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觉山的良好生态环境,得益于资溪久久为功深耕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懈努力。资溪县早在2002年便提出“生态立县”战略,这个森林覆盖率达87.7%的山区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境内造纸、农药、化工等污染企业,关闭石材和小木竹加工企业150多家;2016年开展领导干部
近期
“大觉山悬崖动车”刷屏网络
评论区被“科技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我很想去,火车上山,漂流下山”
等留言刷屏
作为全国首家“5A级零碳景区”
资溪县大觉山景区
凭借“悬崖动车”这一创新项目
在网络平台掀起传播热潮
从“生态秘境”到“零碳标杆”到“泼天流量”
年轻的大觉山景区何以频频出圈?
大觉山的良好生态环境,得益于资溪久久为功深耕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懈努力。资溪县早在2002年便提出“生态立县”战略,这个森林覆盖率达87.7%的山区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境内造纸、农药、化工等污染企业,关闭石材和小木竹加工企业150多家;2016年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为传递好“生态接力棒”立下铁规矩。2021年,资溪县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资溪县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制定了《“两山”转化中心运行管理规范》《林权代偿收储担保管理办法(试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两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金实施方案》等相关生态文明建设文件,明晰了生态价值评估、资源收储、资产运营、金融服务和资产交易(四中心一平台)“存”“贷”闭环履职事项。
创新开发VEP+项目贷,对野狼谷景区进行VEP核算,为企业增加信用贷款500万元。率先开展县域碳盘查工作,获全国首个县域“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核查声明证书,资溪“整竹砧板”“大庄户外竹材”获得全国首次颁发的吸碳产品足迹证书,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围绕答好“林改四问”,开展集体林地延包试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颁发全国首本林业经营收益权证,推广生态信贷通、林业碳汇提升项目贷、储备林项目贷等14个林业信贷产品。2024年,全县林业贷款余额突破11亿元。
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最终落脚点在于惠及民生。在资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从“石材大王”到“资溪狼王”,野狼谷景区负责人丁永安的经历,生动诠释“矿老板”转念“生态经”的资溪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目前全县大力发展林笋、林药、林菌、林茶、林蜂、林菜等特色产业,带动全县45%以上农户,户均增收1万元,越来越多的百姓在家门口挣上了“绿色财”,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155元,同比增长6.9%。
通过“森林赎买+乡村旅游”模式,鹤城镇大觉山村将闲置农房改造为民宿,获评全国甲级民宿,带动当地村民150余人就业,为村民带来经济收益400多万元。风景如画的马头山镇山岭村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旺季时一房难求。资溪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年均3万个/立方厘米,最高达30万个,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依托这一优势,打造“九养资溪,中国睡都”品牌,推出热敏灸、温泉疗、药膳食等康养项目,2024年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
大觉山的“出圈”,本质上是生态美学的胜利。当“悬崖动车”在云端穿梭,当游客在负氧离子酒店安然入眠,当竹农在竹林间收获希望,从默默无闻的山区小县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等生”,资溪县用行动证明: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更是经济财富。大觉山的“出圈”,不仅是生态旅游的成功,更是一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启示——唯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方能绘就可持续发展的壮美画卷。
来源:大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