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拿下微博大单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7 16:17 2

摘要:而京东物流会通过智能系统,动态计算发货时效,同时严格履约“送货上门”服务标准,为社交电商场景下的品质消费保驾护航。

京东物流与微博电商深度合作

刘强东的“亲密盟友”,越来越多了。

近日,京东物流与微博电商正式宣布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引发业界关注。

据了解,双方将围绕京东物流服务展示、商家生态共建及用户体验升级等展开全面协同。

具体而言,在本次合作中,京东物流的服务能力将全面呈现在微博电商的前端场景,优化前端体验。

消费者在商品详情页中,就能直观看到“京东物流”品牌标识以及“送货上门”的服务标签。

而京东物流会通过智能系统,动态计算发货时效,同时严格履约“送货上门”服务标准,为社交电商场景下的品质消费保驾护航。

图源:京东黑板报

此外,双方还将携手共建更好的商家生态。

据悉,微博电商将在商家端应用中心开通“京东物流合作专区”,商家可通过顶端Banner一键跳转至京东物流服务页面,会有专人对接仓储、配送等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图源:京东黑板报

同时,通过平台流量扶持政策,激励更多商家接入京东物流服务,最终形成“优质服务-流量倾斜-生态共赢”的良性循环,提供可持续增长的动力。

京东微博强强联手,打的什么算盘?

其实,京东物流与微博电商强强联手,深化合作,并不令人意外。

一方面,此前京东物流就与微博电商有过合作。京东物流也已经成为微博电商唯一的总对总逆向退货服务商,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退换货体验。

而在此次合作升级后,京东物流将深度嵌入微博电商生态,从物流服务展示、商家赋能到流量互通,构建全链路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微博电商长效发展。

另一方面,微博需要京东强大的物流支持,而京东物流同样倚重微博的用户基础与巨大影响力。

二者深入合作,既为京东物流提供了红利,也符合微博的发展战略,简直是一举两得。

近年来,京东物流增长迅速,在市场上大受欢迎。

据京东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京东物流营收为1828.37亿元,同比增长9.7%,全年经调整后净利润达到79亿元,同比增长186.8%,营收、增速、净利润等指标均超市场预期。

而其去年的营收中,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1278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近七成,已服务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超8万家,海外业务也持续高速增长,展现出强大的造血能力。

图源:微博

从某种角度来说,京东物流可以被视作国内电商行业内一个典型的长期主义样本。

多年以来,京东长期斥巨资自建物流体系。在许多人眼中,这种重资产的商业模式无异于一场豪赌。

但京东始终坚持将成本、效率、用户体验作为核心武器,坚持做好供应链建设,用“效率式低价”提升用户体验。

而如今,这一"重注"正兑现为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支撑京东在其他领域后发先至。

例如,今年3月3日,京东物流正式推出自营搬家服务,以“0搬动、0加价、0破损”的承诺,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省心无忧的“管家式”搬家服务。

微博电商负责人也指出,京东物流的仓配能力与弹性运营经验,为平台应对大促、博主带货等流量峰值提供了坚实保障,未来双方将继续在头部商家/大V合作、联合开展线上线下营销活动等领域深化合作。

而作为我国的头部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微博的影响力更是不用多说。

自2009年诞生以来,微博始终保持着不可替代的公共媒体属性,微博热搜更是被大众当作衡量事件热度的重要指标。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末,微博月活跃用户达5.9亿,日活跃用户达2.6亿。

《2024微博用户消费趋势报告》则显示,微博用户中90后、00后占比近8成,女性用户占比达到55%,一二三线城市用户占比超70%,终端价格方面,5000元以上的占比超33%。而他们都是被普遍认可的具有高消费力的人群。

图源:2024微博用户消费趋势报告

这些相对年轻化、消费力强且爱好广泛的用户,不仅贡献了大量丰富多元的互动内容,也带来了明星娱乐、游戏动漫、汽车数码等多个领域的消费增量。

庞大的用户基础、高频的互动行为、丰富的内容生态,都是微博电商持续经营的底气,也给合作伙伴带来了增长的信心。

京东物流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合作通过服务可视化与资源互通,既强化了消费者对平台及商家的信任感,也推动了京东物流在社交电商场景的服务边界拓展。

总的来说,京东物流和微博电商展开深度合作,是出于各自的战略需要,同时也是一次互利共赢的选择。

它标志着京东物流在社交电商领域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拓展,同时也为微博电商生态的物流体验注入了新的动力。

2025年,社交电商何去何从

相比于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耳熟能详的电商平台,微博电商的名头似乎有些过于低调。

事实上,微博第一次接触电商的时间绝对称不上晚,早在2011年,微博就已经有所动作。

不过当时的微博电商,更像是小打小闹。直到2013年和阿里进行合作后,微博的电商业务才算是真正起步。

2013年,阿里巴巴以5.86亿美元购入微博18%的股份,微博和淘宝开启了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

在这次合作中,淘宝获得了更多的推广渠道,微博则是发挥导购功能,从中获取收益分成。

这次合作也为早期的微博电商定下了基调。即与电商平台合作,为电商平台导流。

除了淘宝,微博也和京东、天猫、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形成过合作关系,在之后几年里大力发展导流生意。

不过,微博显然还有更大的战略雄心。

2015年,微博推出微博橱窗,2018年,推出微博内容导购平台,2020年,又推出微博小店,支持发布包括淘宝、京东在内的第三方平台商品。

2021年,微博还推出了电商号扶持政策,宣布将在未来一年内重点扶持千万电商号,并投入百亿流量扶持和一亿现金激励。

2022年10月,微博一改往日为其他电商平台引流的做法,取消原三方分佣机制,显示出想要做好闭环电商的决心。

图源:微博

如今,依托近6亿的月活用户与丰富的内容生态,微博电商扬长避短,另辟蹊径,以社交电商的形式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不过显然,相比那些成熟的电商平台,在供应链打造和用户心智培养上,微博还需继续努力。

说到社交电商,也是近几年非常热门的风口之一。

去年11月,Statista发布数据显示,全球社交商务市场预计在2024年达到6880亿美元,同比增长20%。预计到2028年,这一数字将再增长57%,成为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产业。

中国也依旧是全球最大的社交电商市场,到2028年收入将达8240亿美元。

社交电商市场持续增长 图源:Stocklytics

而社交电商这条路上的佼佼者,也在不断涌现。

如采用拼团模式的拼多多,只用了三年就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如今已从电商新秀成长为行业巨头。

作为社交电商平台的TikTok Shop增势同样迅猛,在全球多个市场一路狂飙。

今年微信小店升级后,其与社群场景结合的社交电商形态,也为这一模式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总的来说,社交电商的本质是将社交流量、社交信任转化为电商交易的增量。从更广的角度来说,电商平台们从来都没有放弃社交元素。

例如直播带货,就拥有抹不去的社交底色。之前淘宝、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纷纷卷起了“送礼”功能,也是对社交电商的一种诠释。

或者说,从行业趋势来看,社交、社区、电商、内容这四个领域正在不断融合。而这不仅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丰富的购物体验和社交体验,也为平台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增长空间。

来源:电商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