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边、辱女、狂赚30亿,又一千万网红栽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7 17:19 2

摘要:这种以伤害身体为代价的“表演”,早在2024年上半年就被平台警告7次,但他依然我行我素毫不收敛。

网红的直播间里,究竟藏着多少恶?

美女性暗示擦边引流、公然羞辱肥胖妇女、卖减肥药割韭菜…

这些触目惊心的关键词,全都指向同一个名字——

X手主播“阿浩不忘初心”。

4月7日,这个坐拥近2000万粉丝的“顶流网红”,因直播间存在违规行为被短暂封禁。

消息一出,网友直呼“大快人心”。

但讽刺的是,仅一天后直播便恢复正常。目前账号依然正常活跃。

从低俗博眼球到践踏公序良俗,从虚假宣传到危害健康,这类“毒网红”为何难以禁绝?

“大胃王”变“药贩子”

1700万网红疯狂收割畸形流量

阿浩靠极端吃播的模式起号,在短视频平台有着“大胃王”的称号。

顶着“大胃王”的名号,阿浩的直播间充斥着极端暴食画面:

20分钟吞下30个毛鸡蛋、一口塞进6个饺子、一分钟吞咽50个饺子…

这种以伤害身体为代价的“表演”,早在2024年上半年就被平台警告7次,但他依然我行我素毫不收敛。

为博眼球,阿浩团队屡踩红线。有网友透露,其直播间女主播吃三文鱼时曾刻意做出挑逗动作,食用驴鞭时配上暧昧表情,充斥着性暗示。

这种“擦边营销”虽未直接涉黄,却以软色情诱导用户停留,成“流量收割机”,传递着“为红不要命”的扭曲价值观。

更讽刺的是,这类内容竟吸引了大批猎奇观众,在X手狂揽1745万粉丝。

如果说暴食只是“擦边”,那么阿浩推销的“仁和左旋肉碱”减肥药,则是赤裸裸的割韭菜。

阿浩团队深谙“焦虑营销”之道,为了将减肥药推销出去,让骨瘦如柴的女主播现身说法,自己则在镜头前暴饮暴食。

因此,刷到阿浩直播间,一般会看到这样的奇观:阿浩或者助播在镜头前狼吞哭咽,身后几位瘦骨嶙峋的美女为了展示纤细的身材,将衣服撩起来,露出干瘪的腹部、肋骨,甚至让女主播当场吞下4粒药丸,视觉冲击力非常强烈。

除此以外,阿浩的直播间还充斥着语言暴力。

为了贩卖身材焦虑,他时常羞辱肥胖群体和女性,说出类似“240斤的大老娘们儿浑身羊骚味”“胖得像猪一样”一样恶俗的话,将人身攻击当节目效果

不仅伤害特定群体,更助长了网络戾气。

不过,这样诡异的带货方式反而收到奇效:数据显示“阿浩不忘初心”直播间最近30天直播带货仁和左旋肉碱64场次,销量3.84万单,销售额575.07万元。

在直播间,阿浩多次自爆,“卖了2185万单,带1200万用户去减肥”。如果按客单价149元计算,2185万单意味着其销售额高达30多亿元。

有观众对药物安全性表示质疑,阿浩则宣称服用“仁和左旋肉碱”后不头晕、不恶心、不心慌、不气短、不拉肚子、不腹泻。只要你年满14周岁,不是孕妇哺乳期都可以吃。

从 2022 年起,便陆续有众多消费者反馈,在阿浩直播间购买了左旋肉碱,严格按照要求服用一个疗程后,体重却丝毫未减,根本没有达到阿浩团队所宣称的瘦身效果。

当他们试图与商家沟通退款事宜时,不仅退款之路艰难,还遭遇了强迫接受其他产品的不合理情况 。

2024年开始,消费者对阿浩直播间所售减肥产品的投诉愈发激烈。不少消费者发现“仁和左旋肉碱” 不仅未能帮助自己减肥,反而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了诸多不适,腹泻成为常见的副作用。

然而,当消费者联系客服要求退款时,客服却态度强硬地拒绝了他们的合理诉求 。

据悉,这款佐宁牌左旋肉碱荷叶茯苓胶囊,同款产品的出厂价格约为 7 元一盒,算上贴牌和包装费用,三盒产品成本仅 21 元 ,但在阿浩的直播间里,经过几次所谓的打折优惠后,这三盒产品的售价却高达 149 元。

业内人士透露阿浩直播间热销的减肥产品,实际成分为泻药与淀粉的混合物 ,并且多款产品连生产许可证都没有。

假药横行的直播间

谁在被网红收割智商税?

阿浩的崩塌并非孤例。

事实上,近年来网红带货乱象频发,从减肥药到“保健品”,从“神药”到“偏方”,假货与虚假宣传已经形成了一条巨大又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2024 年 11 月,小X书平台上的一位千万级买手主播麦琪啦,因售卖所谓 “神药”引发广泛关注。

麦琪啦在直播带货药品时,采用极为隐晦且狡猾的话术来诱导消费者:宣称所售产品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同时不断暗示这些产品能够治疗包括肿瘤在内的各类疾病 。

比如,她将 “尿毒症” 表述成 “尿某毒,某症”,用 “CA” 来指代 “恶性肿瘤、癌症” ;

在描述产品成效时,则使用 “相当哇塞”、“立竿见某影” 这类模糊却又极具诱导性的词汇 。

这种模棱两可的表述,让消费者不由自主地产生联想,进而勾起他们强烈的下单欲望 。

麦琪啦曾透露其双11的销售战绩,一天销售额可达 2 千多万,一周更是高达 2.6 个亿,带货能力相当惊人。

在众多网友的质疑与举报下,麦琪啦迅速将其小红书账号内容全部清空。随后,平台对该账号采取了停播和账号贴条处罚措施。

2024年8月,网红“徐州平姐”在直播间售卖“一粒瘦”小粉豆,宣称“无副作用、月瘦20斤”。消费者服用后出现呕吐、肠胃痉挛等症状。

经检测,该产品含处方药成分“苄氟噻嗪”,过量服用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

最终,徐某及其团伙因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刑事拘留。

随着这些假药团伙一次次曝光,不少网友发出了质疑:这么明显违法的虚假宣传套路,真的有人会买吗?

当今各大社交媒体的用户巨大,由于“信息茧房”的存在,部分消费者长期困于单一信息圈层,被主播精心设计的 “成功案例”“权威背书”“低价诱惑” 等话术反复洗脑,逐渐丧失对虚假宣传的辨别力。

以麦琪啦的受众为例,不乏长期受病痛折磨、渴望 “偏方救命” 的人群,当主播用暗语将普通食品与 “治肿瘤”“调尿毒症” 等功效挂钩时,他们会误以为抓住了 “医学盲区” 的救命稻草,即便知道 “是药三分毒”,也愿意赌一把 “万一有效”。

这些主笔对人性弱点的进行精准拿捏,利用焦虑制造、身份认同、羊群效应,让看似荒谬的骗局在信息不对称的网络上不断复制。

“毒流量”仍在野蛮生长

假药和伪劣产品直接威胁消费者生命,更会加剧直播电商的信任危机。

尽管短视频曾平台多次开展“清朗行动”,封禁低俗账号(如2023年22个高粉账号被无限期封禁),但“阿浩不忘初心”多次警告却只是短暂被封,如今曾在蹦跶,处罚明显不力。

低俗擦边、虚假宣传、语言暴力…这些内容会潜移默化扭曲青少年价值观。

当审丑成为流量密码,当欺诈变成致富捷径,网络的道德底线将不断溃败。

若不对此进行更强力的监管,下一个“阿浩”只会更快诞生。

来源:破局者Break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