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当天下午,义乌市江东街道塔下洲社区铜材大厦前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一场以“安全是好'市'”为主题的全民国家安全科普集市活动在此举行。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摇响《“义”起科普》的“拨浪鼓”,通过丰富多样的现场问答、
2025
科普惠及民生
2025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当天下午,义乌市江东街道塔下洲社区铜材大厦前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一场以“安全是好'市'”为主题的全民国家安全科普集市活动在此举行。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摇响《“义”起科普》的“拨浪鼓”,通过丰富多样的现场问答、实物体验、资料发放等,普及宣传国家安全、生态保护、地球科学、电力安全等知识,吸引众多市民参与,推进“共富平安”入区走实。
科普互动,安全知识入心
下午3时,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科普作协的摊位前,地球科普图册、电力安全体验设备、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倡议书等依次排开,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市民们或驻足观看,或积极参与问答互动,现场气氛浓浓。
“穿越火线”电力安全体验区成为活动亮点之一。参与者手持金属环,沿着通电轨道缓慢移动,一旦触碰轨道,电路便会发出警报。这一互动游戏模拟了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电力安全隐患,让市民在趣味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以前只知道电很危险,但具体怎么避免不清楚,今天这个游戏很直观,让我学到很多。”一位参与体验的市民表示。
“科普知识问答”环节同样吸引了不少市民。题目涵盖国家安全法、地球科学、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等内容,答对者即可获得地球仪、打火机等礼品。“我国五湖是指哪几个湖?”“下列哪些动物属于国家保护范围?”“下列哪项不是国家安全工作范围?”“森林中哪些行为最容易引发火灾?”市人大代表、市科协兼职副主席、科普作协会长刘勤亲自上阵,递上知识竞答小卡片并作提示。待市民朋友回答后,还会延伸科普一下知识点,摊开中国地图找到“五湖”的地理位置,森林防火十不要的“预防图”,让参与者留下深刻印象。“科普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让市民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刘会长说道。
多维科普,筑牢安全防线
本次活动聚焦国家安全教育的多个维度,通过多元化科普传播形式,提升市民安全意识。在国家安全教育上,现场发放《国家安全法》《科学普及法》等宣传资料,志愿者向市民讲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强调“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理念。在地球生态板块,中国地图与世界地图分别呈现展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折页和森防防火科普资料也展示了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的危害性与严重性,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最有害、最具毁灭性的敌人,呼吁市民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动植物,保护地球家园。在电力安全领域,电力科普志愿者通过实物演示和手册发放,向市民普及家庭用电注意事项,避免静电、触电、火灾等事故。
据统计,本次活动共发放电力安全手册、野生动物保护折页等资料100多份,《科学普及法》52册,中国地图及世界地图、地球仪、围裙、打火机等小奖品56个,惠及市民200余人次。
部门联动,共筑安全屏障
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方诚来到摊位前,了解科普宣传情况,并对活动成效给予充分肯定。“科普工作是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安全能力的有力途径。‘讲科普、会科普’与‘懂安全、会安全’相辅相成,科普传播做扎实,安全知识走进了社区。”
科普作协从3月筹备时就开始联系街道人大、塔下洲社区等单位,积极认领“科普之光、智汇润洲”项目,并在当日派出12名志愿者参与服务,包括协会负责人,地球科普、森防科普的志愿者以及电力科普的志愿者。他们以专业知识和热情态度,赢得市民的广泛好评。
市民参与,成效反响很好
活动现场,不少市民表示受益匪浅。带着孩子参加活动的王女士说:“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孩子既玩了游戏,又学到知识,比单纯看书生动多了。”年过六旬的李大爷则对电力安全演示及宣传印象深刻:“我们老年人平时用电容易大意,今天才知道很多细节要注意。”
科普作协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传递,更是一次安全理念的播种。通过趣味体验与互动解答等科普集市方式,让科普“活”了起来,让安全“走”进市民心里。后续我们还将联合社区共建,开展更多贴近民生的“义起科普”活动,推动科普安全知识常态化与生活化。
来源:韵唐千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