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佩佩讲述《卧虎藏龙》主角换角风波,自己的艰难拍摄的过程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7 16:57 2

摘要:关于选角,有个有趣的幕后故事。郑佩佩透露,李安导演最初曾考虑让李连杰出演周润发的角色(李慕白),但最终因片酬问题未能谈拢。

《卧虎藏龙》采用了双生双旦的演员配置,杨紫琼和周润发饰演一对,章子怡和张震则组成年轻的一对。

关于选角,有个有趣的幕后故事。郑佩佩透露,李安导演最初曾考虑让李连杰出演周润发的角色(李慕白),但最终因片酬问题未能谈拢。

不过李安导演本人解释,是因为李连杰当时要陪太太待产才无法接戏,这才转而邀请周润发。

郑佩佩特别强调,选择周润发,绝非李安退而求其次。

虽然李连杰的武打功底确实无可挑剔,但要说符合李慕白这个武侠形象,周润发绝对是更合适的人选。

后来有人传言李安对周润发不满,这完全是空穴来风。

实际上,李安导演对周润发相当包容,比如在练功时间上就特别通融。

原本李安要求所有演员必须提前两个月进组训练,否则宁可换人,但只有周润发当时正在忙《安娜与国王》的宣传工作,破例允许他晚些进组。

不得不说,李安这次的选角确实大胆。就像他让以侠女形象著称的郑佩佩出演反派一样,当时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周润发此前除了在TVB时期,几乎没演过古装片,很多人担心他高大的身形穿上清装、戴上发套会显得违和。

影片开拍前,所有演员都要进行武术训练。基础训练大家是一样的,但到兵器练习时就各有侧重了。

周润发主要练剑,这很符合他饰演的正派大侠形象。

章子怡虽然饰演的是玉娇龙,但也需要练剑,因为在戏中她要展现出了大侠的天赋。

李安这样的安排很有深意,通过第一代侠女郑佩佩和第二代侠女杨紫琼,来捧出第三代侠女章子怡。

有趣的是,这三位女演员都是舞蹈出身,良好的肢体基础让章子怡的剑术表演有模有样。

杨紫琼在片中耍的是难度颇高的双刀,但这对于武打经验丰富的她来说不在话下。

郑佩佩饰演的反派碧眼狐狸,武器设计更是别出心裁——一根看似普通的拐杖,既能当棍使,又能变出利剑,还能释放毒气,简直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变化多端。

为此郑佩佩每天都要练习棍法、太极剑和五指拳,对年过半百的她来说着实不易。

最特别的要数张震的训练方式。他在片中饰演"小虎",导演要求他不仅要练就虎步虎姿,还要模仿虎啸。每次训练完都大汗淋漓,活像只"汗虎"。

李安称赞张震体能出众,骑马戏份只练了十次就能驾驭自如,这可能得益于他父母都是体育老师的遗传。

这部戏真正的核心人物其实是那个年轻的女主角——郑佩佩的徒弟玉娇龙。这个角色在开拍前就风波不断,成为换角传闻的焦点。

最初盛传舒淇是首选,但最终没能合作。外界猜测纷纷,其实原因很简单:舒淇档期只够拍戏,没时间参加前期武术训练,这触碰了李安导演的底线,只能放弃。

郑佩佩回忆说,她看完剧本第一反应是:"要是我年轻二十岁,这个角色非我莫属。"

年轻时候的郑佩佩

但现在,这个香饽饽会落到谁手里呢?她猜想李安导演一定为选角伤透了脑筋。

最终导演决定启用新人。第一个进组训练的姑娘不到一个月就被淘汰了。据说是因为体力不支,训练没几天就病倒了。

郑佩佩对这个结果不以为然。李安导演对训练的要求近乎苛刻。他不仅全程监督,还亲自下场陪练。

这位精力过人的导演越练越起劲,演员们的压力可想而知。

最致命的是,那位被淘汰的姑娘居然说:"我是演员,能演戏就行,打戏用替身好了。"这种态度在李安这里根本行不通。

后来有传言说,李安是看在张艺谋面子上才用了其女友章子怡。郑佩佩斩钉截铁地反驳:"别人我不敢说,但李导绝不是这种人。"

不得不说,章子怡确实运气好到令人眼红。

接拍《卧虎藏龙》时,她还是电影学院的学生,一边写毕业论文,一边已经担纲两部大制作的女主角,合作的都是国际级导演。这样的际遇,招来非议也在所难免。

章子怡是在开拍前一个多月才最终确定出演的。为了赶上进度,她住进北京紫玉饭店进行封闭训练:从早到晚练习骑马、剑术、书法、礼仪,甚至还要穿着花盆底走路。

李安让她练字,目的不是为了写好字,而是要磨炼心性,培养沉稳的气质。

在《卧虎藏龙》中,碧眼狐狸这个反派角色虽然戏份不多,却被李安赋予了特别的深度。他不想让郑佩佩演绎一个脸谱化的恶人,而是要展现复杂的人性。

这让人想起《大醉侠》里陈鸿烈饰演的玉面虎,胡金铨导演用京剧脸谱来塑造人物,而李安则选择用"碧眼"这个视觉符号,但追求的是更深层次的人物内涵。

郑佩佩至今记得第一次排练时的情景。

李安给了她一段对白,要求用最生活化的语气来念最戏剧化的台词。

这对演惯电视剧的她来说是个挑战——就像开了几十年车的老司机突然要重考驾照,那些习以为常的表演方式反而成了障碍。

她的普通话虽然比不上章子怡的京片子,但比起周润发和杨紫琼还算不错。

最困难的是那段师徒对峙的戏份。整整四个月,郑佩佩都在揣摩这段表演。

有次排练时,李安让她和章子怡相拥着念台词,但两人明明身体紧贴,心理上却始终隔着一层。直到剧组转战多地,最后回到北京拍摄玉娇龙家的戏份时,她才真正找到感觉。

电影对原著做了重要改编:书中碧眼狐狸只是玉娇龙师娘,而片中她直接成为了传授武功的师父。

这个改动让师徒关系更加复杂——碧眼狐狸因被武当拒之门外,想借徒弟扬名出口恶气,却发现玉娇龙天资远超自己,甚至暗中练成了她看不懂的秘籍功夫,这种被背叛的感觉最终酿成杀机。

有位副导演曾不解地问郑佩佩:"为什么碧眼狐狸最后要杀玉娇龙?"

郑佩佩的理解很深刻:这种由爱生恨的情感很原始,就像某些"星妈"把未实现的梦想强加给女儿,当女儿羽翼丰满不再受控时,恨意甚至会演变成杀意。

拍摄时有个有趣的细节:杀青戏反而最先拍。郑佩佩酝酿情绪时总是泪眼婆娑,但实拍时却哭不出来。反倒是拍章子怡特写时,她在旁边念台词,突然就进入了角色状态。

等到正式拍摄那场重头戏时,在幽暗的烛光中,两人真的化身成了碧眼狐狸和玉娇龙。

这场戏从清晨6点拍到晚上7点半,郑佩佩寸步未离片场。当最后一个镜头完成时,李安走过来紧紧抱住她,喃喃道:"对,就是这样。"

这是导演第二次用拥抱肯定她的表演。那一刻她明白,自己不仅走进了章子怡的内心,更达到了李安想要的艺术境界。

拍完这场戏,郑佩佩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仿佛一下子老了许多。她不确定这是角色带来的,还是导演要求的表演强度所致。

实际上,这种"衰老"是相互的——不到一年前在纽约见到李安时,他还是一头黑发,如今已是两鬓斑白。这部电影耗尽的不只是演员的精力,更是创作者的心血。

李安导演曾坦言,《卧虎藏龙》是他拍得最辛苦的一部电影。

这部集结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精英,又由中美合拍的巨制,光是协调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顶尖人才就让他精疲力尽。

说起来,"精英"本该比"庸才"好带,但事实恰恰相反。

庸才至少不会唱反调,虽然进度慢些,总归是按部就班地往前走。可精英们就像一群猛兽,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要容下的远不止两只"老虎"。

不过这些都不成问题,因为李安导演有着超乎寻常的定力。任凭你们如何各执己见,最终都得按照他的方式来。

作为武侠片,"打戏"自然是重中之重。开拍第一天,郑佩佩就半开玩笑地提醒导演:"打戏好比女子绣花,一部好的武侠片,都是一针一线慢慢绣出来的。"

虽然进度缓慢,但终究会有完成的一天。

对从小痴迷武侠世界的李安来说,这是他的第一部武侠电影。

筹备期间,他特意拜访了各路武林高手。开拍前两个月,当演员们集中训练时,他更是邀请了全国各门各派的武术名家前来指导,刀光剑影间让人大开眼界。

担任武术指导的袁和平导演(人称"八爷")一直默默旁观。

郑佩佩曾私下请教:"这么多高手,我该怎么练?"

八爷笑道:"佩佩姐,你拍过那么多武侠片,还用练吗?"

话虽如此,看到李安导演白天看外景,晚上还陪着演员们练功,一招一式比专业演员还要认真,谁还敢偷懒?

有趣的是,李安最初坚信真功夫才是王道,却没想到实战武术和电影武打根本是两回事。

每当有人问郑佩佩:"周润发行吗?他会真功夫吗?"

她总是回答:"拍电影有什么不行的?他是演员,就算不会真功夫,也比谁都像大侠。"

后来电影拍完,李安导演完全认同这个观点。

起初李安选用了不少真正的武林高手,可一到镜头前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按照他对表演的要求,郑佩佩觉得恐怕只有国家一级演员才能达标。这些武术界的高手在演艺界却是新人,隔行如隔山,别说文戏了,连武戏都拍不好,让导演伤透脑筋。

整部戏拍下来,李安才恍然大悟:真功夫拍出来像假打,而专业演员的假打反而拳拳到肉,真假难辨。这大概就是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最佳写照吧。

那个冬天,北京的天气其实还算温和,但对来自香港和台湾的工作人员来说,已经冷得叫苦连天。

剧组贴心地给每人发了一件"温暖牌"羽绒服——之所以叫这个名字,不仅因为衣服保暖,更因为里面夹着李安导演亲笔写的一张字条:

"亲爱的同志们:
言语无法表达对大家的感激之情!很抱歉因为我个人对电影的执着,让这部文武兼备的影片在有限条件下拍摄,战线拉得这么长,让所有工作人员和演员都加倍辛苦。但我坚信,我们正在制作的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
在一起拍片是难得的缘分,愿大家珍惜这份情缘。感谢诸位的深切投入!
祝福大家!
弟 李安敬上"

杀青后,郑佩佩突然接到配音通知,这让她很困惑——不是现场收音吗?怎么还要配音?

在邵氏时代,配音是因为收音技术有限,或者演员普通话不标准。但现在国际影展都要求现场收音才有参赛资格,周润发和杨紫琼那么吃力地讲普通话就是为了这个。

工作人员解释:"佩佩姐,不是全部重配,只是补配现场没收好的部分。导演追求完美。"

大约一小时后,李安导演在制片助理Helen和司机的搀扶下缓缓现身。

郑佩佩见到他的模样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导演全身缠满绷带,活像一具行走的木乃伊。

"天啊,这是怎么了?"郑佩佩顾不上寒暄,脱口问道。

"我也说不清,"李安虚弱地摇头,"某天醒来就动弹不得,浑身疼得厉害,坐卧难安。"

"跟我拍完那八天夜戏后的情形一模一样。"郑佩佩立刻联想到自己在北京拍打戏时的惨状。

八个通宵下来,她的腰仿佛断成两截,连直起身子都困难。可奇怪的是,一旦开拍,疼痛就神奇地消失了。

杀青那天,她独自瘫在床上,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

"当时怎么没人发现?"Helen急切地插话。作为制片助理,她理应关注演员的身体状况。

"你们都去片场了。"郑佩佩苦笑道。

"那后来怎么恢复的?"李安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期待她能给出什么灵丹妙药。

"那两天我完全瘫痪在床,连上厕所都得爬着去。除了睡觉喝水,什么都做不了。就这样昏睡了一天一夜,第三天才能勉强起身回香港。"

"回港后没看医生吗?"李安仍不死心。

郑佩佩笑称自己天生"丫鬟命",恢复力惊人。这轻描淡写的说法显然不能让导演满意。

她又说:回港后某次听经,在硬板凳上坐了一下午,不仅腰直不起来,连膝盖都僵住了。家庭医生教了她两个简单的康复动作,早晚各做十次,竟有奇效。

"可惜我没坚持,"她摇头道,"否则可能早就根治了。"现在每次旧疾复发,女儿就会提醒她"临时抱佛脚"做这两个动作。

李安听得云里雾里,但对郑佩佩的敬业精神肃然起敬:"我只是导演就累成这样,你还要亲自上阵打戏,实在难以想象。"

事实上,郑佩佩从不服老。她最怕别人因为年龄而对她特殊照顾,尤其在武打戏份上。这种倔强,或许正是她能完美诠释碧眼狐狸的原因。

尽管被绷带裹得严严实实,李安仍指挥助理拼凑了几张沙发,以半躺的姿势坚持在配音间工作。他身体虽然被困住,但敏锐的观察力、精准的判断力和活跃的思维丝毫未受影响。

《卧虎藏龙》的后期制作在他的坚持下稳步推进。

后来,郑佩佩凭借碧眼狐狸一角,斩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这个充满人性复杂度的反派角色,成为她演艺生涯中又一经典。

参考数据:郑佩佩《回首一笑七十年》

来源:一枚小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