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又买了8个「办公室好物」,让日常工作也能更加舒适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7 16:35 2

摘要:上个月,我们给大家介绍了少数派新办公室的布局以及一些新设施,从升降桌到智能家居系统,它们构建了一个办公环境高效运作的基础。不过,一个真正激发创造力与协作精神的环境,还需要在细节处下功夫,关注成员的日常体验与互动需求。随着团队成员深入使用这个新空间,我们也的确逐

上个月,我们给大家 介绍 了少数派新办公室的布局以及一些新设施,从升降桌到智能家居系统,它们构建了一个办公环境高效运作的基础。不过,一个真正激发创造力与协作精神的环境,还需要在细节处下功夫,关注成员的日常体验与互动需求。随着团队成员深入使用这个新空间,我们也的确逐渐发现并添置了更多提升工作体验和氛围感的装备。因此,本期,我们就继续请少数派成员们聊聊这些「新玩意」。

▍ 装饰植物

@老麦:不知道是因为上了年纪,还是因为新空间在物理上的「大」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我最近开始沉迷选购绿色植物。

最需要植物的莫过于一进门的空间:我原本想选购屏风,但完全遮挡总给人一种拒之门外的感觉。最后还是觉得植物更合适,不仅让入门的感觉更愉悦,而且叶子的缝隙既不显得隔阂,也保持了合适的隐私。

买的时候才注意到,线下的植物店已经不多了,我去的附近花卉市场仅剩一家店,我便从里面里选了两棵能诠释我们长期理念的植物。一棵叫鸭脚木,是现代版的「发财树」,代表八方来财;为了造型需要,它的枝干被缠绕束缚起来,这很像少数派 Slogan 的前半句「高效工作」——要想高效率、出成果,就必然要高度自律,不断改变和提升自己。另一棵是幸福树,寓意生活幸福,呼应了后半句「品质生活」。

大门边的两个窗户各放了一盆采购自宜家商场的白掌。它真的很好养,已经开花了,寓意着「一帆风顺」。今年的大环境变化太快,但在做坏的打算的同时,我们也总要心怀希望。也希望大家都能顺顺利利。

除了门口,我们还在侧门、会议室的几个角落摆上了绿萝、琴叶榕,希望能在转角处看到绿色。

▍ 保友人体工学椅

@thusplay: 在少数派,无论是编辑码字、设计师修图,还是运营处理各类事务,长时间伏案工作是常态。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办公椅的「可靠」——舒适且具备良好支撑,其重要性不亚于电脑的「可靠」。我们的上一批办公椅追随我们搬了两次工位,已经各自呈现出一些老态。因此,经过一些考察,我们为团队成员选择了来自保友(Ergonor)的两把新款椅子:金豪 B 雄鹰和 Pofit 2。

这次升级中,金豪 B 雄鹰成了多数同事的选择,大家都是被宣传的「动态护腰」能力所吸引。吸引大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在后仰体验上的不同。最直观的感受是,当你向后靠时,能明显感觉到坐垫会跟着身体同步向后、向下稍微移动,这样一来,臀部和腰部基本上能保持在原来的支撑点上。这和我们以前坐过的一些椅子感觉很不一样,那些椅子后仰时,身体容易向下滑,腰部也容易出现空隙,有腰肌劳损的风险。

这种底盘联动设计带来了两个很实际的好处。一是持续的腰部支撑:后仰时,腰枕能持续贴合腰部曲线,避免了腰部悬空带来的不适感。二是减少腿部压迫:因为坐垫前端不会明显上翘顶住大腿,即使长时间后仰放松或阅读,腿部也不容易由于血液循环不畅感到发麻。

我们还留意到,这把椅子对不同体型的同事都挺友好。体重较轻的同事能比较轻松地启动后仰,而块头大一些的同事起身时,椅子的回弹支撑也感觉足够。根据产品说明,这得益于它采用了新的「漂移后仰卸力底盘」,结合了八轴联动机构和玻纤科技弹片,取代了传统的重力感应设计。

还有一个我们觉得挺有意思的功能:座背联动前倾。通过左手下方的拨片开启后,坐垫会微微前倾一点点,背垫也会随之调整角度提供支撑。实际体验下来,腹部和大腿上部的压力确实有所减轻,同时背部也能感觉到一个轻微的引导支撑,有助于提醒自己不要无意识地弯腰驼背。有同事反馈,在长时间需要高度专注工作时,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肩颈和腰部的疲劳感。

这把椅子可以说是一个「变形金刚」,几乎处处可调,刚到货那几天,办公室里不少人饶有兴致地到处摸索尝试,确实有点像个大玩具。除了基本的升降旋转,大家普遍比较喜欢的是 138° 的大角度后仰,如果再配上选装的「躺舒宝」腿托,确实能快速切换到一个相当舒适的午休或者放松状态。

此外,头枕、腰枕和扶手也各有一些好的细节,并且提供了充足很多调节空间:头枕足够宽大,可以调高度、角度和前后位置,支撑力度温和,既能托住颈部又不会过分前推。腰枕提供了几档弹力和高度调节,可以根据是需要强力支撑(如专注工作场景)还是柔和承托(如放松后仰场景)自行切换。扶手的表面材质触感很特别,调节维度也很多,前端还可以单独向上翘起,打字或者看手机时承托小臂感觉更稳定。

除了金豪 B 雄鹰,办公室里还有一部分同事选择了 Pofit 2。这个选择部分是出于外观考虑:Pofit 2 的外观设计更加硬朗,线条感和科技感更强,符合不同的审美偏好。

另一个更核心的区别在于 Pofit 2 的背部支撑感。它的背部设计由一系列附着软硅胶的弹性支撑片构成,从骶骨一直延伸到胸椎附近(称为「仿生脊椎」系统)。坐上去的第一感觉是,支撑感非常明确和直接,能清晰地感受到支撑片紧贴着脊柱两侧,并动态适应身体的微小动作。几位最终选择了 Pofit 2 的同事表示,相比金豪 B 雄鹰,Pofit 2 的腰背支撑感更「硬核」、直接,适合那些本身就偏好或需要更显著背部支撑感的人。

在选择过程中,我们也考虑过金豪 B 雄鹰的真皮版本,质感确实非常出色。不过考虑到办公室的整体风格和日常使用的透气性,我们最终还是为大部分工位选择了颜色更素雅的网布版。当然,如果你的使用环境更为正式,或者就是偏爱皮革的质感,真皮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我们就在会议室留了一把。

▍ 极米投影仪

@thusplay: 随着搬到新办公室获得了更大的活动场地,我们的共创活动也正式筹备起来:每隔一段时间,我们会抽出一个工作日的下午,邀请创作者来少数派办公室正门入口处的分享区交流。这自然涉及到播放幻灯片和其他演示材料的需求。另外,随着成员变多,一台电视已经无法满足大家午休时多样的娱乐需求。

为了满足这些新场景,我们又添置了一台极米 RS 10 Plus 投影仪。说服我们的首先是一些画质硬参数。RS 10 Plus 标称采用三色激光技术,提供 2700 流明亮度和 1600:1 的原生对比度,意味着即便在白天拉上窗帘的分享区(非全暗环境)投射一百多英寸的画面,来访的派友也能清晰看到幻灯片或投屏上的图文细节,同时色彩表现足够鲜活准确(官方标称 ΔE

易用性是另一大考量。办公室用来投射的墙面情况各有差异,需要投影仪的适应力和效率都足够高,才不会耽误时间。这方面,RS 10 Plus 的光学计算能力系统确实省心,开机后自动对焦、梯形校正、幕布对齐、智能避障一气呵成,几乎不需要手动调整。配备的云台支持左右 360°、上下 135° 旋转,也大受欢迎,无论是谁临时需要分享屏幕,都能快速调整好投射角度,无线投屏也很方便。

午休时,RS 10 Plus 搬到哪,哪里就变成了大家的娱乐角。如果想看电影,可以开启「巨幕模式」,以 21:9 宽屏画幅播放,确实比标准画幅更有沉浸感。不过,目前最受欢迎的用法还是唱 K:RS 10 Plus 内置的两个 12W 扬声器,响度和质量都非常到位,以至于有人试唱几天后已经一咬牙开了 K 歌会员。

RS 10 Plus 还有一些「躺平」友好功能——是说真的躺平。这是通过内置的「任意门」功能实现的,能够根据墙面上的装饰物轮廓特征,将 AI 内容与墙面融合,可以投放青空天窗、动态水族馆等内容。办公室比较受青睐的是类似青空灯的天窗,投在天花板上颇有氛围感。

最后提一句设计,米白色的机身搭配针织蒙布,质感不错,放在办公室里也比较百搭,不像传统投影仪那样突兀。电动滑盖既能防尘,也增加了些许仪式感。

总的来说,极米 RS 10 Plus 在我们办公室的这段时间,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访客接待体验,也丰富了大家的「工余」生活,成功胜任了多面手的角色。

▍ 米家冰箱制冰版

@老麦:去年办公室采购了两个独立制冰机,但其噪音实在太大,而且经常忘记关机,清理也麻烦。鉴于此,这次为开放区添置冰箱时,我们决定一步到位,选择带有制冰功能的产品。

不得不佩服小米的定价策略:米家这款冰箱售价 2699 元,享受国家补贴后仅 1999 元,还能通过米家 App 控制;相比之下,功能相近的松下产品则要三千多元,确实很有竞争力。

制冰水箱位于冷藏区,制好的冰块储存在冷冻区,可以长期保存,避免了独立制冰机那样反复融化、冷冻而浪费电能的问题。

▍ 洞洞板

@鲸鱼: 看过上一期的朋友应该记得,我司换了更大更好的乐歌人体工学升降桌。我的桌面当时成了展示案例,虽然物品密集堪比仓库,但也恰好体现了新桌子的宽敞面积和出色承重。

东西一多,桌面收纳就成了无法回避的课题。正好我的新工位右侧是办公室的承重柱,在桌面侧边加装一块洞洞板既方便自己收纳,又不影响他人,于是我立刻下单购买。

俗话说:桌面越大,东西越多;东西越多,桌面越小。所以:桌面越大,桌面越小。

洞洞板的常见板材有金属、木质和塑料。我首选金属材质,因为磁吸配件布局更灵活,不像其他材质的配件只能固定在孔洞上。颜色方面,由于办公室整体为浅色调,承重柱也是白色,因此洞洞板也优先选择白色等浅色系。测量好桌面宽度后,就可以根据这些需求在网购平台筛选,选购一款物美价廉的洞洞板。

不过,当时我只注意到了「价廉」,没留意到购买的夹式洞洞板并不包含配件,只好再根据洞洞板的孔径和孔距选购配件。好在洞洞板配件种类丰富:透明磁吸夹可夹住明信片、照片、票据等,适合放在边缘,不占空间;长条托盘适合放眼镜盒;分格收纳盒方便分类收纳笔、尺子等文具;普通收纳盒可放键盘刷等杂物;圆形托盘可放小盆栽或摆件;挂钩则适合悬挂剪刀、钥匙链等带孔的物件。此外,市面上还有纸巾盒、吹风机架、折叠托板等适合家用的配件可供选择。

开箱刀可以直接磁吸在板上,徽章可以直接别在孔里,数据线加上磁吸固线器也能吸附到金属支柱上。

希望这块洞洞板能让我的桌面告别「仓库风」!

▍ 各种 3D 打印

@西哥:我的新东西确实不少,不过都不是买的,是 3D 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所以这里就介绍几个近期打印的小玩意吧。

乐高时钟:有次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后抬头,突然觉得旁边的柱子有些空,便找出之前收藏的项目和购买的配件,打印了这个时钟。它的底盘兼容乐高颗粒,公司以前正好拼过许多乐高,数量足够标记 12 个小时刻度。但我只标了两个刻度,毕竟对打工人来说,简单点就好,知道三点该补水还不够吗?做好后无需特意壁挂,把它放在绿米的屏幕开关上正好,侧过脸就能看见时间。

监工老麦:这是用 Tripo AI 从照片生成模型打印的。摆放的位置就在老麦工位的屏幕后面,成功修复了「老板隔着屏幕就看不见员工摸鱼」这个 bug。

前面有同事介绍了洞洞板,但在我看来,3D 打印才是高性价比的选择。我打印了两种:一种是立在桌边的洞洞板。我的办公电脑是裸露的主机,虽然底座很稳,但办公室的猫日渐肥硕,有时在工位间穿行,我总担心它碰倒电脑。正好将这块洞洞板立在桌边,一来可以起到保护围挡的作用,二来也方便日后将多余的电源线、数据线整理并固定在洞洞板上,一举两得。

第二种洞洞板作用不大,平时主要用来挂耳机,所以小小一块就够了。虽然随便打印个挂钩也能用,但考虑到办公室还有很多宜家的洞洞板挂钩,打印这个板也能让它们派上用场。

手形底座:之前配置全屋绿米智能设备时,为了同步到 HomeKit,需要一个 HomePod 作为中枢。HomePod mini 配置好后,觉得直接摆在桌上有些平凡,于是就找了个手形模型打印出来,用作 HomePod mini 的底座。旁边正好是展厅的铁制洞洞板,我想到或许可以加上磁铁,让底座吸附在洞洞板上。因此,打印时在 Bambu Studio 里为模型预留了三个放置磁铁的孔位,并设置了打印暂停以便嵌入磁铁。但实际使用时发现,由于手的模型比 HomePod 轻很多,加上磁铁较小、吸力不足,难以稳定吸附,最终只好放弃了这个方案。

对了,经常玩 3D 打印的朋友可能知道,FDM 打印件的表面通常比较粗糙发涩。这个手形底座打印出来后,我用 3D 打印抛光液处理了一下,晾干后表面变得光滑,手感好了很多。至于它的用途嘛,上班间歇拿来「十指相扣」或者「贴个脸」,偶尔还能用来「撸猫」,目前还没挖掘出更佳用法。

▍ 迪卡侬乒乓球快开网架

@问路:我们的新会议室,四面透光宽敞明亮,加厚玻璃安静隔音,独立空调清凉舒爽,自制海洋板长桌简约大方——非常适合用来……打乒乓球。

乒乓球网架两端是夹子的设计,6cm 厚度以内的桌子都可以夹住。网的部分自动卷在夹子内部,一拉一夹即可固定,会议室摇身一变就成了乒乓球室。听说大老板都喜欢在高尔夫球场谈生意,我们朴素一点,有客户过来就邀请进会议室打乒乓球,轻松愉快地就把合作谈成了。

▍ Bitmo 展示架

@David:搬进新办公室后,少数派的创意硬件子品牌 Bitmo Lab 也拥有了一处独立空间 (虽然是因为有同事猫毛过敏) 。

由于 Bitmo Lab 目前专注于硬件共创业务,我们存放了大量的产品和样品。为此,我们添置了几组兼具收纳与展示功能的木质置物架,将部分样品和产品陈列出来,方便来访的客户与用户直观了解我们的成果。

置物架上层主要摆放一些合作品牌的键盘及其他大件物品。中层则陈列着大量手机壳,包括我们多个迭代版本的 BANG!CASE、GAMEBABY 以及为一加手机设计的款式。在研发这些产品的过程中,我们也搜集参考了市面上各种材质、功能的手机壳,其中一部分样品至今仍有保留。

置物架的其余空间展示了我们以往推出的部分周边产品,以及一些未来可能投入研发的新品概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看看,或许能从中发现尚未正式发布的设计,抢先一睹「超前预告」。

来源:时空探险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