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哥在韩国夜店被卡颜,我在游戏里被卡穿搭,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7 15:36 2

摘要:一向是亡命徒的他,逃过缅甸嘎腰子、躲过孟加拉骚乱、跨过俄乌战场,最终,却被卡在了江南区顶级夜店的门前。这次,无关性别、无关身份、无关财富、无关地位,只是纯纯地跟颜值有关。

小熊猫丨文

“为什么不让我进?是因为长相问题吗?”

胡子拉碴的峰哥,问着打扮得精致的女伴,声音里竟有几分强颜欢笑。

一向是亡命徒的他,逃过缅甸嘎腰子、躲过孟加拉骚乱、跨过俄乌战场,最终,却被卡在了江南区顶级夜店的门前。这次,无关性别、无关身份、无关财富、无关地位,只是纯纯地跟颜值有关。

进门卡颜值,在韩国夜店其实属于常态,不同地区的夜店之间,针对男女都会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像峰哥去的江南区,会更偏向苗条的漂亮女生。

有的地方甚至还会卡年龄,95年以前出生的就已经不给进了。

屏幕外的观众倒是没考虑这么多。一边在表面上安慰着峰哥:他们没眼光,你属于耐看型。背地里估计和我一样正偷摸乐呵:可惜,大伙没耐心看。

只是,你可能没想到,前一秒或许还在看乐子,后一秒就会变成照镜子了……

“不好意思啊,卡穿搭。”

游戏和平精英的家园里,一位粉色双马尾、脸带面具的时尚萌妹,正对着另一位准备踏进房间里的男生比划着禁止的手势。从言语,到行为,无一不在表示着:“丑拒”。

这费解的行为,让我不禁疑惑,怎么现在连打游戏都开始搞起容貌焦虑、颜值审判了?

不过,面对守门人的穿搭要求,男生并没有峰哥那样扭头就走的“洒脱”,而是选择了硬刚——“666,打游戏打魔怔了吧。”

话说完后,男生并没有继续争吵,转头唱起了互联网烂梗歌曲串烧。再搭配上游戏里内置的幽默舞姿,一套小连招彻底给对方干沉默了。

或许是因为男生奇葩的吵架方式,这段荒诞的交锋被博主@思呆妹上传到抖音后,很快斩获了200多万的点赞。而视频的大肆出圈,让这场行为艺术的热度蔓延到了互联网的各个角落。

不同圈子的玩家,正争相在游戏里复刻“时尚判官”卡穿搭的名场面;

路人网友们,也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着,这事到底几分真几分演。

玩梗之余,似乎并不相信《和平精英》早已从曾经的刺激战场沦为换装战场。更想象不到,游戏里那些穿搭普通的玩家,正接受着比峰哥闯缅北时,更“残酷”的生存法则……

事实上,卡穿搭这事儿在和平精英已经算是老生常谈了。

玩过和平精英的玩家,或许多多少少都对游戏里面的一个梗图——和平精英种姓制度,有所共鸣。

自从和平精英变成和平暖暖之后,根据皮肤的不同,玩家群体之间划分出了阶级用以评判高低贵贱。穿着华丽的氪金大佬,被奉为婆罗门;穿免费衣服的路人玩家,则被贬为达利特。

之前,和平精英的知名主播鲨鱼,就验证过游戏中所谓的“种姓制度”。直播中,他特地换上了一套朴素、平民的打扮,用他的话说就是穿得跟“土鳖”一样。然后,他随机进入了一个招募队伍。

可还没等开麦,鲨鱼就直接被队长“请”出队伍了。仿佛让他多呆一秒,都是一种对视网膜的污染。

还有玩家哭诉到,有些歧视者在一进队游戏还没开打,不知全貌的情况下,只靠玩家的穿搭就开始看人下菜碟了:“你是农村人”“穿免费衣服肯定操作下饭”……借着诸如此类的车轱辘话,居高临下地审判着自己。

或许假以时日,因为穿得太土而被踢出队伍的概率,会比峰哥在江南区夜店偶遇爱豆的概率还高。

可悲的是,即使你技术再好,也无法挽救这种被歧视的命运。因为,在玩家刻板印象里,没皮肤的高手,会被当成开挂了。

更可悲的是,当你在游戏里逃过“穿搭警察”的追捕后,就会发现,这套贯穿游戏社交圈的审判体系才仅仅只是露出了冰山一角。

除了卡穿搭之外,还有卡ID,没个性、太死板的不要;卡麦,不开麦、声音不好听的不要;卡身高,低于180的不要……

如果最后再加个卡学历,大专二本的不要,985、211优先,一下子就分不清是在和平精英打游戏,还是在跟大厂HR对个人简历了。

而这群审核标准严格的玩家、这种充满魔幻现实主义的筛选机制,其实和游戏里的另一个文化——相亲房,血脉相连。

自从开放家园玩法,自由组建房间之后,游戏的社交属性就在不断地被开发与强化,其中一部分玩家就将家园爆改成了赛博婚介所。

“这是凌晨三点的相亲房,不止卡颜卡框卡身高,找个游戏搭子也得报坐标……”

正如这首梗曲所唱的一样,游戏原本的社交目的从交友异化成了找对象,而这群玩家也就把上述一系列审判标准,变成了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了。

其中,穿搭,充当了判定相亲双方现实经济情况的一种标准。

衣服跟暖暖一样华丽了……

所以,在和平精英这种外观对战力没有太大加成的游戏里,卡穿搭,本质上就是刻板印象叠加了媚富心理的一种外化现象。价值不菲的穿搭,暗示着背后持有者的财富实力。相对应的,穿着普通的玩家,则会被二极管地打上“贫穷”的标签。

当然,这不仅仅是相亲房玩家的审美共识,只是,在越来越多相亲房的催化下,越来越多人认同“稀有装扮=高低位”的这套符号体系,并进一步外溢,变成了游戏社区的主流价值观。

听玩家说,上面几套得花1800,下面得25000

戏剧的是,制定规则的人可能也会被规则所反噬。就像之前,和平精英的官方暗访相亲房,却因为自我介绍不合规矩而被踢出房间。

这场充斥着黑色幽默的意外,暴露了这些标准背后的吊诡。

和平精英之外,卡穿搭这种基于外观而产生的偏见,也正泛滥于各个社交属性较强的游戏之中。

在光遇中,它被称为“建模歧视”。与和平精英一样,外观装备的发型、斗篷、面具变成用来划分阶层的“工具”。

例如:鹿头、白鸟、阿努比斯、耳坠等等稀有装扮的持有者,常常被视为“高级玩家”;穿普通斗篷的玩家则会遭遇边缘化,进而遭遇与追捧相反的歧视。

@小屿漫画社 玩家画的同人

在第五人格、王者荣耀这些游戏里,这种偏见又换上了名为“皮肤歧视”的马甲。虽然称呼一样,但它在不同游戏里的外化表现又各有不同。

像第五人格的皮肤歧视,会更加隐晦一些。因为它的游戏皮肤,多是围绕角色本身定制的。

皮肤价格的高低以及皮肤图鉴的收集程度,就像收集谷子一样,成为了角色厨们比拼厨力的一环。比起歧视别人,更多玩家会借此“逼氪”自己:如果不能给自推买好看的金皮,不能把图鉴集齐,就代表自己对他的爱还不足够。

只是,在这种病态心理的影响下,一旦遇到财力更加雄厚、皮肤更加丰富的玩家时,就会导致认知失衡,进而衍化成一种莫名的自卑感,引发另一种极端的“皮肤焦虑”症状。

看到好看的皮肤被一大群人围着,总有种自卑感;攒不到xx的限定皮肤了,感觉好焦虑……社交平台上,你经常能看到类似的帖子出现。

而这些因外观所产生的歧视,会直接或间接地让玩家在游戏中进行选择性社交。

在和平精英里,他们选择踢掉穿搭老土的玩家。在光遇里,他们跟陌生人点亮蜡烛后,会拒绝跟装扮不和心意的玩家互动。在第五人格里,他们对待使用同一个角色的不同玩家时,会转身跟在皮肤更贵的玩家背后……

也有这种口头直接阴阳怪气的

可,当我们凝视他者时,或许没想过,自己也会成为了餐桌上被凝视的一方。这场关乎外观的纷争,注定会波及到了每个人:

氪金买皮肤就是游戏公司的韭菜、这么贵的皮肤还在氪就是在助长公司定高价的风气……这次,两个群体的角色身份发生了对调。

零氪玩家们在皮肤歧视的压迫下,为了对抗这种歧视,反过来围剿氪金买皮肤的玩家。

从歧视,到逆向歧视,从媚富,到仇富,无一能幸免。

如此看来,简单地将皮肤歧视的成因归为媚富心理在作祟,似乎就有些浅显了。

眼看自己难逃此咎,有人就试图将这口锅推到游戏里越来越多的小孩哥、小孩姐身上。

诚然,未形成健全价值观的学生党,很容易在虚荣心、跟风等多重心理的驱使下,做出不正确的行为。但如果全一棒子打死,不就像游戏中的皮肤歧视一样,让80%的人承担了发出声音的20%的人,所带来的腥风血雨么?

况且,在皮肤歧视重灾区的和平精英玩家口中,小孩哥是游戏内为数不多不会皮肤歧视的人了。你穿得普普通通的,他不会嫌弃你,倘若你穿得很华丽,他还会夸你,给你提供情绪价值。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如今这样两败俱伤的局面呢?

正思考着,我透过虚拟与现实的交界处,似乎又看到了峰哥在酒吧前被拦下的那一幕。

现实世界中,无关歧视,长相好看的人就是会吃到更多的红利。在卡颜的夜店里出入自由、酒水畅饮,仅仅是最微不足道的一点。无数个成功案例,让社会里那些无形的规则制定者们,将“颜值至上”的价值观,温水煮青蛙般,植入我们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里。

而现在,游戏和现实里越来越像了。

来源:魔法领域先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