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现金并购”是指并购方以现金为唯一支付工具,向目标公司股东支付对价以取得其全部或部分控制权的交易方式;其核心特征是交易过程中不涉及股权或资产置换,目标公司股东在收到现金后即失去对原公司的任何权益。
一、全现金并购定义及优势
1、“全现金并购”定义
“全现金并购”是指并购方以现金为唯一支付工具,向目标公司股东支付对价以取得其全部或部分控制权的交易方式;其核心特征是交易过程中不涉及股权或资产置换,目标公司股东在收到现金后即失去对原公司的任何权益。
2、“全现金并购”优势
(1)快速达成交易,抢占市场先机
现金交易无需处理复杂的股权估值、交割或后续整合问题,在执行流程上可节余大量时间及决策成本。一方面,现金支付的确定性对卖方具有显著吸引力,有助于减少交易纠纷。另一方面,现金并购也能避免因买方发行股份导致的决策延迟,在竞争性并购中可以迅速锁定目标公司,防止竞购方介入或目标公司管理层采取反收购措施;在卖方急于变现或市场低迷时期,买方也可通过“全现金+限时交割”条款压低交易价格并促进交易完成。
(2)避免股权稀释,保持控制权稳定
常规股票支付方案本质上是以股东权益换取资产,以往已有多起股票并购导致买方每股收益(EPS)摊薄,甚至引发股价下跌的案例。相较之下,现金支付则不会稀释并购方原股东的股权,可确保管理层或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不受影响;这一点在股权分散的企业或创始人主导的公司中尤为重要。
(3)交易双方均可获得税务优化机遇
现金并购模式对于买卖双方均具有降低税负优势:对于买方而言,根据美国税法第338条,现金并购可触发资产重估,允许并购方按重置成本计提折旧,显著降低未来税负(如伯克希尔收购精密铸件公司后年折旧抵税增加2亿美元)。对于卖方而言,现金交易结构下标的公司股东需立即缴纳资本利得税,但若标的资产存在未折旧部分,则可通过交易结构设计(如分阶段支付)优化税负。
二、案例简述
2025年3月20日上午,日本科技巨头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 东证代码:9984,简称Softbank)宣布将通过旗下子公司Silver Bands 6(US)Corp.(简称“SB6”)以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9.97亿元)的全现金交易方式收购美国CPU芯片设计企业Ampere Computing(简称“Ampere”,中文名为安培计算公司)。收购完成后,Ampere将作为软银集团间接全资子公司保留原有品牌、总部及研发人员体系。通过本次交易,软银将进一步深化集团在半导体领域的闭环布局。
此前Ampere股权结构中,凯雷科技持股59.65%,甲骨文持股32.27%,Arm持股8.08%,软银因身为Arm大股东而间接持有8.08%股权。此次交易中,凯雷集团和甲骨文将出售其持有的Ampere股份。本次收购已获得软银公司董事会批准,但还需经过以下审批:获得美国反垄断法批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批准以及其他监管机构的常规批准;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交易。
三、交易双方情况
1、软银集团
软银集团全称软件银行集团(SoftBank),1981年9月3日由孙正义在日本东京都港区海岸1-7-1创立,是一家综合性的风险投资公司。软银集团致力于IT产业的投资,包括网络和电信行业。作为全球科技投资标杆,近年来集团战略重心逐渐从多元化投资转向聚焦AI基础设施。旗下现拥有Arm(移动芯片设计龙头)、Graphcore(AI加速器芯片)等核心资产,并深度参与OpenAI主导的“星际之门”5000亿美元AI基建计划。2024年财报显示,软银营收467.48亿美元,净利润亏损24.56亿美元,但现金流仍保持稳健(29.05亿美元),为其激进投资提供了资金保障。
2、Ampere
Ampere成立于2017年,为一家美国非上市初创企业。创始人Renée James曾在英特尔任职30年并出任过英特尔总裁,后瞄准云服务器芯片市场创立Ampere公司,旨在推动公司在云计算、人工智能推理和边缘应用的可持续计算方面取得领先地位。Ampere现阶段约有1000名半导体工程师,业务聚焦基于ARM架构的AI芯片设计,产品线包括:Ampere Altra系列、AmpereOne系列,主要客户包括甲骨文、谷歌、微软等云计算巨头。目前Ampere最大股东为凯雷集团(占59.65%)和甲骨文(32.27%),软银旗下全资公司ARM的关联公司Arm Technology Investment Limited 持有 Ampere 8.08%的股权。
Ampere曾被视为x86生态的颠覆者,其产品以高核数(最高256核)和能效比(每瓦性能比AMD高50%)著称,但近年因市场竞争加剧陷入困境。2022-2024年,其营收从1.52亿美元暴跌至0.16亿美元,累计亏损近20亿美元,最终放弃IPO计划。
四、交易结构安排
1、分阶段收购与反向三角合并
根据软银及Ampere此前公开资讯,本案例交易执行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软银通过其子公司Silver Bands 6 (US) Corp收购凯雷集团(持股Ampere 59.65%)和甲骨文(持股Ampere 32.27%)所持有的Ampere股权实体;
第二阶段:SB6的全资子公司Summit Bright LLC与Ampere进行“反向三角合并”,使Ampere成为软银间接全资子公司。
以上交易方案既规避了直接持股的监管风险,又保留了Ampere原有运营架构。
2、全现金支付与资金来源
本次交易对价合计65亿美元,拟全部通过软银向瑞穗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完成,未涉及股权置换或债务重组。早于2021年,软银计划以少数股权投资Ampere(此时估值超80亿美元);随着英伟达、英特尔等巨头及初创企业争相布局数据中心芯片市场,行业竞争加剧,Ampere放弃独立上市,其估值也回落至当前65亿美元。软银强调,虽然该估值较2021年80亿美元提案折价19.5%,但考虑到Ampere的技术积累与市场潜力,本次收购仍具性价比。
3、监管审批与风险对冲
本次交易已获得软银公司董事会批准,后续仍需通过美国反垄断审查(FTC、DOJ)及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批准。软银已聘请Morrison & Foerster律所主导合规流程,并承诺保留Ampere总部及研发团队,以缓解政策阻力。
五、本次交易意义
1、本次交易可完善软银AI全链条整合布局
软银近年来加速构建“芯片设计-算力基建-算法应用”的全产业链闭环:2024年收购英国AI芯片公司Graphcore强化AI加速布局,2025年斥资400亿美元注资OpenAI并主导5000亿美元“星际之门”基建计划,如今将Ampere纳入囊中,正是意图打造“Arm架构授权(底层)-Ampere CPU(服务器端)-Graphcore加速器(AI优化)-OpenAI算法(应用层)”的垂直生态。此次收购尤其凸显对算力核心的卡位——Ampere的高能效服务器芯片(如AmpereOne 256核处理器)可填补Arm架构在数据中心市场的空白,与Graphcore的AI加速器形成互补,支撑软银向微软Azure、谷歌云等超大规模云服务商输出“端云一体”解决方案。正如软银董事长孙正义所言:“AI基础设施需要突破性计算能力,Ampere的技术正是这一愿景的基石。”
2、本次交易是软银打破股权壁垒的深度整合
通过子公司全资间接控股Ampere,软银得以绕过复杂股权结构直接调配资源:一方面可以整合Ampere超1000人研发团队与Graphcore的工程师力量,推动Arm架构与AI加速器的软硬件协同(如优化Neoverse平台适配AI训练负载);另一方面可通过“技术换市场”策略,将Ampere芯片嵌入其与甲骨文合资的北美数据中心(“星际之门”计划核心节点),为云计算客户定制CPU/GPU组合方案。此举不仅加速技术落地,还强化了对供应链的控制——例如利用Ampere现有客户资源(谷歌、微软等)推广Arm架构服务器,逐步替代英特尔x86芯片。值得注意的是,软银选择全现金收购(65亿美元贷款融资)规避了股权稀释风险,但需承担Ampere的巨额亏损的财务压力,能否将AI需求爆发后的长期增长红利转换为稳定盈利,仍有待市场考量。
3、本次交易是日本半导体产业基于地缘博弈的突围之举
本次收购Ampere是软银在地缘政治夹缝中的战略选择:通过投资美国芯片设计公司,软银既规避了对华技术限制的冲击,又借甲骨文等盟友渠道渗透北美市场。除前述考量外,软银更深层意图在于重塑全球半导体格局——Ampere的Arm架构芯片若成功量产,将加速日本从“芯片制造弱国”向“架构授权强国”转型。例如,软银计划将Ampere技术导入“星际之门”数据中心,为日本企业争取算力标准制定权。与此同时,该交易也为高通、亚马逊等Arm生态竞争者敲响警钟:软银正以资本力量补足技术短板,挑战英特尔主导的x86霸权。正如行业观察所言:“软银的收购不仅是商业行为,更是日本半导体产业借力AI浪潮实现‘弯道超车’的突围信号。”
六、本次交易中全现金支付的优势
本次软银收购Ampere采用全现金支付的优势主要体现如下:
对于买方软银集团而言,通过全现金支付方式,软银可有效规避因发行股份而导致的决策延迟(如股权估值、交割或后续整合等),集团可加快整合技术窗口,在2025年内抢占AI算力需求爆发期。
对于上市失败公司估值缩水后的Ampere股东而言,软银采用全现金支付方案,无疑是为股东退出提供了确定性收益;同时,全现金支付也可帮助公司脱离因市场竞对冲击而带来的财务泥潭(2024年净亏损约5.8亿美元);后续软银注资也可缓解Ampere研发投入压力,并借助软银的资本网络拓展客户。
来源:尚普华泰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