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说现在的资本已经改变了紫砂艺术家的生存模式,一个人的成功,完全不需要凭过硬的专业技能和高超的艺术水平,只要能善于炒作,善于包装就行。所以,现在衡量一个艺人的标准,就是你是不是能够去制造一些话题,如果你不懂得自己怎么样去包装自己,推广自己,炒作自己,就很难在
有人说现在的资本已经改变了紫砂艺术家的生存模式,一个人的成功,完全不需要凭过硬的专业技能和高超的艺术水平,只要能善于炒作,善于包装就行。所以,现在衡量一个艺人的标准,就是你是不是能够去制造一些话题,如果你不懂得自己怎么样去包装自己,推广自己,炒作自己,就很难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其作品更不能受到人们的关注。
时大彬僧帽壶(网络图片)
明代紫砂巨匠时大彬当年在创作僧帽壶的时候,考虑的一定不是市场营销,他考虑更多的可能是佛教、禅意和寺庙文化,可如今的资本己经改变了过去人们的想法和作品形式的逻辑,今天的紫砂艺术品市场,更多的是商业化的运作,现在看到很多知名的高工、大师已经频繁地出现在自媒体平台上自导自演,都八九十岁了,还在装着坐在泥凳上制壶,从生理学上说,这样的年纪已经接近耗尽了一生的阳气,能给紫砂壶带着精气神吗?可能仅仅是为了出镜而出镜吧,说穿了就是为了收割最后一波韭菜而进一步的包装炒作。
在当下这个紫砂生态环境之下,会给很多从事紫砂成型的年轻艺人带来的不是压力,而是自身的无力感,现在大家都活得很明白,也很通透,紫砂艺术的包装炒作太重要了,人设与作品反倒次之,这就给紫砂艺术的创新带来很大的无奈与无尽的困惑,仅仅依靠优秀的作品很难成功,也很难被这个社会所接受和认可,随着紫砂直播间的泛滥,自媒体的传播,本质上改变了艺人们的思维,想把自己的紫砂壶卖出去,先上直播平台吹牛打擂台,而不再需要费尽心思和努力去创作紫砂壶,直播平台让紫砂艺术倒退了一百年,这不是耸人听闻的故事,而是逼真的现实。
昨天,一个朋友还叮嘱我去广交会上找一下紫砂壶,在他的老观念里,外贸出口的紫砂壶质量肯定比内销市场的好,可我说,广交会上紫砂壶早已难觅踪影,因为,紫砂壶的成本大大超越了国际市场的接受能力,曾几何时,紫砂壶一直是广交会上的香饽饽,但近两三年里,广交会上无紫砂。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