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5日,美团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并进入美团APP首页一级菜单。从2018年组建团队至今,美团闪购整合了全国近3000个县市区旗的零售商、品牌商与本地中小商家,将服务10亿消费者的日常购物需求。
文丨刘纾含
编辑丨谌岩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灵光乍现”的瞬间。
可能是一次临时起意的公园野餐,一场偶然召集的朋友聚会,一款偶然刷到就立刻被种草的ins风家居好物,或是一次计划已久、终于决心落实的全屋大扫除。
任何灵光一闪的背后都散落着细碎的购物需求,想要的东西,最好马上就能买到。这届追求“即时满足”的消费者,催生了即时零售赛道的繁荣。
4月15日,美团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并进入美团APP首页一级菜单。从2018年组建团队至今,美团闪购整合了全国近3000个县市区旗的零售商、品牌商与本地中小商家,将服务10亿消费者的日常购物需求。
得益于平台积累的数亿高频消费者,当前,美团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日单量已突破1800万单,在生鲜、3C家电等多个领域,实现了“30分钟履约”。这样的成绩,既是8年时间的耕耘沉淀,也是互联网大厂布局新零售的全新思路。
长久以来,美团被当成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跟电商平台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业态,但实际上,二者的界限没有那么分明,如今,美团闪购已成长为新一代购物平台。美团的优势是庞大的用户群体,和超强的履约配送能力,而传统电商的优势是供给丰富,以及用户心智带来的流量。在过去8年间,美团通过不断充实供给,培育用户心智,将美团闪购品牌独立,正在快递电商的版图上撕开一道裂口。
95后娜娜是美团的资深用户。2016年,还在北京上学时,她在美团上点外卖和团购套餐,后来,美团APP逐渐渗透到吃、住、行等生活的各个缝隙。
今年,乍暖还寒的4月,是北京气温最不稳定的时候。骤然而至的寒流带来了气温“满20减10”的断崖式下降,羽绒服在不少北京市民的衣柜里“七进七出”,娜娜就因为没看天气预报而穿上了单薄的春装,根本抵不住倒春寒的侵袭。
在公司冻得瑟瑟发抖,她打开了美团闪购,花239元,在30分钟内到手了一件迪卡侬羽绒背心,“比电商平台还便宜”。
像娜娜这样的用户并非少数,这背后代表着一种消费心智的跃迁。快节奏社会下,当代年轻人逐渐从以囤货为主的计划型消费,转向应需购买的即时性消费。埃森哲《聚焦中国95后消费群体》报告显示,95后比千禧一代更看重配送速度,超过50%的95后消费者,希望能当天甚至半天就收到商品,还有7%的消费者希望在两小时内收到商品。
美团是这场跃迁中的参与者和塑造者。2018年,美团将归属于外卖业务的“速购”单独拆出,更名为美团闪购,并在当年7月成立闪购事业部。
美团闪购定位于30分钟内实现万物到家的即时零售,只是在正式成为独立业务之前,美团闪购更多是公司内部以及行业内的叫法,在用户层面感知度不强。美团APP首页没有这个业务的入口,搜索美团闪购则会直接跳转至超市便利入口。
尽管感知不高,但那时已经有相当比例的用户开始把美团闪购当做“应急救场”的救星:暴雨来袭时下单的雨伞和充电线、深夜加班时购买的提神饮料、家庭应急维修买的五金工具、生病时急需的药品……快递电商无法满足的即时性消费需求,反而是拥有庞大本地配送团队的美团的优势。
然而,由于可配送商品的SKU有限,且商家做不到24小时营业,当时闪购业务的天花板不够高,仍然有很多用户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
● 4月12日,北京,街头的外卖小哥。当代年轻人逐渐从计划型消费转向应需购买的即时性消费。图源:视觉中国
年轻人的消费理念总结下来,无非是“该省省,该花花”这六个字:既要拥有较高的消费体验,又不愿多花冤枉钱。但在不少消费者的传统认知中,“快”还和溢价高以及质量不佳挂钩,大部分人宁愿多等几天快递,也不想花高价买一些不靠谱的商品。
因此,谁能在保证产品供给量和产品质量的同时,把价格打下来,把时效提升一点,谁就有机会在红海中找到一片清澈的海域。
转折发生在2020年,美团开始试验闪电仓模型,随着名创优品、屈臣氏等零售品牌,以及沃尔玛、永辉等大型商超陆续入驻,美团闪购的商品池开始急速扩容,涵盖了生鲜食饮、数码家电、美妆个护等多个品类,与传统电商的价差也越来越小,比如一桶5L的农夫山泉,4月16日在美团闪购上售价为8.5元,在某传统电商平台上则为7.8元。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曾在2024美团即时零售产业大会上分享了一组数据:2024年1月至8月,美团闪购夜间订单占比持续提升,达到26%;有超过1亿用户在跨城迁徙时用上了闪购;在美团,有2112万盒面膜、178万条女士裙子、346万台电风扇、16万个游戏手柄、4万台洗衣机干衣机等各类日常用品被卖出。原本很多属于传统快递电商的领地,正在被美团的即时零售业务蚕食。
到今年,美团将“闪购”这个业务彻底独立化、品牌化,并正式以“美团闪购”的品牌推向消费者,一方面进一步加快其渗透C端的速度,在消费者高频的日常消费上取得更大的进展,也意味着在即时零售领域,还要把品牌打响。
从送餐到送应急品,再到如今的“送万物”,用户在美团下单品类的延展背后,是美团供给侧升级已经有了阶段性成效。
拆解美团的供给侧升级,依靠三套“组合拳”。
一是与品牌的合作,提高品牌供给的丰富度。2022年,美团先后和小米、苹果、华为三家品牌签约合作。3月,国内约3000多家小米之家正式登陆美团;9月,美团和Apple授权专卖店开展合作,在全国200多个城市超1110家专卖店提供新机30分钟送达服务,抢夺电商平台的3C品类订单。
而如今,美团闪购也在扩展家电、美妆、生鲜、日用百货等多品类,进一步打入对手的腹地;此外,水饮、乳制品、零食等日用快消品订单大幅超过多个电商平台。
二是加大力度布局闪电仓,将闪电仓铺满全国。
想要将配送时长缩短至半小时,需要布局足够多的店铺点位,过去几年,美团闪购在全国各地招募了大量闪电仓入驻。
所谓闪电仓,可以理解为“线上便利店+即时配送”的结合体。与传统便利店不同,标准版的闪电仓仅需要一个仓库存放货品,SKU却可达到6000到10000个,是前者的近十倍,不管从房租成本、营业时长、坪效、利润率等各维度来看,闪电仓都具有前者所不具备的优势。
数据印证着闪电仓的成功:2024年,重庆首家名创优品“24小时超级店”在江北区华新村店开业3个月后,月度业绩突破25万;屈臣氏开设的闪电仓覆盖了超过10个一二线城市,仓单产提升1.4倍。美团闪购逐步成为多家大品牌商最为重要的线上渠道。
● 闪电仓满足消费者“线上下单,最快30分钟送达”购物需求。 图源:公开报道
从2020年正式试点后,美团闪电仓不仅实现了数量的快速增长,所售卖的品类也越来越丰富。界面新闻曾报道,在便利店闪电仓获得高速增长之后,美团闪购今年将拓展数码家电品牌开设闪电仓,已有多个数码家电品牌正在和美团闪购洽谈闪电仓合作事宜,品牌方的态度较为积极。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覆盖零售全品类的各类美团闪电仓已达到3万个,预计在2027年将达到10万个。
“组合拳”的最后一块拼图,是对商家赋能。
对商家来说,美团闪购最大的意义,是给了很多本地商家一次重生的机会——过去随着电商发达、物流迅速,人们在线下购物的频次越来越少,许多线下商家生意难做,没有竞争力,而闪电仓不仅压低了商家的成本,也开辟出新的流量渠道,让商家有机会服务好本地几公里范围内的客户。
这些实体商家过去跟传统电商平台合作,回款周期动辄一两个月,被平台占用大量现金流。事实上,账期过长已经成为电商行业存在的一大痛点。而美团闪购将账期大幅压缩至3天,面向所有商家,且支持随时提现。这让实体商家现金流更稳,库存周转更快,在整个电商行业都是未有之举。
这一举措很快赢得了回报。美团闪购品牌独立当天,获得了大量实体商家的公开支持,对传统快递电商在供给侧造成不小压力。
得益于突出的便利性,近年来,用户的消费习惯正在被重新塑造,部分需求从货架电商、直播电商等形态向本地即时零售转移。
所谓即时零售,指的是通过线上即时下单,线下即时履约,依托本地零售供给,满足本地即时需求的零售业态,其所覆盖的商品包括食品餐饮、蔬果生鲜、医疗健康、家电数码等产品。
过去,即时零售最主要的业态就是外卖,因为消费者的一日三餐是最为稳定高频的需求,随着本地生活平台向餐饮之外的看病买药、休闲玩乐等领域深入,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和心智愈加稳固,诸多低频的消费需求也势必会被覆盖到。
这是一片规模达到万亿的“迦南美地”。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白皮书数据,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达到1.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于50%,未来几年,即时零售的前景十分巨大。
在传统电商的零售业务增速趋缓的时刻,即时零售却一直保持着50%以上的增速,看到这样的高速增长,不论是电商平台还是短视频平台,都试图从不同角度切下一块蛋糕。
2022年,拼多多开始布局同城业务,同年4月开始在北上广深等城市招募有能力24小时内配送的商家。
2020年便开始尝试“送万物”的饿了么,不断聚焦医药、商超、酒饮等高毛利品类,推出“全能超市”板块。到2024年,即时物流中心已成为饿了么第二增长曲线。
抖音自2023年10月独立"小时达"入口,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激发用户即时消费需求。
京东于2023年6月成立了创新零售部,将七鲜、京喜拼拼等业务整合为独立的业务单元。2024年,京东将“京东小时达”和“京东到家”整合升级为“京东秒送”。2025年入局外卖领域。
不过,从现阶段成果来看,美团是跑得更远的一个,并凭借领先优势杀进了传统快递电商的腹地,将即时零售的战场扩展到了整个电商行业。
据公开报道,2024年,美团闪购的水饮、乳制品、零食等日用快消品订单量已大幅超过多个电商平台,其中,美团闪购3C家电订单量增长迅猛,其中包括电脑办公类商品和手机通讯类商品。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在美团闪购“购物”,而非“应急”,在很多年轻消费者眼里,美团闪购是下一代电商购物平台。消费范式的转变,也引起一些传统快递电商的警觉和反击。
● 2024年9月,上海某手机零售店,顾客体验手机。即时零售正成为“新的战场”。图源:视觉中国
美团2024年Q4及全年业绩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其交易用户数突破7.7亿,创下历史新高,闪购年度交易用户数量接近3亿。美团闪购的目标是,服务10亿消费者。
美团在与投资人的沟通会上透露,去年Q3,美团闪购的日均单量超过1000万单,七夕峰值为1600万单,预计Q4单量的增幅在20%~30%。2025年一季度,美团即时零售订单量同比增长23%。
当前,美团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日单量已突破1800万单。
相比快递电商,以美团闪购为代表的即时零售,为消费者的购物需求满足提供了新的解法。随着用户数量、用户粘性、商品品类丰富度不断提升,美团闪购“提级”,是一件顺势而为的事情。虽然在客单价较高的商品品类和供应链的深度上,与一些电商巨头相比,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但至少,美团闪购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一种更具想象力的零售新面貌。
来源:中部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