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板,来碗油茶!”食客们围坐在木桌前,捧着粗瓷碗“吸溜吸溜”喝得正欢:“这个油茶巴适惨咯!”这是大型历史题材话剧《苍生为念》开场后不久的场景,浮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幅老成都的市井风情图。这场戏讲述的是丁宝桢带着女儿丁玉莲以及门生陈有贤素装入川,在油茶摊遇到了成
“老板,来碗油茶!”食客们围坐在木桌前,捧着粗瓷碗“吸溜吸溜”喝得正欢:“这个油茶巴适惨咯!”这是大型历史题材话剧《苍生为念》开场后不久的场景,浮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幅老成都的市井风情图。这场戏讲述的是丁宝桢带着女儿丁玉莲以及门生陈有贤素装入川,在油茶摊遇到了成都将军恒训。导演李伯男表示,四川方言的加入,让该剧具有浓郁的四川味道。
由四川省纪委监委指导,成都市纪委监委、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联出品,成都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演出的大型历史题材话剧《苍生为念》巡演正在四川各地火热进行,所到之处引发了观众的热烈讨论和情感共鸣。
话剧《苍生为念》背后有着怎样的创作故事?近日,红星新闻记者对话该剧导演李伯男。
剧照
一道名菜引出的历史深意
李伯男是中国戏剧演出市场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之一,他是第一位在全国创造小剧场千万票房的导演,以《剩女郎》《嫁给经济适用男》《隐婚男女》为代表的经典爱情三部曲轰动一时;他执导的话剧版《步步惊心》票房大卖,也成功拓展了舞台剧的艺术新类型。李伯男执导的作品题材丰富,他既擅长刻画都市生活的酸甜苦辣,又能够把握时代背景下的宏大叙事。
李伯男
“每个人都吃过宫保鸡丁,应该去看看创造这道菜的老头原来有这么多的廉洁故事。《苍生为念》这部话剧会让观众从另外一个角度认识历史、认识今天。”向观众推荐这部剧时,李伯男这样说。
在四川任总督时,丁宝桢融合川菜的调味方式,命家厨将鸡丁、红辣椒、花生米下锅爆炒。每逢宴请宾客时常推荐,慢慢地,宫保鸡丁这道菜在四川乃至全国流传开来。
但话剧《苍生为念》要展现的,远不止宫保鸡丁的故事。
剧照
改革盐政、整饬吏治、大修都江堰水利工程……话剧《苍生为念》采用明、暗线交叉的手法,以丁宝桢任四川总督的十年政治经历为明线,给长子丁体常的家书为暗线;运用丰富的视听语言和多样的叙事手法,渲染诗意氛围,凸显审美价值。
丁宝桢是清朝时期的官员,曾担任山东巡抚和四川总督,以清廉和刚正不阿著称。最初,李伯男是被丁宝桢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他在山东巡抚任上智杀慈禧宠宦安德海的事迹,广为人知,但他在四川总督任上的政绩——修缮都江堰、改革盐政等,反倒鲜为人知。”
确定创作方向后,李伯男带领团队开始了为期数月的史料研究和实地采风。正是这段采风经历,让他们发现了塑造人物的关键素材。“我们找到了丁宝桢写给儿子的家书,这些文字展现了他作为重臣的私密情感和精神世界。”这些家书有的被直接搬上舞台,有的经过适当通俗化处理,成为展现人物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
“本质不虚,其他不拘”的创作理念
如何平衡历史真实与艺术创作,是历史剧永恒的命题。对此,李伯男提出了“本质不虚,其他不拘”的原则。“丁宝桢的精神本质、人格构成、重大历史事件必须真实,这是底线。但在具体情节上可以艺术化处理,增强可看性。”
他举例说明,丁宝桢整顿官场、反腐倡廉的精神坐标是史实,但剧中“三多楼”等场景则是艺术虚构。“这些虚构情节要符合人物精神实质,就像他生日时为都江堰筹款的桥段,虽非史书记载,但完全有可能发生在他身上。”
剧照
在人物塑造上,李伯男有意避免了脸谱化的处理。“我们要让这个历史人物有血有肉,可感可亲又可敬。”为此,本剧通过师生情、父女情、夫妻情等多重视角展现丁宝桢的丰富性,甚至适当加入喜剧元素,让严肃题材更具观赏性。
作为一部讲述四川历史的故事,《苍生为念》在地域文化呈献上做足了功夫。李伯男特别提到开场油茶摊戏的设计:“我们运用了大量四川方言,绝大多数演员都是川籍,他们自带的地域气质让戏剧更具巴蜀风味。”
在舞台视觉设计上,剧组追求历史真实与当代审美的融合。服装严格遵循清代规制,而舞台空间则大胆创新。“我们设计了一组旋转楼梯,象征丁宝桢精神境界的攀升。”李伯男解释道,“通过演员在楼梯上的调度,完成对人物精神框架的构建。”这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既保持了历史厚重感,又符合现代观众审美。
谈及演员的表现,李伯男不吝赞美之词。“他们都很敬业,在排练中不断突破自我。”他特别提到由两位演员分饰的“丁玉莲”角色:“AB角之间形成良性竞争,互相借鉴,共同成长。”这种创作氛围,让每个演员都能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为角色注入个人理解。
对于历史题材话剧如何吸引年轻观众,李伯男有着独到见解:“让他们先看一个好故事,一部好看的戏。观众可以通过这部剧,不仅能够领略历史文化名人的人生足迹,更能感受到那种超越时代的精神力量。”
红星新闻记者 张世豪 编辑 曾琦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