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新香港高才通详细数据:超9.8万人获批,A类拒签成重灾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7 14:26 2

摘要:香港高才通计划自2022年底推出以来,已成为内地人才获取香港身份的热门通道之一。根据港府近期给出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该计划累计获批人数突破9.8万!那么,香港高才通计划都吸引了哪些人才?哪些行业获批率较高?

香港移民|2025最新香港高才通详细数据:超9.8万人获批,A类拒签成重灾区!

香港高才通计划自2022年底推出以来,已成为内地人才获取香港身份的热门通道之一。根据港府近期给出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该计划累计获批人数突破9.8万!那么,香港高才通计划都吸引了哪些人才?哪些行业获批率较高?

热门香港身份途径之一

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旨在吸引世界各地具备丰富工作经验及高学历的高端人才到香港探索机遇。这类人士有意来港工作及定居,而暂未在港获聘的人才,包括高收入人士和世界顶尖大学的毕业生。

申请条件

A类:全年收入达到250万元以上港币的人士(个人投资收入不能计算在内);

收入要求:

✅在紧接申请前一年,全年收入达到港币250万元或以上(或等值外币)。

✅收入包括应课税的就业或业务收入,如薪金、津贴、股票期权及公司利润等。

✅不包括个人投资收益,如股票交易收益、房产出售所得等。

时间要求:申请前一年的收入计算周期,即从申请月份往前推算的12个月。

证明材料:

提供税务局的完税证明(个人所得税纳税记录)、公司股权证明(如股票期权发放证明、股权转让协议等)。

✅如果是公司持股50%以上的股东,可以按公司净利润的一定比例申请,需提供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等财务证明文件。

特殊情况处理:

✅如果收入非港币,需提交相关证明文件供入境处审核。

✅对于临时大额分红或股权转让等情况,需要提供合理的解释和流水证明。

✅这些条件和材料确保了申请者的财务能力和与香港的联系,符合香港对高端人才的需求。

政策变化:香港高才通计划将高收入人才即 A 类人才的首个签证期限从 2 年延长至 3 年。

这一调整意义重大,为 A 类人才提供了更充足的时间来规划带同家人移居香港,安排内地生活、寻找香港工作、赴港租房等事宜。

对于年收入超过 250 万港币的 A 类人才来说,这意味着他们有了更宽裕的 “缓冲期”,可以更加从容地进行赴港准备。这一政策对于吸引高端人才,提升香港在全球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B类:本科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及取得学士学位(名誉学士学位不接受),并在紧接申请前五年内累积不少于3年工作经验的人士;

学位类型:只接受全日制的学士学位,不接受名誉学士或通过非传统途径获得的学位。

学校范围:只接受毕业于香港政府指定的百强大学的毕业生。

申请材料:

基本文件:

✅港澳通行证、身份证;

✅结婚证、出生证明(如适用);

✅近照;

✅无犯罪记录证明;

学历证明:

✅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学历认证/成绩单;

工作证明:

✅在职/离职证明(加盖公章);

✅社保记录、离职证明、就职证明等;

赴港工作同意书:在职人士需在单位盖章,非在职由档案保管的人才中心盖章。

C类:每年限额10,000人,先到先得 。

要求: 在紧接申请前五年内,本科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及取得学士学位,但工作经验少于三年的人士;(不适用于在香港修读全日制经本地评审课程而取得学士学位的非本地学生);

材料:同B类一样。

2024年,香港高才通的合资格大学名单进一步扩充。引入新的评定指标后,合资格院校名单从最初的185所增加至199所,其中内地高校增加到22所。

中国一共28所大学符合高才通计划申请资格。

内地22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

中国香港大学(5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如果你也对高才通感兴趣或还有疑问,欢迎来联系我们【微电同步:18145843328】一对一免费咨询!

A类申请,拒签相对多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透露截至2025年2月底,该计划整体拒签率不算高,但不同类别的差异也明显:A类拒签率6.9%,B/C类拒签率仅3.5%。

值得注意的是,A类申请人常因"收入来源不明"或"汇率折算误差"被拒。例如,非港币收入需按香港入境处指定汇率换算,且需第三方机构认证。因此,即使政策看似透明,材料准备的专业性仍是成功关键。

香港高才A类申请被拒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收入周期计算错误

申请人在递交前一年内的应纳税收入未达到250万港币的要求。正确的计算方式是从递交日期往前推12个月,例如,如果申请日期是2024年7月,则需计算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期间的收入。

2、收入类型不符合

高才通A类要求的250万港币收入必须是应纳税收入,包括薪资、津贴、股票期权及业务利润等,而诸如股票投资、房产出售、租金收入等非工作收入是不被认可的。

3、持股比例低于50%

如果申请人通过自有公司收入申请高才通,需确保个人持股比例达到50%以上。部分夫妻共同持股的公司,若其中一方持股比例低于50%,该申请人便无法作为公司的绝对实益拥有人,进而影响申请。

4、临时大额利润

部分企业申请人在递交前一年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但在提交申请前突然出现大额利润,这往往引起入境处的怀疑。如果无法提供合理解释,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极有可能因收入不稳定或不合理而被拒。

5、临时大额分红

部分申请人为满足收入要求,在提交前突然发放大额分红,但需要注意的是,分红必须提供完税证明,同时需合理解释其来源。若无法证明分红的合理性,或仅为满足申请要求而临时调整财务状况,入境处很可能拒绝申请。

以上因素均可能导致香港高才A类申请被拒,申请人在准备申请时应仔细核对各项条件,确保所有材料齐全且符合要求。

金融行业人才最多

自2023年3月1日起,香港入境处调整了香港高才通的申请流程,要求有工作经验的申请人必须申报其职业所属的界别。因此,香港统计了自2023年3月1日-2025年2月28日,申请人申报的工作行业/界别。

从数据中看出,从事「金融服务」行业的申请人数最多,而中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可以说两者正在"双向奔赴"。而第二至第十获批率较高的行业分别是:商业及贸易、创新及科技、资讯及通讯科技服务、工业制造、工程及建造、商业支援及人力资源、学术研究及教育、医疗保健服务、市场营销、建筑及测量。

受养人也有被拒签

根据香港劳工及福利局答复,自项目推出自2025年2月底,随香港高才通获批人士来港的申请人有111030人,其中18岁以下未婚子女有66259人。另外,也有部分高才通的受养人申请被拒签,数据为2699人。

再次重申,香港高才通虽然要求简单、获批率高,但也有一定的拒签率,因此申请人别随意选择DIY!

如果你对香港身份感兴趣,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去做一个专业测评查看结果,符合(优、专、高、留和投资)哪一种,或直接来联系我【微电同步:18145843328】一对一免费咨询↓↓↓

香港身份规划综合测评

高才通四大骗局:

高才骗局一:谁说高才通100%获批?

"只要符合条件,肯定获批!"这句话可太坑人了。

根据入境处数据,高才通总体获批率约为83%。这意味着接近两成的申请人被拒之门外。而且,获批率还在逐月下降!

那么,哪些看似符合条件的申请会被拒呢?

犯罪记录成了硬伤:

还记得南方科技大学前副教授贺建奎的事件吗?他隐瞒犯罪记录申请高才通顺利获批,结果导致港府连夜修补漏洞。

从2023年2月22日起,申请高才通必须同时递交"无犯罪记录证明"。这一规定没商量!

收入证明踩雷区:

有些人满心欢喜以为自己年收入超过250万港元,结果申请却被拒。究竟为啥?

原来是这些细节没注意:⚠️

"紧接申请前一年"指的是递交日期往前推12个月,而非上一个自然年。

只有应缴税收入才算数,你那些炒股、卖房赚的钱,入境处根本不认!

直播带货、粉丝打赏这些新兴收入方式?对不起,不在认可范围。

自雇人士给自己转账?别做梦了,这招早就被识破。

如果你也对高才通感兴趣或还有疑问,欢迎来联系我们【微电同步:18145843328】一对一免费咨询!

学历证明暗藏玄机:

"我明明毕业于全球百强名校啊!"被拒的申请人往往一脸懵。

问题可能出在:你只有硕博是百强,本科不是?不行!

你是通过百强大学的网络教育、专升本、夜大毕业的?对不起,不符合!

你的全球百强大学只是在其分校或延伸学院毕业?抱歉,也不被接受!

赴港工作同意书也有坑:

从23年8月起,香港入境处不再接受"人才服务中心"签字盖章的赴港工作同意书,必须是"在职公司"的印章。

别忘了,高才通一个人一生只能申请一次!一旦被拒,再见了我的香港梦。

高才骗局二:续签其实超麻烦

很多中介不会告诉你的是:高才通申请时虽然不需要香港公司雇佣,但续签时必须要有香港公司雇佣或自雇!

高才通拿到的是"2+3+3"的续签模式,首次获批2年,后续一次续签3年。

你以为只要到时候随便找个香港公司签个合同就行了?太天真了!

受雇续签要求申请人已经获批聘用,从事的工作通常需要由学位持有人担任,薪酬必须达市场水平。

对雇主公司更是要求一大堆:提供雇佣合同、商业登记证、经济状况证明、公司背景详情、详细业务计划等等。

自雇续签?更是一场马拉松!

需要注册香港公司、真实开展业务、给自己发工资、缴纳强积金。而且必须雇佣不少于两个有香港永久身份的雇员,给他们正常发工资交强积金。

这些公司运营成本,远远超出很多人的预期。

高才骗局三:别指望高才通让孩子马上参加华侨生联考

"拿到高才通,孩子就能参加华侨生联考进名校啦!"这种说法简直是误导家长。

事实是:高才通获批后,拿到的是香港临时身份证,这个身份是不具备参加华侨生联考资格的!

想让孩子参加华侨生联考?先在香港住满7年拿到永居,再给孩子申请回乡证。而且申请回乡证还要放弃内地户籍。

所以为孩子高考而规划拿香港身份,至少要提前8-9年布局。太多父母等孩子初中才开始规划,结果发现为时已晚!

高才骗局四:香港DSE考试真的很容易?

中介常说:"香港DSE考试比内地高考简单多了,轻松考上名校!"

真相是:虽然DSE的数理科可能比内地简单,但英语难度堪比雅思!英语考试分阅读、写作、听力、口试四大块,这对内地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极大挑战。

即便你数理成绩再好,只要英语跟不上,照样凉凉。

别忘了,要通过DSE考试回内地上大学,必须持有回乡证。而且目前仅有145所内地高校认可DSE成绩。

内地家长一定要清醒:让孩子突然转轨参加DSE,没有充分准备的话,很可能是一场噩梦!

来源:银河集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