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伟人的诸多诗歌手稿中,笔者认为,伟人的手稿《卜算子·咏梅》,无论是诗歌水平,还是书法水平,都是巅峰,就是因为如此有水平,很多书法大家,都纷纷书写这首诗词。
在伟人的诸多诗歌手稿中,笔者认为,伟人的手稿《卜算子·咏梅》,无论是诗歌水平,还是书法水平,都是巅峰,就是因为如此有水平,很多书法大家,都纷纷书写这首诗词。
在诸多书法家中,郭沫若和康生无疑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书法家,他们同写《卜算子·咏梅》,根本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从伟人的这首《卜算子·咏梅》手稿上看,这字迹,气势如虹,笔走龙蛇,万千气象,表现的十分完美,时而如虎踞龙盘,时而如高山坠石,真是完美。
并且,在这幅手稿中,不仅字形上大小变化,更加丰富,而且你会看到,字字之间,同样有着牵丝引带的变化,时而若隐若现,时而笔意相连,时而直接连接,这种变化,将这种连贯性,表现的十分完美,可谓是经典。
而线条上的变化,同样丰富,时而飘逸,时而刚劲,这种动感之美也表现的十分完美,堪称完美之作,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通篇的布局上,也是变化多端的,时而紧密,时而舒朗,有的地方,还有大量的留白,空间感,十分足。
从这幅手稿上看,这才是真正的狂草,将狂草的神韵,表现的十分完美, 同时,也树立了狂草的新风尚,更是将狂草进行了重新定义,写出了一种新高度。
虽然郭沫若的书法,也是自成一体般的存在,而他也写伟人的《卜算子·咏梅》,但是感觉上是不一样的,是无法比拟的,完全达不到伟人的层次。
而郭沫若笔下的《卜算子·咏梅》,虽然在书写上,也是一种狂风暴雨的状态,但是,你会发现,无论是气势上,还是笔法的变化上,根本就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郭沫若的书写,我们能够看出,首先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笔墨丰腴,并且,行笔的过程中,流露出一种飞白现象,这种控笔能力和行笔速度的掌控上,虽然非常到位,但是,却无法达到伟人的境界。
这就是一种遗憾,尤其是在字形上,郭沫若的这幅作品,有一种放不开的感觉,尤其是没有这种大开大合的状态感,以至于在气势上,就比较弱一些。
而康生,虽然也是同时代的书法大家,他最擅长的就是章草,而他的这幅作品《卜算子·咏梅》,乍看,很是有特点,也是耳目一新的存在,但是,和伟人的手稿《卜算子·咏梅》相比,差距太明显,不是一点两点的问题。
不过,他的这幅作品,有一个点还是值得推崇的,就是在扛肩的处理上,更加突出了一种倾斜度,通过不同的倾斜度吧,表现出一种更加跌宕,更加起伏的状态。
无论是郭沫若的《卜算子·咏梅》,还是康生的《卜算子·咏梅》,和伟人的书法不可同日而语,对于他们来说,也只有顶礼膜拜的份。
正是因为伟人的这幅作品,是诗书合璧的存在,当下很多书法家,都在临摹学习,单凭这内容,就能够成为书法家的最爱,不是吗?
从伟人的书法手稿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一种磅礴的气势,而且也感受到了伟人的博大思想,相信,对你我都有触动,不是吗?
在此, 可以分享你的看法和见解,分享你的书法作品,一同探讨交流,一同学习,为进一步弘扬伟人书法,弘扬伟人思想,做出贡献。
感谢朋友的一路陪伴,也感谢朋友们的一路支持,正是因为你们的支持,笔者才更加坚定了这种道路,祝你发大财,不要拒绝哟!
来源:小白聊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