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非遗耀八桂,万千镜头诉钟情!“广西三月三”非遗视频线上征集活动获奖名单揭晓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7 23:01 2

摘要:短片以壮族绣球为叙事载体,通过少女的“误读”与“重识”,以“飞陀—传情信物—伴手礼”展开绣球历史演变的探讨。影片既展现了传统工艺的现代活力,又借“三月三”民俗节庆窗口,邀请观众共赏民族文化在新时代中的灵动之美。

这个春天

无数条短视频自八桂大地的峰林圩市间诞生

被晨露浸润的五色糯米饭香

绣娘翻飞的织锦丝线

铜鼓回荡的千年余音……

一帧帧镜头,化作一封封献给广西非遗的情书

历经近一个月的征集与评选

“广西三月三”非遗视频线上征集活动

圆满落幕

那些关于守护与热爱的瞬间

终汇聚成一片灿烂星河

这球真够“绣”

短片以壮族绣球为叙事载体,通过少女的“误读”与“重识”,以“飞陀—传情信物—伴手礼”展开绣球历史演变的探讨。影片既展现了传统工艺的现代活力,又借“三月三”民俗节庆窗口,邀请观众共赏民族文化在新时代中的灵动之美。

红瑶服饰制作技艺汇

短片通过纪实性镜头与工艺特写,完整记录红瑶服饰从纺线、织布到蜡染、刺绣的制作流程。影片聚焦手工艺与民族文化的深层联结,以直观的流程化呈现方式,唤醒观众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关注,推动传统工艺在数字化时代的活态传承。

非遗传统技艺——艾叶粑粑

艾叶粑粑是广西的传统小吃,它不仅味道独特,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民族情感。短片以清明时节的山水风貌为布景,通过纪实性手法,将艾叶粑粑的制作技艺全面、详实地作了展示。既为非遗传承提供可视化操作指南,也借乡土食物为载体,呈现出广西人民顺时而食的生存智慧与饮食文化。

山水知「春」味·遇见七星「美」

短片以“三月三”为媒,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舌尖上的盛宴。五色糯米饭象征着五谷丰登与吉祥,圆形的竹器盛放美食,寓意着团圆与和谐。簸箕宴不仅是色香味的体验,是人们向自然的回礼,更是血脉中流淌的团结与祝福。

一帧画面一段故事

一次快门一声回响

感谢每一位参赛者

你们用镜头拾起散落乡野的文化碎片

让“非遗”不再是书本里的名词

而是湿润的雾气、粗糙的掌纹、跳跃的篝火

是八桂大地上千万份触手可及的生活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投稿视频

来源:广西文化和旅游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