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岭脚镇多部门三小时化解农民工欠薪纠纷,筑牢权益“防护墙”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7 15:44 2

摘要:农民工工资问题事关民生福祉,是社会关注的热点。4月11日,苍梧县司法局岭脚司法所联合镇平安法治办、便民中心、农服中心等部门,成功调解一起因口头协议引发的群体性劳资纠纷,为10余名农民工追回欠薪共计4830元,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农民工工资问题事关民生福祉,是社会关注的热点。4月11日,苍梧县司法局岭脚司法所联合镇平安法治办、便民中心、农服中心等部门,成功调解一起因口头协议引发的群体性劳资纠纷,为10余名农民工追回欠薪共计4830元,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月10日,农民工李某等人来到岭脚司法所求助,反映其在参与表水村灌溉水渠修建工程时,因与承包方易某仅达成口头协议,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导致双方对工价标准产生分歧:农民工主张每米56元,承包方坚持50元并拒付剩余款项。

接到求助后,岭脚司法所迅速启动“人民调解+”联动机制,联合多部门成立调解工作组。调解人员采取“背靠背”方式,一方面耐心疏导农民工情绪,引导其依法理性维权,并提供法律咨询,明确维权途径;另一方面向承包方易某详细解读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经过3小时耐心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承包方易某同意按56元/米标准结算工资,并当场支付全部欠薪。在调解工作组的见证下,双方签订了书面调解协议书,纠纷得以圆满解决。拿到欠薪的李某激动地说:“多亏了政府部门的帮助,我们才能这么快拿回血汗钱!这次教训让我们明白,签订书面合同才是保护自己的‘护身符’。”

此次纠纷的成功化解,既体现了基层调解的高效与温情,也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敲响了警钟——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保障双方权益的关键。岭脚司法所负责人强调:“口头协议因证据缺失极易引发争议,农民工在务工时应主动要求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工作内容、工资标准和支付方式等条款,从源头保障自身权益。”

下一步,岭脚司法所持续深化“人民调解+”机制,联合多部门开展“送法进工地”活动,增强农民工的法律意识,从源头预防欠薪问题,为农民工权益保驾护航。

来源:y y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