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医药养生赛道,有个自带 “皇家 buff” 的选手正在低调破圈 —— 创立于 1405 年的鹤年堂。这个连故宫 80% 皇家养生史料都源自它的 “京城养生老字号第一家”,如今带着 610 年的非遗秘方和现代健康产业规划,成了创投圈眼中的 “养生界活化石”。

在中医药养生赛道,有个自带 “皇家 buff” 的选手正在低调破圈 —— 创立于 1405 年的鹤年堂。这个连故宫 80% 皇家养生史料都源自它的 “京城养生老字号第一家”,如今带着 610 年的非遗秘方和现代健康产业规划,成了创投圈眼中的 “养生界活化石”。2023 年其膏方系列年销破亿,霍英东集团 25 亿港币砸向其南沙中医城项目,古天乐、孟非等明星纷纷站台,这个老派中医堂正在用 “传统 + 科技 + 资本” 的组合拳,重新定义中医药养生的商业想象。六百年非遗傍身,中医药养生的 “活化石” 如何跑赢现代赛道?走进鹤年堂,你会发现它的 “豪华简历”:明清两朝皇室御用,国务院认证 “唯一同时拥有中医、中药、养生三项非遗资质” 的老字号,694 项皇家经方纳入非遗保护,连严嵩、戚继光都曾为其题匾站台。这些历史光环在现代商业中化作三大核心优势:1. 皇家秘方库成 “硬核资产”108 种药膳、138 种药粥、36 种药酒,光明清宫廷秘方就有 200+,乾隆年间的 “鹤年春酒”、慈禧同款滋补膏方如今变成标准化产品,古法熬制的 “滴水成珠” 工艺让膏方有效成分浓度比普通产品高 30%,2023 年推出的枸杞桑椹膏、雪梨膏等网红单品,在抖音、小红书掀起 “非遗养生” 热潮,复购率达 45%。现代科技赋能: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合作,将经络检测、AI 体质辨识融入传统问诊,开发 “智能养生管家” 小程序,2023 年用户量突破 50 万,问诊转化率提升 25%。2. 全产业链 “护城河” 深厚从道地药材种植(河南四怀药基地、安徽霍山石斛产业园)到古法炮制(全国仅 3 家的非遗膏方熬制车间),再到终端服务(北京西鹤年堂中医医院、霍英东南沙中医城),形成 “种植 - 生产 - 医疗 - 养生” 全闭环,药材自给率达 70%,成本比同行低 20%。产能布局吓人:山东威海康养基地、广州南沙 3000 亩中医城规划,预计 2025 年膏方年产能突破 1000 万瓶,药膳食品生产线达 20 条,妥妥的中医药养生 “超级工厂”。3. 国家级背书的 “信任杠杆”作为 “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对接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参与制定多项养生行业标准,2023 年承接的 “中医药非遗传承工程” 获中央财政专项补贴,这种政策红利加持让其在合规性和资源获取上领先同行身位。
三大合作模式曝光,老字号的 “破圈” 方法论鹤年堂的野心不止于卖产品,而是要搭建中医药养生的 “生态帝国”,目前开放的三大合作模式,正在成为创投圈的新靶点:1. 产品合作:从 “宫廷秘方” 到 “网红爆品”独家定制:为王府井、沃尔玛等渠道定制联名款膏方,比如为屈臣氏开发的 “熬夜救星枸杞菊花膏”,2023 年单渠道月销 50 万瓶;技术输出:开放非遗熬制工艺授权,为仁和药业、华润三九等药企提供膏方代工,收取技术服务费 + 销售分成,2023 年该板块收入增长 80%;研发共创:与中科院基因研究中心合作开发 “药食同源” 功能性食品,首款针对 Z 世代的 “胶原蛋白玫瑰膏” 已进入临床测试,预计 2024 年上市。2. 场景落地:从 “医馆” 到 “康养生态圈”老字号养生馆(养元社):输出 “诊疗 + 调理 + 产品” 一体化模型,北京试点店单店月均流水 50 万元,加盟模式开放后,2023 年签约 100 家,目标 2025 年达 500 家,重点布局长三角、珠三角;文旅康养基地:与霍英东集团共建的南沙中医城,规划 25 亿港币打造 “医疗 + 旅游 + 教育” 综合体,含国惠医学研究院、国际护理学院等,2024 年首期开放康养度假区,预计年接待 10 万人次;社区健康驿站:与美团、京东健康合作,在北上广深社区落地 “鹤年堂健康小屋”,提供 AI 体质检测、非遗理疗服务,2023 年试点 50 家,复购率超 60%。3. 资本合作:从 “老字号” 到 “产业平台”品牌 IP 化:筹备拍摄《鹤年堂传奇》影视剧,开发 “丁鹤年养生盲盒”“宫廷秘方解谜游戏”,2023 年抖音话题 #非遗养生挑战赛 播放量破亿,带动周边产品销量增长 120%;资本杠杆:引入中国健康产业投资基金、首融控股等战略投资者,2023 年完成 2 亿元 A 轮融资,估值达 20 亿,计划 2025 年启动 IPO,瞄准 “中医药养生第一股”;跨境出海:借 RCEP 东风,在东南亚布局 30 家 “鹤年堂养生中心”,将阿胶膏、鹿血膏等产品打入华人市场,2023 年出口额增长 150%。
创投圈为何抢着押注?三个 “反周期” 价值点看懂逻辑1. 政策红利的 “确定性窗口”“健康中国 2030” 明确中医药养生产业规模 2030 年达 3 万亿,鹤年堂作为非遗龙头,优先承接国家级项目,2023 年获得的政府补贴占研发投入的 30%,这种 “政策 + 市场” 双驱动模式抗风险能力拉满。医保政策倾斜:部分药食同源产品纳入地方医保目录,2023 年医保报销类产品收入增长 40%,成为稳定现金流来源。2. 老龄化刚需的 “超级赛道”中国 60 岁以上人口 2.8 亿,慢性病管理、养生保健需求年增 25%,鹤年堂的经络调理、膏方滋补正好击中痛点,北京中医医院合作的 “老年病防治项目”,2023 年服务 10 万人次,客单价超 2000 元。年轻化破圈:针对 Z 世代推出 “熬夜养生包”“办公室护腰贴”,通过小红书 KOL 种草,25-35 岁用户占比提升至 40%,打破 “老字号只做中老年” 的刻板印象。3. 商业模式的 “稀缺性壁垒”对比同行,鹤年堂是唯一打通 “皇家非遗秘方 + 现代科技 + 全产业链” 的玩家,东阿阿胶、片仔癀等竞品聚焦单一产品,而它提供 “产品 + 服务 + 场景” 的解决方案,客均生命周期价值(LTV)达 5000 元,是普通药企的 3 倍。轻资产扩张潜力:加盟模式输出品牌和标准,直营 + 加盟双轮驱动,2023 年加盟业务毛利率达 65%,远超行业平均 40% 水平。
挑战与破局:当六百年老字号遇上市场化大考当然,摆在鹤年堂面前的挑战也不少:中医药标准化难度大、年轻消费者教育成本高、加盟管控风险等。但它的破局思路清晰:技术破局:投入 1.5 亿建设 AI 研发中心,将 600 年秘方转化为可量化的养生方案,比如 “体质 - 产品 - 服务” 智能匹配系统,预计 2024 年上线后客诉率降 30%;场景破局:绑定高端消费场景,与劳斯莱斯俱乐部、游艇会合作定制 “海上养生之旅”,客单价 10 万 +,2023 年已落地 5 场,转化率达 20%;合规破局:建立独立的非遗技艺传承委员会,确保加盟门店工艺标准化,2023 年推出 “区块链溯源系统”,每瓶膏方可查药材产地、熬制师傅,信任度提升 40%。
结语:当老字号变成 “养生生态体”,下一个千亿市场正在成型鹤年堂的故事,本质上是传统文化 IP 在现代商业中的 “价值重估”—— 它不是简单的中药品牌,而是中医药养生的 “超级接口”:向上承接政策红利和国家级资源,向下触达消费终端和全球市场,中间贯通产业链上下游。当同行还在拼产品功效时,它已在构建 “文化 + 科技 + 资本” 的生态闭环。对于创投圈而言,这里不仅是老字号焕新的案例,更是中医药养生赛道的 “价值锚点”。在国潮崛起、健康刚需爆发的当下,鹤年堂的每一步都在验证:当六百年非遗底蕴撞上现代商业逻辑,产生的不仅是产品溢价,更是一个千亿级市场的破局密码。或许,下一个诞生于传统行业的超级独角兽,就藏在这瓶传承了六个世纪的膏方里。
来源:兰儿聊健康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