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储充氢协同作战 立能派致力于工业园区加点“绿”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7 15:25 2

摘要:随着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速,“光伏+储能+充电”组合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市场中,“光储充”一体化正在成为新能源行业的新风口。

摘要:立能派董事长罗泽楷表示,自成立以来,公司已经在在广东、四川、安徽、江苏和北京等多个城市交付了近30个光储充项目。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采访团(广东站)一行到访立能派

电池百人会-电池网4月17日讯(常青 广东深圳报道)随着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速,“光伏+储能+充电”组合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市场中,“光储充”一体化正在成为新能源行业的新风口。

4月16日下午,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采访团(广东站)一行到访立能派(深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立能派),与董事长罗泽楷、电气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超等相关领导交流座谈。

罗泽楷表示,自成立以来,立能派已经在在广东、四川、安徽、江苏和北京等多个城市交付了近30个光储充项目。

光储充一体化布局 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资料显示,立能派创立于2022年,是广东省首家光储充一体化的新能源企业,专业从事N型光伏组件、新型储能系统、交直流充电桩以及智慧配电带电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专注为客户提供智慧能源定制化解决方案。

据悉,立能派以TOP con组件、储能系统、储能电芯、智慧配带电产品、能源监控系统为基础,构建了四位一体平台。

“立能派在TOPCon组件的研发取得显著成果,该产品在功率、容量、质量和成本方面均处于行业前列。”罗泽楷表示,虽然立能派成立时间较短,但是公司的前身在工业园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与经验,对客户尤其是工业园区的光储充需求已经有较深的理解。这种“基因优势”使立能派能够快速切入市场,精准把握客户在产品效率、成本控制及稳定性等方面的核心需求。

据悉,作为工业园区客户需求的“资源整合者”,立能派的前身拥有10余年的EPC工程项目经验,自2011年成立以来一直从事工业园区施工及输配电工程业务,具备从工业园区施工建设、能源设备供应、智慧运营管理、资金投入和资产持有的能力,实现工业园区全流程垂直一体化。

电池网获悉,2024年9月,立能派丰顺光储充研产项目基地年产2GW的光伏产线正式投产。此次投产的光伏产线为立能派丰顺研产基地一期项目,年产能达2GW,主要生产N型TOPCon光伏组件。

据介绍,立能派丰顺光储充研产项目基地,规划占地面积约230亩,项目总投资达15亿元,主要研发和生产高效光伏组件、新型储能系统、集中式快速充电站和充电控制设备等新能源系统集成配套软硬件。

罗泽楷讲到,目前立能派正在规划Pack线,计划会在5月份完成,另外还规划了一个钣金车间及充电桩的生产线。

“立能派在模组PACK和储能领域也拥有多项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产品具有低成本、高效率、良好低温特性、高安全性和长寿命等优势。”罗泽楷强调,公司通过全新的“方法论+管理模式+生产组织”多学科交叉融合,致力于打造从储能、电芯、组件到产业周边配套的太阳能电站一体化产业布局。

“立能派也在和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开发钠离子储能产品,因为在项目落地的过程中,公司发现很多应用场景例如商场、酒店等,用电需求没有那么大,且没有足够的户外空间用以放置储能设备,所以我们在思考是否有一款更安全的、可以放置在室内空间的储能系统,钠离子电池正好符合这一需求,公司的第一款钠离子储能设备将会用在丰顺园区,看测试运营情况再进行商业推广。”罗泽楷提到。

目前,立能派已在广东梅州、深圳建立生产研发基地,并在成都、西安、武汉、海口以及德国法兰克福、中东阿联酋和南非等地建立销售办公室,初步形成全球化的研发生产销售网络布局,以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海外市场,受多变的贸易环境和地缘政治波动等因素影响,当前电池新能源行业出海建厂节奏阶段性放缓,但全球电气化和能源转型的长期趋势并不会改变。

“目前公司的出海战略,已经将主要方向从欧洲转向更具有资源优势的东南亚及非洲市场,今年公司将在泰国落地几个光伏项目,也获得了泰国客户的储能订单。非洲方向会在喀麦隆、加纳共和国等暂未饱和的市场,是和当地的合作方共同开发市场。”

罗泽楷讲到,正是因为海外对本地化生产的要求,不断增加贸易壁垒,更要加快海外的多元化布局,从单一的“产品出口”向“产能+技术输出”的升级,不断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提升产品“绿色竞争力” 助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工业园区对区域内工业总产值的贡献日益加大,而园区的生产活动往往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源头,如果能在工业园区率先完成碳达峰碳中和,就相当于啃下了“最硬的骨头”。

据悉,光伏+充电桩的方案是目前工商业能源常用的优化方案,包括氢能也是未来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的多元能源供给体系的重要载体。

而区别于单一环节的参与者,立能派致力于打造“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场景化应用”闭环体系。立能派自主研发光伏组件、储能系统和智能充电设备,针对工商业、社区、家庭、交通枢纽等场景提供定制化设计,强化“源-网-荷-储”动态匹配能力。

“公司提供从方案设计、融资支持到运维优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覆盖项目全流程,降低客户决策成本。”罗泽楷表示,基于“工业园区全场景去碳化解决方案专家”的定位,立能派正在积极拓展氢能、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和AI能源机器人板块,持续整合资源,推出“光储充氢”协同的工业园区绿色零碳解决方案。

“AI预测用电需求,自动调配光伏、储能、氢能等多种零碳能源组合,实时监测碳排放并生成报告,真正地建立绿色工业系统。”

不可否认,目前储能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价格战的压力,部分地区电网消纳能力不足,峰谷价差收窄,行业标准体系和电力市场机制仍需健全,但储能行业的发展也很明确,未来仍会不断增长。

全球碳中和目标推动相关政策不断落地,促使能源结构加快转型;除多元化场景外,零碳园区的建设也刻不容缓。同时AI和大数据的发展,也推动储能产品智能化、高附加值方向的跨越式升级。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更需要加码前沿科技产品技术的研发,构建技术护城河;优化商业模式,聚焦应用场景,降本增效,从而在行业洗牌中占据有利地位”。罗泽楷强调。

电池网注意到,目前立能派已申请80+项核心技术专利,获得了ISO9001/ISO45001/ISO14001等权威质量体系认证,同时还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创新型中小企业。

基于“工业园区全场景去碳化解决方案专家”的定位,立能派正在积极拓展氢能、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和AI能源机器人板块,持续整合资源,推出“光储充氢”协同的工业园区绿色零碳解决方案,通过多种零碳能源组合和智慧能源管理,真正地建立绿色工业系统。

结语:

近日,立能派顺利通过广东省电力交易中心审核,成功获得售电业务资质,标志着立能派在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布局更进一步,使立能派能够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现“光-储-充-售”一站式能源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进一步提升综合能源服务水平。

未来,立能派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绿电交易、碳配额管理、虚拟电厂等新兴市场,助力企业实现清洁能源利用最大化。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采访行】

2025年,由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电池百人会、ABEC、海融网、电池网、我爱电车网、能源财经网发起并举办的“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采访行”活动迎来了第12个年头。

12年来,调研采访团走遍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研采访两百余家上市公司或拟上市公司以及地方政府、大学机构等。新一届调研采访行活动,我们依旧将坚守初心,通过对国内外电池相关化工、电池材料、智能装备行业、电芯制造、新能源车、储能等产业链企业的系统调研,深入了解企业产业布局与未来发展方向,就企业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资源整合、资本对接等建议;推动调研企业品牌形象的推广,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相关调研报告与数据分析等;洞察行业真相,反馈行业声音,报道典型案例,传播正能量,与全产业链企业共同努力,助力中国继续保持电池新能源强劲发展势头,创领绿色能源新时代。

来源:电池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