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卫健温馨提示:冬春季常见传染病如何预防?这份指南请查收

摘要:冬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结合疾病流行特点及季节性特征,东胜卫健带您一起关注、了解以下冬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降低个体传染病发生机率,尽早做好预防措施,为健康筑起安全屏障。

冬春季健康守护

预防传染疾病

东胜区卫健委

冬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结合疾病流行特点及季节性特征,东胜卫健带您一起关注、了解以下冬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降低个体传染病发生机率,尽早做好预防措施,为健康筑起安全屏障。

01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

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是全球急性胃肠炎的散发病例和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原。诺如病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人们常把它称为“冬季呕吐病”。诺如病毒的潜伏期相对较短,通常 12~48 小时,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儿童多见)、腹泻(成人多见)。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引起聚集性疫情。防控措施为:

1.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传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

2.如果家人感染,患者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

3.认真清洗水果和蔬菜,正确烹饪食物,应深度加工食用贝类等高风险食品,保证彻底煮熟。

4.病人患病期间最好居家隔离直至症状消失72小时后,避免传染给其他人。

5.发生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时,应做好消毒工作,重点对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进行消毒,最常用的是含氯消毒剂。

02

呼吸道传染病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感染后或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02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重点人群中维持较高水平的流感疫苗接种率,可以有效阻断流感的流行。

03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多见于儿童,潜伏期为10~21天,以14~16天为多见,以发热,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的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部,面部及四肢较少。该病传染性极强,易感儿童接触后约90%发病,俗称“见面传”,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水痘患者疱疹液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04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自限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该病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主要表现为腮腺肿胀、疼痛、发热等。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接触被唾液污染的衣服、食物、玩具等物品也可被传染。感染后一般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05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病毒不耐热,对日光和消毒剂均敏感,但在低温中能长期保存。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潜伏期大多为6~21天,平均为10天左右,接种过麻疹疫苗者可延长至3~4周,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传染性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发病。麻疹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卡他性鼻炎、结膜炎、口腔黏膜斑和全身性红色斑丘疹。麻疹的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和防治并发症。病后大多可获得终身免疫。

06

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

1.管理传染源。及早对患者按规定进行呼吸道隔离和早期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接触污染物后要及时进行手卫生,患者污染物和用具要彻底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天气适宜时,每天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加强对房间的清洁,对公共场所消毒。前往人员聚集地或是接触患者时注意个人防护。

3.保护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主动接种疫苗预防。

东胜区卫健委温馨提示:

若您出现传染病疑似症状,

及时到医院就诊。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