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宣传 “退烧”!郑州车主建议先管管“雷军”们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7 18:41 2

摘要:4月16日晚间,工信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公告,明确要求车企不得使用"自动驾驶""L2.9999"等误导性宣传用语。新规发布后24小时内,郑州汽车产业圈已掀起连锁反应,多家车企连夜修改宣传物料。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祁驿

4月16日晚间,工信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公告,明确要求车企不得使用"自动驾驶""L2.9999"等误导性宣传用语。新规发布后24小时内,郑州汽车产业圈已掀起连锁反应,多家车企连夜修改宣传物料。

据一位参加推进会的车企负责人向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介绍,会议由19家车企及华为参与,会议围绕测试、宣传、功能安全等维度提出多项要求。

根据会议要求,不允许未经审批的公开测试,如“千人团”、“万人团”都要进行明确、充分验证和公示,不能拿用户去做测试;规范宣传,不要扩大宣传规范技术名词,不能出现“自动驾驶”“自主驾驶”“智驾”“高阶智驾”等名词,要按照自动化分级标准,使用“(组合)辅助驾驶”一词;降低频繁OTA,做好版本的风险管理,验证充分再上车。对频繁OTA的企业要重点审查;禁用“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远程遥控”等功能。会议还探讨了是否能从技术层面限制驾驶员的脱离行为,比如利用人脸ID识别,禁止座椅调节和平躺。

博主“不是郑小康”发布微博透露称:接到紧急通知,“智驾”需要改为“辅助驾驶”。

河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自动驾驶的研究人员告诉记者,严格意义上说,“接管”一词属于L3级自动驾驶的定义范畴,而L2级仍属于辅助驾驶,车企将“接管”这一术语与L2级技术挂钩,容易误导消费者对技术实际能力的认知,甚至可能让消费者对车辆的自动驾驶能力产生过度信任,从而忽视驾驶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通知》是2月28日发布。3月29日小米安徽事故是‘药引子’,政府开始用猛药治理、严管高阶智驾乱象。”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说。

3月29日,一辆小米SU7轿车在安徽铜陵德上高速发生交通事故,三名大学生因此身亡。根据小米公布的信息,事故发生时为夜晚,车辆在事故前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这起车祸是小米SU7上市一年以来最严重的车辆碰撞事故,也是国内辅助智能驾驶商用以来伤亡最严重的一起事故。

有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此次监管升级,公安部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日前发文提醒,使用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须谨慎,警惕 “高阶智驾” 陷阱,强调辅助驾驶≠自动驾驶。近期因驾驶人误将辅助驾驶当自动驾驶,做出危险行为致交通事故频发。车企若夸大宣传辅助驾驶功能,将面临广告费用 5 - 10 倍罚款,情节严重吊销执照,致人伤亡或追刑责。驾驶人使用辅助驾驶时若 “脱手脱眼”,将被处罚记分,引发事故需担民责,致严重后果或构成交通肇事罪。“智驾神器” 不合标准致严重后果,生产者和销售者或被追责。

值得关注的是,华为在4月16日新品发布会上已调整话术。余承东特别强调:"智驾是多一重保护,不是替代驾驶人。"鸿蒙智行同步发布安全倡议,要求用户必须遵守交规、保持监控。郑州华为智能生活馆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即日起试驾环节新增15分钟安全培训。

4月16日晚,在二代哈弗枭龙MAX上市发布会上,长城方面就强调,在目前的驾驶条件下,他们仍坚信自驾为主,智驾为辅。

同一时间,岚图汽车CEO卢放在L3智能架构技术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所有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都是辅助驾驶,即便是所谓的L3级,也是辅助自动驾驶,功能只是有限定的脱手脱眼,而责任也是由厂商和驾驶员共同承担。

卢放认为车企一定要讲清楚智驾能力的边界,给用户一个正确判断的权利。也就是说,智驾平权应该以“安全需求”为前提,用户要有使用权和知情权。

“刚接到厂家通知,所有宣传物料必须通过‘功能边界审查’。” 某新势力品牌郑州 4S 店店长介绍说,销售顾问正在学习新规:"现在介绍NOA功能时,必须强调'需驾驶员每15秒握紧方向盘'。"店内的演示视频已增加雨雪天气系统性能下降的模拟场景。

“早该管管了!上次就差点因依赖系统追尾。”郑州车主李先生坦言,已经越来越多的看到在市区甚至高速上,有人在脱手驾驶。

一份调查现实,在使用智能驾驶功能的车主中,62% 认为 “L2 级智驾能在城市道路自动超车”;8%未阅读用户手册中 “系统失效场景” 章节;41% 曾在开启智驾后进行刷手机、调导航等分心操作。

记者也发现,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中,河南IP发布的类似于插水瓶自动驾驶、睡在车上的现象屡见不鲜,虽然平台多次提醒、警告,但显然未能阻止“全民参与”脱手驾驶的大型试验发生。

企业创始人的网红效应显然起了很大的作用,有人在网上表示“除了华为其他都是假智驾”,有人被雷军单手开车,被其他车辆“cut in”的画面吸引,认为小米智驾领先,雷军说:“在过去的一年里面,我们从高速 NOA(Navigate on Autopilot,即高速导航辅助驾驶),到城区 NOA 到无图 NOA,然后再到端到端大模型,车位到车位,包括 VLM(视觉语言模型)。”更是让不少年轻消费者提升了对“智驾”的期待。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指出,之前雷军与余承东的抖音直播间因 “ 边开车边直播”被封禁,实际上就已经是监管日趋严格的信号,今后车企或者4S店有类似宣传,消费者可以保存证据后举报或起诉。

然而,行业专家指出,相比雷军们说的,车企没说的,才真的处于监管“空白处”。今年国内车企喊出“智驾平权”,背后是它们集体转向了纯视觉,砍掉激光雷达实现了降本,毕竟一颗激光雷达要5000元人民币。

比如小米,SU7标准版(21.59万元起)采用纯视觉路线(Xiaomi Pilot Pro),依赖纯视觉BEV(Bird's Eye View,鸟瞰图视角)+变焦技术,通过算法优化降低硬件成本;高阶版Pro/Max/Ultra(24.59万元起)则是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方案,提升复杂场景(如夜间、逆光)的安全冗余。

“很多车企现在基础版车型用纯视觉方案,高阶版才是激光雷达和视觉融合方案,但宣传时候并不明说。”汽车行业分析师孙先生说,减掉了激光雷达之后,纯视觉方案对异形障碍物的识别缺陷,可能正是造成3月29日事故的原因之一。

来源:大河汽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