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见面是假,诈骗钱财是真!警惕网络交友类诈骗!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7 17:20 1

摘要:4月16日,桃江县浮邱山乡居民王先生前往当地派出所报案,称其在网上因“交友”遭受电信网络诈骗,损失累计达75000余元。

当下

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散播

“线下真人见面”等虚假信息

为诱导转账、赌博投资等非法行为引流

屡有受害者上当被骗

案件回顾

4月16日,桃江县浮邱山乡居民王先生前往当地派出所报案,称其在网上因“交友”遭受电信网络诈骗,损失累计达75000余元。

诈骗流程深度拆解

1. 引流阶段:诈骗团伙借助热门社交软件的广泛传播性,投放极具诱惑性的广告或信息,伪装成正常交友内容,吸引有相关需求的人群。

3. 大额诈骗阶段:在受害者完成小额支付后,诈骗分子会编造各种看似合理的紧急理由,如保密协议认证费、数据修复费等,要求受害者支付大额资金。此时,受害者往往因前期已投入一定成本,且抱着即将实现“交友”目的的心理,难以轻易放弃,从而一步步陷入诈骗分子的陷阱。王先生后续被索要的70000余元就属于这一阶段。

受害者心理因素分析

1. 猎奇与侥幸心理:部分受害者受猎奇心理驱使,渴望尝试新奇、刺激的交友方式,同时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能通过此类途径满足私欲且不会遭遇风险。这种心理让他们在面对诈骗诱惑时,难以理性判断,轻易相信诈骗分子的虚假承诺。

2. 认知偏差与自我合理化:受害者在支付小额费用后,即便内心可能产生过怀疑,但会不自觉地进行自我合理化,认为既然已经付出了一部分,再支付一些就能达成目的,而忽视了整个事件的不合理性。这种认知偏差导致他们在诈骗分子的诱导下越陷越深。

诈骗分子技术手段与特点

1. APP伪装与技术规避:诈骗APP通常会模仿正规交友软件的界面和功能,使其看起来具有一定可信度。同时,诈骗分子会采用技术手段频繁更换APP的服务器地址、域名等,躲避监管部门的监测和打击,增加警方追踪难度。

2. 话术模板与精准诈骗:诈骗分子有一套精心设计的话术模板,针对不同类型的受害者,运用不同的沟通策略和诈骗理由。他们通过与受害者的交流,快速掌握其心理弱点和需求,从而进行精准诈骗,提高诈骗成功率。

桃江县反诈中心提示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