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刚刚经历强震的缅甸来说,眼下的当务之急不仅是安顿灾民,还有更棘手的事要解决——疫情防控、物资紧缺、重建难题……没有外援,真的扛不住。
地震虽然过去了,但灾难的影响远没有结束。
对于刚刚经历强震的缅甸来说,眼下的当务之急不仅是安顿灾民,还有更棘手的事要解决——疫情防控、物资紧缺、重建难题……没有外援,真的扛不住。
就在4月10日晚上,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署发言人正式宣布:应缅甸方面请求,我国决定再向缅甸追加10亿元人民币的人道主义援助。这,已经是第二次大手笔了。
这笔钱会怎么用?不是简单撒钱,而是实打实地解决燃眉之急:板房、燃油、药品、疫苗、手术室……该有的都有。而且中国还会派出专业医疗队,协助进行防疫消杀、医疗救治等后续工作。重建、减灾、文物修复、建筑加固也都会一并推进。
简单来说,这不仅是“送钱”,更是送“方法”、送“力量”。
联合国此前就发出预警:
缅甸灾区的供水系统受损严重,变成了疫情传播的“温床”;加上物资紧缺、物价飞涨,灾区老百姓的生活陷入困境。靠军政府自身的力量,根本忙不过来。
而这个时候,最先伸出援手、最持续出力的,正是我们中国。
时间倒回到3月28日,缅甸刚刚发生地震,中国第一时间宣布捐赠1亿元紧急援助。第二天,中国地震救援队就已经抵达灾区。随后十几天时间,中国的救援队夜以继日地展开搜救、协助安置,直到4月9日,任务告一段落后,才由运-20将他们平安接回国。
别忘了,就在救援队撤离的当天,第五批中国救援物资也抵达缅甸——91吨的生活必需品,像是帐篷、速食面等等,全都直奔灾区最需要的地方。
而如今,队伍刚撤回没两天,中国再次出手追加10亿援助,几乎是秒回缅方的求助。
这份效率,这份担当,既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魄力,也是真正践行“邻里有难、理应相助”的承诺。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们要帮缅甸这么多?
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亲诚惠邻”的外交理念。尤其是对邻国,面对天灾,我们从不袖手旁观。从最早的救援队到持续不断的物资支援,中国始终是站在缅甸身边的那一个。
而这一次又一次的出手相助,不光让缅甸百姓感受到温暖,也再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行动力和人道精神。反观某些“口头支援”的国家,不说也罢。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中国的善举,是救援,是承诺,更是情谊。
我们帮的,不只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正在苦难中挣扎的群体。
希望缅甸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生活,也希望这样的善意和友谊,能在人们心中留下长久的印记。
屏幕前的你,对于中国这波“硬核支援”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聊聊。
来源:沉着百灵鸟UnLL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