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体材质哪个最佳的感想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7 23:22 2

摘要:昨天去看SIAV,见到了美国魔域的M7音箱在播放,驱动的还是大丹的Relentless巨无霸。300万的音箱搭配200多万的放大器,我觉得很少有人会说这个还不够档次了。但是声音是否好听呢?我个人是没觉得。现场碰到了校长,问他,他也说没觉得好听。我表示这个声音某

昨天去看SIAV,见到了美国魔域的M7音箱在播放,驱动的还是大丹的Relentless巨无霸。300万的音箱搭配200多万的放大器,我觉得很少有人会说这个还不够档次了。但是声音是否好听呢?我个人是没觉得。现场碰到了校长,问他,他也说没觉得好听。我表示这个声音某些方面素质是毫无疑问很好的,但是这个声音No fun,不够“有趣”。校长表示认同。这就联想到一个长久以来思考的问题:理论上谐振更低的金属箱体,是否究竟比传统木箱体更理想?

美国Magico的全金属箱体顶级音箱M7

美国魔域的金属箱体的结构和工艺真的算是现代工艺的杰作,本身代价也是很大的,从理论上说其多层的金属箱体确实带来更低的谐振,更低的甚至接近于零的箱体染色。但是,回想一下近年来听过的金属箱体(魔域、YG、高文、Stenheim、PIEGA、JERN等)、树脂箱体(ROCKPORT和VIVID)、石粉箱体(ESTELON),都确实做到了比传统木箱体更低的谐振,播放音乐特别是大动态音乐的时候手摸箱体就很容易“见证”。然而,这样子之后,声音真的就更好听了吗?

Magico音箱的内部金属结构

在我的经历里,金属/石粉/树脂等非木的低谐振箱体的音箱,哪些算得上“好听”,声音很Fun的呢?似乎一时想不到很代表性的。这些低谐振箱体的制品,似乎声音多数偏“严肃”,素质优秀,音色偏淡雅,乐感不是太活泼。这种样子的声音听大编制固然会好(稳、干净),但发烧友可不是整天听大编制的。

所以传统木箱体真的“落后”了吗?低谐振箱体真的都好听了吗?这仍是一个问题。

我们有依然执着于木箱体的一些厂家,依然在制作木箱体的顶级音箱。同时我们有魔域、YG、Stenheim、高文那样执着于金属箱体的厂家。从这个现象本身来看,木箱体和金属箱体,异曲同工,都是可以通向High End的。但是从实际听感来说,我觉得传统木箱体的音箱还是更容易获得那种温暖宜人的音色、活泼的乐感。而全金属箱体虽然理论上更低谐振和箱体染色,但实际的制品大多走“高素质严肃声音”的路线,而很少有乐感活泼感人的。若说“感人”它们更多是以“素质”感人,而非传统的那种音乐律动的感召力。

木,还是金属或树脂,我觉得个人审美在其中有很大的权重。

你是喜欢传统木箱体的制品呢——虽然存在一定箱体谐振但是出来的声音更具传统的HiFi美感,声音更活泼的木箱体,还是箱体沉重扎实而几乎没有谐振,但是声音偏严肃、偏素质化的金属箱体?

有些音箱位于两个方向的“极端”。比如日本KISO Acoustic的小喇叭(下图),还有英国的一些薄皮音箱,播放的时候手摸箱体,完全在“参与振动”,按厂家说法是“利用箱体谐振调声”,甚至把箱体当做乐器来看待(模仿琴腔共鸣)。另一个极端则是我听过一些金属箱体的音箱(不点名了),声音近乎冷冰冰的,别说什么Fun了,几乎是性冷淡。当然那样的音箱我认为也有人会喜欢。

日本KISO小音箱采用类似乐器的方式制作箱体

HiFi的东西很多是不存在绝对对错的。有的就是审美因素和主观感受。我甚至想进一步说HiFi的东西“大多数是没有绝对对错的”。不是说低谐振的金属和树脂箱体出来了,木箱体就“落后”了,就好比小体积高效率的D类放大器现在很流行,但也并不代表古老的胆机应该彻底进博物馆了。还是有部分人很喜欢胆机的声音。那是D类完全不能替代的效果。不存在绝对的“对错”。

当然,业内有很多人士是会判断对错的,会说,这个更先进更科学,那个落后了,OUT了。但这些的主要动机恐怕是商业。是宣传的“卖点”。若是魔域和YG那类厂家,它的旗号就是金属箱体,是不可能改弦更张的,宣传上也肯定天天讲木箱体不行,染色重,唯有金属箱体引领我们走向High End。但这是商业的需要。

美国YG是金属箱体的拥护者

坚持木箱体的厂家也肯定会说木箱体的声音更Musical,更好听。这种说法从我的感受来说完全正确。木箱体更容易Musical,声音更容易做得活泼和自然(注意:不是一定,而是更容易)。但技术上讲木箱体确实是存在谐振和箱体音染的,不同程度罢了。不过电声重放本就是一种“模拟现实”的技术,听上去好听是王道,是终极目的,或者说,耳朵收货是真理,而不是纸面或参数。

所以归根到底存在两派,不同的审美。单纯讨论谐振和理想箱体本身,金属箱体可能更接近“理想”,但是耳朵收货告诉我们传统木箱体更容易好听。木材似乎是一种天性对音乐播放有“助力”的东西,而金属则物理特性优异但不容易Musical。

当然,复合材质和结构也是一个很好的技术方案。比如箱体采用木质但依靠金属构件加强(如下图宝华的D4系列),或者箱体采用木质但前障板用低谐振物料。在箱体的结构里前障板(Baffle)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喇叭单元直接安装在它上面,前障板振动厉害的话喇叭单元的发声聚焦会直接糊掉。

宝华D4系列音箱采用木质箱体和金属构件结合

下图是丹拿新信心系列的书架箱,箱体为木质但前障板就是特制的材料。即便是全木的箱体,前障板通常也会特别加厚,以获得更低的谐振。下下图是我的一对日本DIATONE的A3书架箱,前障板有4.5厘米厚,还采用了枫木、胡桃木和密度板三种不同木材拼接。搞这么复杂就是为了在木箱范畴里让前障板更理想。

丹拿高档音箱的前障板是特制材质的

日本大通的重料木箱体用了很厚的前障板

从我个人观点来看,建议大家少听厂家的宣传而多用自己的耳朵判断。厂家无论采用何种技术方案总会自圆其说的,永远是自己的技术方案最佳,而对具体的发烧友来说,自己觉得好听才最重要。

我常常饶有兴趣地拜读厂家官网或宣传文案上的那些“自圆其说文字”。有些厂家很能写的,会在网站或新闻稿里写大段介绍和分析自己的技术方案最佳的文字。如果没有足够的分辨力,我是建议大家别太投入地看这些东西。少读,多听;耳朵收货是硬道理,不是眼睛收货。有些东西看文案好像“越看越有道理”而实际一听却不是那么回事,或者不对自己胃口,那就没有价值。

来源:耳机俱乐部小白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