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评丨艺术可感 生态有言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7 23:13 2

摘要:自然艺术是什么艺术?艺术家们谈起来头头是道,普通市民却未必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首届五源河自然艺术季以一场关于一条河流心声的聆听,开启了生态美学与城市发展的深度对话。以艺术回应自然,以共创表达关切,可知可感可思的艺术,不仅是自然生命的诗意表达,更是海口打造低碳绿色

艺术可感 生态有言

□林婧

自然艺术是什么艺术?艺术家们谈起来头头是道,普通市民却未必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首届五源河自然艺术季以一场关于一条河流心声的聆听,开启了生态美学与城市发展的深度对话。以艺术回应自然,以共创表达关切,可知可感可思的艺术,不仅是自然生命的诗意表达,更是海口打造低碳绿色生态之城的独特方式。

艺术是精神世界的花朵,是生态理念的“翻译器”,能将抽象的生态保护概念转化为可感可触的审美体验。在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艺术作品《碎光织影》通过回收玻璃、织物呈现河流生态中的共生、消逝与再联系,以艺术化的叙事启发公众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鱼谱、土坯、编织河流记忆》艺术作品中,艺术家代入国家二级保护物种花鳗鲡的视角,让公众直观了解花鳗鲡的洄游路线。这些作品打破了传统生态教育的单向灌输,让市民在聆听声音、感受光影、实地行走中,完成对守护生态的认知重构。正如策展人吉木所言,共情与共鸣是建立生态共识的基础,此次艺术季就是让生态保护实践获得更深层的情感支撑。

自然艺术的价值远不止于艺术呈现,更在于为加快推动海口绿色转型提供文化动能。海口湿地资源丰富,是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正以加强湿地保护和红树林营造修复、推动“美丽海湾”示范建设等硬核举措,聚焦高水平保护,打造低碳绿色生态之城,而自然艺术季的举办为落实刚性政策、倡导公众参与注入了软实力。可视化的艺术表达,让生态保护不再是冷冰冰的政策、数据,而是可知可感的画面、影像、表演,是可共情的生态故事。

从美国纽约的“前方气候危机”警示牌,到奥地利的《致森林——自然不倦的魅力》公共艺术装置,全球自然艺术的发展表明,其已成为连接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的桥梁。五源河自然艺术季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唤醒公众对自然情感共鸣的创举。当市民在投票墙积极写下对湿地的期许,当孩子们亲手参与制作鱼拓,生态文明的种子早已播撒在人们心中。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