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6日,在杭州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内,一场跨越四十余年的“守护之约”在此圆满——毛昭晰先生毕生珍藏典籍沿着他生前守护过的青砖黛瓦,正式 “ 归乡”胡庆余堂。从80年代力保胡庆余堂古建筑群申遗,到2025年藏书捐赠故土, 这位文博泰斗用生命起点与终章
2025年4月16日,在杭州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内,一场跨越四十余年的“守护之约”在此圆满——毛昭晰先生毕生珍藏典籍沿着他生前守护过的青砖黛瓦,正式 “ 归乡”胡庆余堂。从80年代力保胡庆余堂古建筑群申遗,到2025年藏书捐赠故土, 这位文博泰斗用生命起点与终章的呼应,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写下最炽热的注脚。
守护者之路:从古建申遗到文明存续
仪式伊始,全体与会者肃立默哀, 向2023年辞世的毛昭晰先生致以深切追思,揭开了这位 “文博卫士” 的毕生功勋——从杭州大学文物陈列室的筹建,到全国首个高校文博专业的设立;从良渚遗址保护的发声,到疾呼设立 “文化遗产保护日”,他始终以躬身践行的姿态,为文明根脉筑起防线。而胡庆余堂,正是他倾注心血最多的 “ 战场”之一。
原浙江省卫生厅厅长、胡庆余堂名医馆名誉馆长张承烈出席活动
馈赠之诺:藏书“归乡”续写文脉
在捐赠环节中,毛昭晰先生女儿毛冀慧将父亲珍藏的数百册涵盖中医药史、古建保护、非遗研究的藏书正式移交胡庆余堂。 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夏丹荷同步赠予纪念文集《先贤雖去,风範 永存》, 由胡庆余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俊,胡庆余堂国药号董事长、总经理陈蕴涵,胡庆余堂国药号首席顾问杨仲英共同承接。
这不仅是简单的藏书入库,而是一场迟归的 “文化认亲”。 胡庆余堂国药号首席顾问杨仲英在致辞中带领会众一起回溯毛昭晰与胡庆余堂的渊源:80 年代,他顶住 “商业开发”压力, 推动药堂成为全国文保单位;主持筹建中药博物馆时,他更是从全国调集文物充实馆藏。今日藏书归来,恰似游子带着毕生阅历返乡,让胡庆余堂的文化基因图谱愈发完整。
“先生常说,胡庆余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中医药文化的活化石。今日这些藏书入藏,既是文脉传承,更是激励我们以学术为基、以文化为魂,让老字号历久弥新。”杨仲英郑重承诺,胡庆余堂将妥善保管并深入研究这批珍贵资料,使其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与企业创新中焕发新生。
风范永存:文化遗产的当代回响
仪式尾声,与会者漫步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驻足于毛昭晰先生当年亲荐的文物展柜前,仿佛听见先生那句“保护文化遗产, 就是守护民族的灵魂”的谆谆之言。正如《先贤虽去,风范永存》 书中所载,毛昭晰先生的精神早已融入浙江大地上一处处“活着 的遗产”之中。今日的赠书仪式,不仅是一次文化的交接,更是 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书香与药香交织的胡庆余堂,文明守护的火炬,正由一代代人接力传递。
来源:风格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