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哥尝试多次复出!上线自己带货APP,248人在线,彻底凉凉?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7 15:12 2

摘要:此前,小杨哥所售商品的假货事件被曝光,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其售卖的一款品牌零食被消费者投诉为假冒伪劣产品,这一事件引发了消费者对他的信任崩塌。

曾经在直播带货界风生水起的疯狂小杨哥,遭遇了重大危机。

此前,小杨哥所售商品的假货事件被曝光,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其售卖的一款品牌零食被消费者投诉为假冒伪劣产品,这一事件引发了消费者对他的信任崩塌。

随后,税务部门介入调查,小杨哥被开出 6894 万的天价罚单,这一消息在各大媒体广泛传播,如《新京报》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

为了挽回局面,小杨哥团队尝试了多种复出策略。

他们将目光投向了东南亚市场,企图开辟新的商业版图。

然而,这次试水却以惨败告终。

《电商报》的数据显示,小杨哥团队在东南亚某平台开展的直播带货活动,观看人数最高仅 5000 人,销售额不足 10 万元,与国内动辄千万的销售额形成了鲜明对比。

不仅如此,小杨哥还尝试了头套直播这种新颖的方式。他戴着卡通头套出现在直播间,试图转移消费者的注意力。

但这一行为却遭到了网友的嘲讽。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的评论区满是负面评价,很多网友表示“产品有问题,换什么形式都没用”。

假货事件引发的信任崩塌,让小杨哥的复出尝试屡屡碰壁,也暴露出其团队在策略规划上的漏洞。

自营 APP 上线首日下载量不足万,直播间仅 248 人在线,小杨甄选成“信任崩塌放大器”

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后,小杨哥团队将希望寄托在了自营 APP“小杨甄选”上。

他们原本期望通过这个 APP 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摆脱对平台流量的依赖。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的一击。

据《Tech 星球》报道,“小杨甄选”APP 上线首日的下载量不足 1 万,与一些热门电商 APP 上线时动辄百万的下载量相比,差距巨大。

在直播间的表现同样惨淡,《直播观察》的数据显示,上线首日直播间仅 248 人在线。

这充分说明小杨哥团队对平台流量的依赖失效,他们缺乏独立运营私域流量的能力。

这导致用户留存率暴跌,“小杨甄选”不仅没有成为小杨哥翻身的利器,反而成了“信任崩塌放大器”,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对他的不信任。

砍掉 80%合作品牌仍难翻身,第三方质检成摆设,99 元会员制被质疑“二次收割”

为了重建品控体系,挽回消费者的信任,小杨哥团队采取了激进的措施,砍掉了 80%的合作品牌。

据《商界杂志》报道,原本与小杨哥合作的品牌有 500 多个,经过筛选后只剩下不到 100 个。

他们还引入了第三方质检机构,声称要严格把控产品质量。

然而,这些努力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消费者权益报》曝光了一起案例,一款经过第三方质检的商品,仍然被消费者发现存在质量问题。

这让消费者对第三方质检的作用产生了怀疑,所谓的质检机构似乎成了摆设。

此外,小杨哥团队推出的 99 元会员制也遭到了消费者的质疑。《财经网》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 70%的消费者认为这是“二次收割”。

很多消费者表示,在经历了之前的假货事件后,他们对小杨哥的商业信誉已经失去了信心,不愿意再为所谓的会员权益买单。

品控体系重建失败,进一步加固了消费者的心理防线,小杨哥的商业信誉修复似乎已经无望。

直播电商去头部化浪潮下,从“流量收割”到“供应链战争”,网红经济终局已现

当前,直播电商行业正经历着去头部化的浪潮。

随着行业的发展,规则发生了剧变。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报告》指出,平台开始更加注重中小主播的培养和扶持,头部主播的流量优势逐渐减弱。

以小杨哥为例,他曾经凭借巨大的流量优势,在直播带货界占据一席之地。

但如今,随着行业规则的变化,他的个人 IP 价值也在逐渐衰减。

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捧头部主播,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

在这种情况下,网红经济进入了从“流量收割”到“供应链战争”的转型阶段。那些能够建立强大供应链体系的主播和团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小杨哥团队显然在这方面准备不足,他们在供应链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从整个行业来看,网红经济的终局似乎已经显现。

曾经靠流量就能轻松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的直播电商行业将更加注重品质和服务。

来源:史地启示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