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男的带着俩姑娘拍婚纱照,还高调宣布要办婚礼,网友直接看懵了:
最近,贵州毕节一场“三人婚礼”的邀请函在网上炸开了锅。
一男的带着俩姑娘拍婚纱照,还高调宣布要办婚礼,网友直接看懵了:
“这是要挑战一夫一妻制?”
结果警察一查,剧情大反转——
穿白纱的两位女性,是这新郎官的前妻和现任未婚妻。
据当事人交代,仨人纯属“闹着玩”,压根没想真结婚!
最后酒店取消了婚礼,警察叔叔一顿教育,新郎老老实实和未婚妻把婚结了,这场闹剧才算收场。
“三人婚礼”为啥总有人搞噱头?
说白了,有些人就是“流量瘾”犯了。
现在网上博眼球的手段五花八门,前有江苏江阴男子P图伪造“三人结婚证”被拘留,后有毕节这出“三人婚纱照”闹剧。
这些人嘴上说着“图个好玩”,实际就是蹭着“一夫多妻”的敏感话题,把婚姻当儿戏,把法律当摆设。
结果呢?
除了被网友骂上热搜,还可能被警察请去“喝茶”。
想红可以,你把法律当剧本,这不纯粹找屎嘛。
法律红线到底在哪儿?
咱们国家《民法典》写得明明白白:
重婚罪可不是闹着玩的!
但重点在于“实际行为”——
要么偷偷领俩结婚证,要么长期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
像毕节这种拍个婚纱照、发个朋友圈的,顶多算“自导自演”,警察也只能批评教育。
不过要是真有人模仿这种操作,故意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那可就涉嫌违法了。
江苏那个P图造假的哥们,最后不就吃了5天“公家饭”?
有人搬出马来西亚华裔同时娶俩老婆的例子,说“人家国外就行”。
可咱得看清楚——马来西亚法律允许穆斯林一夫多妻,但中国从1950年《婚姻法》开始就铁板钉钉一夫一妻。
文化土壤不同,法律底线也不同。
就像你不能在四川火锅店非要吃西班牙海鲜饭,规矩摆在那儿,得守!
这种“三人婚礼”的闹剧,本质上和网红街头搞怪没啥区别。
咱们围观群众就当看个热闹,千万别当真,更别模仿。
有人担心“带坏社会风气”,其实大可不必——
真正想踏踏实实过日子的人,谁会拿婚姻当儿戏?
国家法律、社会道德、老百姓的唾沫星子,三重防线摆在那儿呢!
记住:狗血剧情看看就好,自己的日子还得正经过!
说到底,婚姻不是行为艺术,爱情更不是流量工具。
与其搞这些哗众取宠的噱头,不如好好珍惜眼前人。
毕竟民政局发的红本本,可比朋友圈的点赞实在多了!
觉得我说的没毛病,给本文点点赞可好?
来源:墨问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