优惠套餐,并举办云轨自拍挑战赛、网络达人免费畅游、云端下午茶等优惠活动,门票让利的同时,让游客享受更新奇和优质的体验和服务,极大提升了景区的流量和人气。”大觉山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雄伟充满信心地说。
专家观点
彭健(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主任):
首道门票优惠策略的核心在于扩大娱乐性收费项目的潜在消费基数。例如,景区内设有极具吸引力的收费项目,当首道门票吸引更多游客进入后,参与这些收费项目的人数也随之增加。多日通票则旨在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让游客更从容地享受“漫游”体验,进而增加旅游消费的可能性。而针对军人、学生、教师、老年人等特定人群的优惠,既有公益属性,也蕴含着市场策略考量。
然而,这些门票策略的实际效果有待观察。免门票后能否带动景区二次消费,取决于收费项目的吸引力。
适合推行首道门票优惠和多日通票的景区具有一定特征。一是景区本身具备较高价值,且内部拥有能带来良好体验的消费业态,如互动体验式、角色扮演类或竞技类项目;二是旅游项目丰富多样或拥有众多演艺点的景区,能为游客提供多元的游玩选择;三是在休闲游、美食游或购物游方面独具特色的景区,其内部配套丰富,首道门票免费能更好地发挥景区优势。这一系列策略的出现,标志着景区开始具备产品组合和价格组合思维,告别了过去单一的营销和定价模式。
在景区业态发展方面,丰富业态成为景区在门票收入下降时促进消费的重要举措。同时,景区应注重项目展示,避免“园中园”式的收费模式,增强游客对旅游价值体验的可预期性,防止让游客产生被“导流”的感觉。
由于旅游消费具有不可试销性,景区门票策略与业态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景区只有不断探索和优化,在营销策略、业态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下功夫,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游客带来更优质的旅游体验。
(记者 李荣坤 采访整理)
责编:武玥
来源:文旅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