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就业孵化园 | 蒙自这两个地方把offer送到家门口→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7 16:04 2

摘要:近年来,蒙自市积极探索就业服务新路径,创新打造“建设者之家”零工市场与和美家园就业“幸福里”社区平台,以“盘活闲置资源、供需精准对接、全程暖心服务”三维发力,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助力群众增收、产业升级、城乡融合,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蒙自市积极探索就业服务新路径,创新打造“建设者之家”零工市场与和美家园就业“幸福里”社区平台,以“盘活闲置资源、供需精准对接、全程暖心服务”三维发力,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助力群众增收、产业升级、城乡融合,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01

破“资源闲置”之困

筑就业服务“暖心巢”

面对曾经“马路劳务市场”的混乱局面,蒙自因地制宜,将闲置的水果交易市场和蒙自市草坝搬迁农场旧址改造成“建设者之家” 和 “幸福里”社区,让务工者告别了路边的风吹日晒,走进宽敞明亮的大厅精准选岗。同时打造 “就业综合体”,“建设者之家”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岗位匹配、权益维护全链条服务,“幸福里”社区涵盖候工区、服务中心、培训教室、创客中心等功能区,助力务工者实现职业转型。创新推出的“拎包入住”模式也已帮助158名务工者住进设施齐全月均仅30元的安居房,让务工者低成本实现“有床睡、有活干、有盼头”,从“落脚”变为“扎根”。

去年6月,红河州屏边县90后小伙刘天飞在和美家园就业“幸福里”工作人员助力下,在蒙自春晓高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觅得心仪工作,负责种苗浇水、运送苗木等,社区还为其安排了住宿。

刘天飞表示:“和美家园住宿条件好、大家住在一起好相处、相互照顾也有伴儿,下班后门口就有公交车,去城里出行很方便,回家也近,感觉幸福指数提高了。”

02

破“信息壁垒”之难

架供需对接“精准桥”

蒙自市建立 “企业用工需求库” 与 “务工人员信息库”,推行 “企业点单—平台派单—工人接单” 模式,并构建“线下摆摊招工+云端直播带岗”双轨招聘模式,实现了供需两端的精准匹配。2024年以来,1695家企业通过“建设者之家”精准发布招聘岗位信息8300余条,累计服务就业3.7万人次;“幸福里”社区帮助大量人员实现 “家门口”就业,并吸纳了元阳、金平、绿春等南部县市的5000余名劳动者就业。此外,着力开展“摘蓝莓、剪葡萄、嫁种苗”等职业技能培训,并与“金手指”劳务品牌深度融合,不断扩大就业空间,大幅提高了培训后的就业率的同时吸纳更多的劳动者“家门口”就地就近就业。

蒙自市草坝镇的李诗宇就是“金手指”蓝莓采摘队里的优秀代表。2021年她开始从事蓝莓采摘工作,为快速提高技能,她积极参加镇上组织的各类果蔬技能培训。

“通过技术培训,我把技术教给工人,教她们如何分辨蓝莓的成熟度,什么时候适合采摘。业务熟练了,大家的收入也提升了,真正成为了技能‘金手指’。”李诗宇说道。

03

破“服务断点”之虑

护务工群体“安心业”

蒙自市创新“高原特色农业+创业”扶持模式,提供一站式服务,2024年以来已经助力800余名创业者孵化企业与农场,创造大量岗位,形成 “创业—就业”的良性循环。同时畅通“权益直通车”,化解纠纷、帮扶转岗,2024年以来累计化解纠纷41起,帮扶转岗就业130余人,推动劳动关系治理与就业服务“双提质”。

多样活动也让“家”的温情随处可见:端午节包粽子,冬至送汤圆等传统节日活动无一不温暖人心;“小候鸟课堂”让务工人员子女学知识、强技能、懂感恩;党群服务、医疗保障、法律咨询……让务工人员“留得下”“融得进”。

2024年,和美家园就业“幸福里”社区成功获评云南省首批省级就业“幸福里”社区,蒙自“建设者之家”零工市场成功获评云南省首批省级零工市场。

蒙自市将继续探索推进“家门口的就业孵化园”建设,持续完善基层就业服务体系,优化供需对接服务效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致力于推动群众就地就近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让就业的春风吹进千家万户,切实保障民生福祉与县域经济协同发展,书写更加精彩的就业服务篇章。

来源:蒙自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