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姨,这猪肉怎么又涨价了?”王芳皱着眉头看着电子秤上跳动的数字,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钱包。
注明:本文情节存在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阿姨,这猪肉怎么又涨价了?”王芳皱着眉头看着电子秤上跳动的数字,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钱包。
站在她身旁的婆婆吴阿姐冷不丁开口:“家里这么多人吃饭,钱哪够用?以后咱们还是AA制吧,各付各的。”
王芳抬头,对上婆婆那双算计的眼睛,一时语塞。
菜刀与砧板的撞击声在厨房里回荡,窗外阴云密布,就像她心里那团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01
秦家的三居室,虽不豪华但温馨整洁。陈小红站在阳台上晾衣服,微风拂过她的脸庞,带走些许疲惫。
三年前,她嫁给了秦志强,带着父母给的两套房产作为陪嫁,生活本该幸福美满。
“小红,水烧好了没有?”客厅里,秦母的声音穿透墙壁传来。
“好了,马上就好。”陈小红应了一声,匆匆放下手中的衣服走向厨房。
秦家五口人住在一起:秦志强、陈小红、秦父、秦母和秦志强的弟弟秦志明。
表面上,这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每天饭桌上都有说有笑。
秦父偶尔会讲些过去的故事,秦母会夸奖小红的厨艺,秦志明则总是埋头吃饭,很少言语。
陈小红是独生女,父母疼爱有加,在她结婚时准备了两套房产作为陪嫁。
一套是现在秦家人居住的三居室,另一套是位于市中心的两居室,闲置时出租,租金归小两口所有。这在小城市里已是相当丰厚的嫁妆。
“小红啊,你看这月的租金收到了吗?”秦母端着茶杯,状似不经意地问道。
“收到了,志强说打算用来还我们的车贷。”陈小红一边整理餐桌一边回答。
“哎,你们年轻人花钱真是大手大脚。那车有必要买那么贵的吗?”秦母摇头。
陈小红微微皱眉,但没有反驳。她知道,那辆车是秦志强坚持要买的,说是为了面子。但车贷的钱,大部分都是她在还。
秦家人对陈小红表面热情,但暗地里总有些微妙的矛盾。秦母时常会对陈小红的穿着打扮指指点点,秦父虽然不多言,眼神却常常带着审视,秦志明则对嫂子爱搭不理,仿佛陈小红只是这个家的过客。
只有在陈小红父母来访的时候,秦家人才会展现出异常的热情和团结。饭桌上的菜肴会比平时丰盛许多,话题也都集中在夸赞陈小红和秦志强的婚姻多么幸福上。
“志强和小红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秦母总是这样对陈父陈母说,“我们全家都把小红当亲女儿看待呢。”
每当这时,陈小红就会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疲惫。她知道,那些温情不过是表象,就像舞台上的布景,华丽却不真实。
夜深人静时,躺在丈夫身边,陈小红时常想起结婚前的日子。那时候,秦志强对她体贴入微,承诺给她最好的生活。而现在,那些承诺似乎都变成了泡影,被生活的琐碎冲刷得几乎看不见踪影。
“志强,你觉得我们这样的生活好吗?”有一天晚上,陈小红忍不住问道。
“挺好的啊,有房有车,父母身体也都健康,还有什么不满足的?”秦志强的回答总是这样,仿佛一切都理所当然。
陈小红叹了口气,不再说话。她知道,秦志强看不到也不愿看到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暗流。也许,她想,这就是婚姻吧,需要妥协,需要忍耐。
02
结婚第四年的春天,秦志强的事业出现了波折。他所在的公司经营不善,先是减薪,后又开始裁员。秦志强虽然保住了工作,但收入大不如前。
“小红,这个月我可能只能拿到基本工资了。”一天晚上,秦志强坐在床边,声音低沉。
“没关系,我们可以省着点花。”陈小红安慰道,尽管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这个月的各项开支。
与丈夫不同,陈小红的工作稳定,在一家国企做行政工作,收入虽不算高但很稳定。随着秦志强收入的减少,陈小红的工资渐渐成为了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这种变化,秦家人很快就感受到了。
“志强啊,你爸想买新钓鱼竿,你给点钱吧。”一天,秦母在饭桌上提出。
秦志强为难地看了陈小红一眼:“妈,我最近公司情况不太好,手头有点紧...”
“怎么,养父母都成负担了?”秦母的声音陡然提高,“我们把你养这么大,容易吗?”
最后,秦志强还是从陈小红的工资卡里取了钱给父亲买了钓鱼竿。
类似的事情开始频繁发生。秦母开始经常向儿子索要生活费,说是家里的开销越来越大;秦父的“爱好”也越来越多,钓鱼、下棋、喝酒,样样都需要钱;秦志明则三天两头向哥哥借钱,说是投资项目,但从不提还钱的事。
“志强,你弟又来借钱了。”陈小红看着手机上的转账记录,心里的不满已经压抑不住。
“他说有个项目要启动,缺点启动资金。”秦志强解释道,语气里带着些许心虚。
“上次那个项目呢?还有上上次那个?”陈小红的声音有些发抖,“他借的钱有还过吗?”
“他是我弟弟啊,亲兄弟之间哪有那么算计。”秦志强的语气开始变得生硬。
“那我们的钱呢?我们的积蓄都快用完了!”陈小红几乎是喊出来的。
“你怎么变得这么小气了?结婚前不是这样的啊。”秦志强皱眉。
陈小红瞬间像被浇了一盆冷水,说不出话来。是啊,结婚前的她确实大方,因为那时候秦志强对她的好让她愿意付出一切。而现在,她付出了那么多,却换不来一句理解。
家庭的经济重担越来越重,陈小红开始不满,但她依然保持克制。她告诉自己,也许是丈夫的工作压力太大,也许是自己太敏感。她期待着事情能有转机,秦志强能重新找回事业上的成功,家庭关系也能回到从前。
但生活很少按照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
03
除了经济问题,陈小红和秦家人在生活习惯和价值观上的差异也日益明显。
陈小红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大学教师,家教甚严。她习惯了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喜欢阅读,也注重健康饮食。
而秦家人则截然不同:秦父喜欢抽烟喝酒,家里常常烟雾缭绕;秦母做饭重油重盐,且从不收拾厨房;秦志明则整日沉迷手机游戏,房间杂乱不堪。
最让陈小红难以忍受的是秦母的频繁干涉。无论是做菜还是打扫卫生,甚至是夫妻间的私事,秦母都要插手指点一番。
“小红啊,你这炒菜怎么这么素?我们家志强从小就喜欢吃肉。”
“小红,你怎么又买这么贵的洗衣液?便宜的不一样洗干净吗?”
“你们什么时候要孩子啊?年轻人不要只顾着工作,家里没有孩子像什么样子!”
起初,陈小红还会好言相劝,试图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久而久之,她发现无论自己怎么解释,秦母都只会坚持己见,甚至还会对她的反驳表现出不满和责备。
“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不懂得尊重长辈。”秦母常常这样感叹,声音故意提高,就是要让陈小红听见。
更让陈小红担忧的是秦父的赌博习惯。起初,秦父只是和朋友们小赌怡情,后来却逐渐变得入迷,经常深夜才回家,输多赢少。有几次,陈小红甚至发现秦父偷偷从家里的储蓄罐中拿钱。
“爸,您这样不行啊。”一次,陈小红鼓起勇气劝说。
“我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不用你教训。”秦父不耐烦地挥手,眼睛都没抬一下。
秦志明则是家里最不事生产的一个。二十七岁了还没有正经工作,自称是“自由职业者”,实际上就是啃老加啃哥。他整日里不是睡觉就是打游戏,偶尔出去和朋友聚会,回来就醉醺醺的。
“志明,你不能这样下去啊,找份工作吧。”陈小红试图规劝小叔子。
“嫂子,现在工作哪有那么好找?再说了,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我要做自己的事业。”秦志明满不在乎地说。
这样的生活环境让陈小红窒息。她多次提出希望和秦志强分开住,毕竟他们还有另一套房子。但这个提议遭到了秦家人的一致反对。
“分开住?那像什么话!我们都是一家人,要住在一起才有亲情。”秦母激动地说。
“就是,小红,你这想法不对。”秦父难得附和妻子。
“嫂子,你是嫌弃我们家人了吗?”秦志明也帮腔道。
面对三人的施压,秦志强没有站在妻子一边,只是含糊地说:“妈说得对,我们是一家人,住在一起热闹。”
陈小红感到无比失望,她开始怀疑这段婚姻的意义。她想起了妈妈常说的话:“女人过得好不好,就看她的丈夫向着谁。”
如今,秦志强的天平显然倾向于原生家庭,而非他们共同建立的小家庭。
04
秦母六十岁生日那天,秦家张罗了一场家庭聚餐。饭桌上,亲戚们称赞秦家幸福美满,称赞陈小红贤惠能干,秦母笑得合不拢嘴。
酒过三巡,话题不知怎么就转到了家庭经济上。
“现在物价太高了,我每天去菜市场都心疼。”秦母叹息道,“养活这么一大家子人,压力太大了。”
陈小红心里一阵苦笑。明明是她每天买菜做饭,秦母却说得好像自己操持全家似的。
“是啊,姐,现在养家真不容易。”一位亲戚附和道。
“志强工作也不太顺利,收入下降了不少。”秦母继续说,语气里带着些许责备,仿佛是在暗示陈小红没有尽到妻子的责任。
陈小红握紧了筷子,保持沉默。她知道,在这样的场合,无论她说什么都会被视为不孝。
“我看现在年轻人都流行AA制,各付各的,多公平。”秦母忽然说道,目光直直地看向陈小红,“小红啊,你看咱们家是不是也可以这样?你和志强负责你们自己的开销,我们老两口和志明的部分,你们也帮着分担一点,毕竟我们都退休了,志明又没有稳定工作。”
餐桌上一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陈小红。她感到喉咙发紧,勉强笑了笑:“妈,这个我们回去再商量吧。”
“有什么好商量的?”秦母继续道,“再说了,你们不是还有一套出租的房子吗?那租金也不少呢。我听说现在子女都会给父母买房子,我们不要求那么多,只是希望你们能多照顾家里一点。”
这话几乎是明示了——秦母希望陈小红将那两套陪嫁房产过户到秦家名下。
“妈,您这话是什么意思?”陈小红终于忍不住了。
“我的意思是,大家都是一家人,财产本来就应该共享。你的不就是志强的吗?志强的不就是全家的吗?”秦母理直气壮地说。
饭桌上的气氛骤然降至冰点。
陈小红看向秦志强,希望他能说点什么,至少表明立场。
但秦志强只是低头喝酒,装作没听见。
“我突然有点不舒服,先回去了。”陈小红站起身,不等其他人反应就离开了餐厅。
走在回家的路上,夜风吹拂着她的脸庞,带走了她的眼泪。她想起了结婚前父母的叮嘱:“房子一定要保留在你的名下,那是你的保障。”当时她还笑父母太过谨慎,如今才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
回到家,陈小红独自坐在黑暗中,泪流满面。她忽然看清了这段婚姻的本质——她不过是秦家看中的摇钱树,是他们谋求财产的工具。三年来的忍让和付出,换来的只是越来越多的索取。
两个小时后,秦志强回来了,身上带着浓重的酒气。
“你怎么回事?当着那么多亲戚的面走人,让我多没面子!”他一进门就质问道。
“我怎么回事?”陈小红抬起头,眼神坚定,“你妈说要AA制,还暗示我把陪嫁房产过户给你们家,你说我怎么回事?”
“你想太多了,我妈就是那么一说。”秦志强不以为然地摆手。
“就是那么一说?那你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不表态?”陈小红的声音开始发抖。
“有什么好表态的?大家都是一家人。”秦志强重复着他母亲的话。
“一家人?”陈小红冷笑,“一家人就是你们一家索取,我一个人付出?”
“你这话什么意思?”秦志强皱眉,“你是在指责我父母贪图你的财产?”
“不然呢?这三年来,他们拿走了我多少钱?你弟借走又不还的钱加起来都够付一辆车了!”陈小红再也控制不住情绪。
“我看你是钱多烧得慌!嫁给我们秦家,你应该感到荣幸才对!”秦志强突然爆发。
陈小红如遭雷击,呆立在原地。这就是她的丈夫,这就是她付出三年青春和心血的男人。
她忽然明白,是时候重新审视这段婚姻了。
05
那天晚上之后,陈小红和秦志强的关系急转直下。他们开始分床睡,几乎不交流,如同两个陌生人。
秦家其他人对此视而不见,依旧我行我素。
秦母甚至变本加厉,开始向陈小红明确索要钱财;秦父的赌博越发频繁;秦志明则继续好吃懒做,时不时还向嫂子伸手要钱,被拒绝后就满脸不屑地说“真小气”。
陈小红开始暗中行动。她先是咨询了律师,了解婚姻与财产相关的法律知识。
“幸好当初听了父母的话,把房产证都保留在我的名下。”陈小红对律师说。
“是的,这样的话您的财产相对安全。”律师回答,“不过您还是要小心,如果对方有心,可能会采取其他手段。”
律师的话让陈小红警觉起来。她开始暗中调查秦家的经济状况,很快就有了惊人发现:秦父因赌博已经欠下了近二十万的外债;秦母名下有多张信用卡,几乎都已刷爆;秦志明借钱不是用来创业,而是挥霍在夜店和赌博上。
更让陈小红心惊的是,她无意中发现秦志强最近频繁咨询房产抵押贷款的信息。作为房主,任何抵押行为都需要她的签字,难道秦志强打算骗她签字?
这一发现让陈小红彻底寒了心。三年的婚姻,换来的居然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财产陷阱。
不能再等了,她必须先发制人,保护自己的财产和未来。
陈小红联系了父母,详细说明了情况。听完女儿的遭遇,陈父陈母既心疼又愤怒。
“小红,你放心,爸妈支持你的决定。”陈父坚定地说。
“是啊,女儿,这样的家庭不值得你付出。”陈母拉着女儿的手,“我们当初就担心这一天。”
在父母的支持下,陈小红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将两套陪嫁房产正式归还给父母,变更房产证上的所有人。
这个过程并不复杂,毕竟房产证上的所有人本就是陈小红,只需要办理过户手续即可。她选择在秦志强出差的三天里,悄悄完成了所有法律程序。
同时,她将自己的积蓄转移到了一个新开的银行账户,与秦志强完全分离。她甚至请律师起草了离婚协议书,只等合适的时机提出。
这一切都在秦家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表面上,陈小红依旧是那个沉默寡言的儿媳,默默承受着家庭的重担。
06
事情的转折点出现在一个平常的周四。
那天,秦家收到了房产局的正式通知:他们居住的房子已经更换了所有权,新的所有人是陈小红的父亲陈国强。
秦母拿着通知书,满脸不可置信:“这是什么意思?”
秦父接过一看,脸色立刻变得惨白:“房子不是小红的了,是她爸爸的!”
“什么?怎么可能!”秦母尖叫起来。
正在这时,陈小红回家了。看到满脸怒气的秦父秦母,她就知道通知书已经送达了。
“小红,这是怎么回事?”秦母将通知书摔在桌子上,声音颤抖。
“字面上的意思。”陈小红平静地说,“房子现在是我父亲的了。”
“你怎么敢!”秦母气得浑身发抖,“你这是背叛家庭!”
“我没有背叛任何人,”陈小红直视秦母的眼睛,“我只是保护自己应得的权益。”
“你、你...”秦母说不出话来,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为什么?”秦父终于开口,声音低沉。
“为什么?”陈小红反问,“是你们逼我的。你们只把我当提款机,从不把我当家人。妈提出AA制那天,我就看清楚了这个家庭的本质。”
“你别胡说!我们对你多好!”秦母激动地反驳。
“对我好?”陈小红冷笑,“是指逼我交出工资卡,还是指让我替你们还债?还是指打算骗我将房产抵押出去?”
秦父秦母面面相觑,显然没想到陈小红已经知道了这么多。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秦志强回来了。看到屋内的场景,他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
“小红,你怎么能这样!”秦志强怒不可遏,“这些房子是我们共同的财产!”
“不,它们从来就不是。”陈小红摇头,“房产证上只有我的名字,现在我把它们还给了我的父母,法律上完全合规。”
“你这是欺骗!”秦志强咆哮。
“欺骗?”陈小红讽刺地笑了,“是谁一直在打算抵押房产?是谁一直在向家人输送钱财?是谁在婚姻中从未站在妻子一边?秦志强,你有什么资格谈欺骗?”
屋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陈小红的气势镇住了。
“这房子的租约还有两个月到期,到时候请你们搬出去。”陈小红平静地说,“至于另一套出租的房子,租金已经不会再打入我们的共同账户了。”
“你、你这个毒妇!”秦母尖叫着扑向陈小红。
秦志强连忙拦住母亲:“妈,别这样!”
“你还护着她?她把我们的房子都拿走了!”秦母泪流满面。
“不是我们的房子,是她的。”秦志强苦涩地说,似乎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接下来的日子如同噩梦。秦家人拒绝接受现实,他们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挽回局面:求情、威胁、利诱,甚至找亲戚来做说客。但陈小红已经下定决心,绝不退让。
很快,更大的危机降临在秦家头上。秦父的债主找上门来,要求立即还清赌债,否则就要采取“其他手段”。秦母这才知道丈夫欠下了如此巨额的债务,当场就晕了过去。
秦家的经济状况迅速恶化。没有了陈小红的收入和那套房子的租金,他们很快就入不敷出。秦志强的工资根本不足以维持五口人的生活,加上要偿还父亲的债务,家庭陷入了困境。
最终,在租约到期那天,秦家人被迫搬出了那套三居室。他们原本打算租一套小一点的房子继续住,但由于秦父的债务问题,他们的信用记录很差,很多房东一听说情况就拒绝租给他们。
秦家五口人只好暂时住进了城郊的一家廉价旅馆,几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生活条件恶劣。秦母整日以泪洗面,秦父更加沉迷赌博,希望能一夜暴富扭转局面,秦志明则开始怨恨哥哥和嫂子,说是他们害得自己流落街头。
秦志强在家人与妻子之间,最终选择了家人。他向陈小红提出离婚,希望能够分得一部分财产。
“我们没有共同财产。”陈小红在律师陪同下冷静地说,“房子是我父母的,我的积蓄也已经证明是婚前财产。你想要什么?”
最终,秦志强签字离婚,两人的三年婚姻画上了句号。
07
离婚后,陈小红仿佛获得了新生。她搬回父母家暂住,开始重新规划人生。那段痛苦的婚姻经历让她更加成熟坚强,也更加珍惜自己的独立与尊严。
“小红,记住,一个女人最重要的是经济独立,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存款,才能活得有尊严。”陈母常常这样告诫女儿。如今,陈小红终于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半年后,陈小红升职了,工作和生活都步入正轨。她开始学习投资理财,规划自己的未来。那两套房产依然在父母名下,但约定将来会重新过户给她。
“爸,妈,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和理解。”一次家庭聚餐上,陈小红动情地说,“如果没有你们,我可能现在还在那个家庭里煎熬。”
“傻孩子,”陈父拍拍女儿的手,“我们是你的父母,永远都会站在你这一边。”
与陈小红的新生不同,秦家的处境越来越糟。他们不得不从廉价旅馆搬到更远的城乡结合部,租住在一间简陋的平房里。秦母的身体每况愈下,常常卧床不起;秦父的赌债越欠越多,债主甚至找上门来威胁;秦志明终于找了份工作,却因为态度恶劣没多久就被辞退了。
秦志强的生活也不好过。离婚后,他一人承担着照顾父母和弟弟的重担,每天加班到深夜,却依然入不敷出。有时候,他会想起与陈小红的日子,那时虽然有摩擦,但至少生活无忧。如今,他终于明白了妻子当初的不满和决绝,但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妈,您当初为什么要提那个AA制?”一天,秦志强忍不住问道,“如果不是那样,也许小红不会离开。”
“怎么,你现在怪起我来了?”秦母虚弱地说,但语气依然强硬,“那两套房子本来就应该是我们家的!是她陈小红太狠心,不顾家人死活!”
秦志强苦笑。即使到了这一步,母亲仍然认为自己是对的,仍然将所有过错归咎于前儿媳。也许,这就是他们家庭的悲剧所在吧。
一年后,秦家人在城郊的一个工地旁搭起了简易棚屋,真正意义上的“流落街头”。秦志强每天在工地上做苦力,秦母在附近摆了个小摊卖茶叶蛋,秦父和秦志明则没有固定工作,偶尔帮人搬运货物赚点零钱。
这天,秦志强在工地上遇到了陈小红的表哥。得知秦家的现状,表哥有些惊讶。
“我听小红说,她当初提出过帮你们安置,给你父母一笔钱作为生活费,但被你们拒绝了?”表哥问道。
秦志强愣住了。他从未听说过这件事。回家后,他质问母亲,母亲这才支支吾吾地承认,陈小红离婚后确实提出过帮助,但被她拒绝了。
“凭什么要接受她的施舍?我们秦家有骨气!”秦母依然倔强地说。
秦志强无言以对。这“骨气”,让一家五口人从三居室沦落到工地旁的棚屋;这“骨气”,让他们失去了最后的尊严和希望。
08
同一天晚上,秦父再次外出赌博,输光了一家人的积蓄。回来的路上,他被一辆疾驰而过的摩托车撞倒,当场昏迷。送医后,医生告诉家人需要立即手术,费用至少三万元。
“三万?我们哪来的三万!”秦母崩溃地哭喊。
秦志强和秦志明面面相觑,同样一筹莫展。他们甚至拿不出三千,更别说三万了。
就在一家人绝望之际,医院的护士告诉他们,手术费已经有人垫付了。
“谁?”秦志强疑惑地问。
“一位姓陈的女士,”护士查看记录,“陈小红。”
一家人陷入了沉默。曾经被他们辱骂、驱逐的前儿媳,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手。这份恩情,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就这样,秦父的手术很快进行,幸运的是,伤势并无大碍,休养一段时间就能康复。苏醒后的秦父得知是前儿媳垫付了手术费,老泪纵横。
“我对不起那孩子,”秦父哽咽着说,“是我们太贪心,太自私了。”
这一事件成为了秦家的转折点。秦父戒了赌,秦母放下了傲气,开始踏踏实实地做小生意,秦志明也找了份稳定的工作。虽然生活依然清贫,但至少不再像之前那样毫无希望。
秦志强多次尝试联系陈小红,想当面道谢并归还医药费,但陈小红婉拒了见面,只通过短信告诉他:“钱不用还了,就当是我对这段婚姻的最后告别。祝你们一家平安。”
读着这条短信,秦志强的眼泪终于落下。他知道,陈小红已经彻底放下了过去,开始了新的人生。而他和家人,也将在这次教训后重新开始。
与此同时,陈小红的生活也有了新的变化。经过朋友介绍,她认识了一位医生刘明,两人慢慢走到了一起。刘明尊重她,理解她,给了她婚姻中从未有过的安全感和温暖。
“小红,我知道你经历过很多,”刘明握着她的手认真地说,“但我希望你相信,不是所有家庭都像秦家那样。我会尊重你的独立,也会保护你的权益。”
“我知道,”陈小红微笑,“谢谢你的理解。这次,我会更加理智,也更加勇敢。”
新婚前,在父母和律师的建议下,陈小红和刘明签署了婚前财产协议,明确了各自的财产归属。这一次,她学会了在感情之外保护自己。
婚礼那天,陈小红收到了一条匿名短信:“祝福你,愿你幸福。”她知道是谁发的,只是默默地删除了这条信息,将过去彻底埋藏在心底。
生活总是在跌宕起伏中前行。陈小红的故事,也是千千万万中国家庭的缩影。在金钱与亲情的较量中,有人选择委曲求全,有人选择奋起反抗。无论选择哪条路,都需要勇气和智慧。
正如陈小红常说的那句话:“女人的幸福,不是来自于婆家的认可,而是来自于自己的独立和坚强。只有经济独立,才能获得真正的尊严和自由。”
这句话,也成为了她送给每一位女性朋友的忠告。
来源:九申篮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