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协作机器人自问世以来,就受到全球的关注,因具备安全、柔性的功能而成为人类工作的伙伴。
前言
协作机器人自问世以来,就受到全球的关注,因具备安全、柔性的功能而成为人类工作的伙伴。
自 2008 年优傲机器人推出全球第一款实现商业应用的协作机器人 UR5 以来,目前全球涉足协作机器人的厂商已有100家左右,“协作机器人”已经开始深入人心,并获得各行业人士的高度认可,这正是协作机器人取得高速发展的原因所在。
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对协作机器人需求形成利好,协作机器人具备编程简易、部署灵活的特点,且比传统劳动力便宜,甚至比传统工业机器人综合成本要低,因此,在我国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企业柔性制造需求日益凸显的背景下,采用协作机器人符合制造企业以低成本实现自动化转型升级的需要,同时协作机器人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柔性,在应用层面与应用前景上具备较大的想象空间,可以满足工业与服务领域的多种应用需求。
GGII统计数据显示,2016至2024年,我国协作机器人行业保持较高增速,其中,2021年增速达到81.80%,行业出现爆发式增长。2023-2024年,受益于核心行业大客户需求的拉动及非工业应用场景的拓展,协作机器人行业景气度有所回升,2024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销量为4.0万台,同比增长27.39%。
一方面是下游行业的渗透率仍在提升,如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有较大突破;另一方面,协作细分产品迎来快速起量期,如协作焊接、大负载协作码垛等。综合来看,协作机器人是唯一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工业机器人本体品类。
GGII预计,2025年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将达到5.03万台,同比增长25.75%。未来,随着协作机器人下游渗透率的持续上升,中国协作机器人行业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至2028年,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将接近12.4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50亿元。
2016-2028年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增长及预测(单位:万台,%)
(注*上述销量数据包含四轴、六轴、七轴协作机械臂)
数据来源: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
按细分产品来看,目前行业内涉及四轴协作机器人的企业数量较少,六轴协作机器人仍是协作机器人行业中的核心产品,销量占比超八成以上。GGII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出货量为3.40万台,同比增长29.28%。从市场规模来看,2024年中国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24.50亿元,同比下滑3.62%,主要原因是国产厂商之间的价格战渐成常态,部分大客户对于机器人导入的低价格导向愈发明显,部分厂商不得不牺牲价格获取订单。
2016-2028年中国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销量预测(单位:台,%)
从整体竞争格局来看,内资厂商市场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中内资厂商份额超过90%,外资厂商份额受到进一步挤压。外资厂商主要以优傲机器人、ABB、发那科等为代表,其他厂商贡献的份额较小,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巨头近年来对协作机器人的投入有所增加,均有推出协作机器人系列产品以及复合机器人相关产品,从这一点上看,协作机器人算得上是外资厂商的浅共识。
2023-2024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内外资市场份额(以销量计,%)
从具体厂商来看,2024年国内大部分协作机器人厂商销量均有所增长,以法奥机器人、遨博智能、华沿机器人(大族)、华盛控、中科新松等为代表的厂商增速亮眼。其中,法奥机器人、遨博智能、节卡机器人三家占据近50%市场份额。随着下游市场的持续开拓,GGII认为,本土化优势将在客户应用场景理解、方案落地速度以及售后服务方面进一步扩大。
此外,越来越多的国产厂商也将走向海外市场,参与新一轮的国际竞争。其中以法奥机器人、遨博智能、华沿机器人、越疆机器人、艾利特机器人等为代表的厂商已经在海外市场取得持续正反馈,海外业务占比逐年提升,国际化布局进一步深化。
为了厘清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脉络,把握市场走向,帮助企业投资决策,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在实地走访大量协作机器人企业、充分挖掘行业信息的前景下,编制了《2025年中国协作机器人行业调研报告》。
本报告对全球及中国协作机器人行业的市场发展特点、主要产品市场份额、各应用领域市场情况以及各代表企业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系统整理了重点企业调研数据、跟踪企业的发展动向,并前瞻性地分析了未来几年(2025-2028年)行业发展前景,对企业提出了发展建议。为企业、投资者、证券公司以及希望投资机器人产业的人士,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
联系人:卢先生 zhangyuan.lu@gaogong123.com 13530052504
版权说明:
本报告版权归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所有,仅供被授权企业公司内部使用,不得扩散给任何第三方使用。
目录
第一部分 基础篇
第一章 认识协作机器人
第一节 协作机器人的定义与分类
第二节 协作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协作机器人产业链概述
第四节 协作机器人特点
第二部分 政策篇
第二章 国内政策规划及影响
第一节 国家政策及影响
第二节 地方政策及影响
第三节 行业政策发展趋势
第三部分 全球篇
第三章 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概况
第一节 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概况分析
第二节 全球协作机器人竞争分析
第三节 全球协作机器人技术发展分析
第四节 全球协作机器人下游应用分析
第四部分 中国篇
第四章 中国协作机器人发展概况分析
第一节 中国协作机器人行业融资概况分析
第二节 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 协作机器人竞争格局分析
第四节 协作机器人应用场景分析
第五节 协作机器人的机会与挑战
第五章 协作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及趋势
第一节 技术现状分析
第二节 核心技术分析
第三节 国内vs国外技术
第四节 技术趋势及方向
第六章 协作机器人产业链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上游零部件发展分析
第二节 中游本体发展分析
第三节 下游系统集成发展分析
第七章 中国协作机器人需求分析
第一节 国内协作机器人需求分析
第二节 国内协作机器人需求趋势分析
第五部分 企业篇
第八章 协作机器人的主要代表企业
第一节 法奥机器人
第二节 遨博智能
第三节 越疆机器人
第四节 达明机器人
第五节 华沿机器人
第六节 节卡机器人
第七节 中科新松
第八节 艾利特机器人
第九节 珞石机器人
第十节 优傲机器人
第六部分 前景篇
第九章 发展前景及建议
第一节 协作机器人技术与应用趋势预测
第二节 协作机器人市场发展展望
第三节 协作机器人市场应用趋势分析
第四节 行业风险及规避
第五节 企业发展建议
来源:高工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