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报告基于对近年来国潮发展最新现状的分析,明确提出,国潮不仅是文化之潮,也是经济之潮,更是社会之潮,从外部观察,可见的是国潮成为一束光芒,绚烂、年轻、积极、趣味;从内部分析,可喜的是国潮成为一股力量,激活人文经济新动能,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性动力”,推动中
2025年4月13日,在2025海南国际文创周主论坛上,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胡钰教授发布了《国潮:激活人文经济新动能》研究报告。
报告基于对近年来国潮发展最新现状的分析,明确提出,国潮不仅是文化之潮,也是经济之潮,更是社会之潮,从外部观察,可见的是国潮成为一束光芒,绚烂、年轻、积极、趣味;从内部分析,可喜的是国潮成为一股力量,激活人文经济新动能,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性动力”,推动中国成为世界发展的“确定性绿洲”。
报告认为,国潮有着强烈的人文和经济的双重特征,是颇具成长空间的人文经济实践,体现了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新可能,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国潮的人文经济实践带来消费新亮点,创造产业新赛道,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景。国潮提高了人文效率,提升了人文效用,提供了人文公共品,展示了人文要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本报告以“国潮”为关键词,对微博、抖音、小红书、哔哩哔哩等社交网站内容进行抓取,提炼出48个提及频率较高的国潮关键词。“文化”和“中国”两词为最热关联词,热度高居前列。除此之外,既有定位类词汇,例如东方、国风、中式,还有文化类词汇,例如文化、艺术、国风、时尚等,也有经济类词汇,品牌、消费、市场等,显示出国潮现象突出的文化特征和经济特征。
据悉,清华大学文创院早在2019年博鳌国际文创论坛上即发布了《国潮研究报告》,该报告成为国内最早发布的国潮研究专题报告之一,引起较大反响,此后,胡钰教授在2020年博鳌国际文创论坛上发表《国潮:为何而来与向何而去》的主题演讲,并撰写了《论国潮的时尚传播、消费文化与文创理念》的论文。此次国潮研究报告由清华大学文创院胡钰教授与王嘉婧博士执笔,延续了清华大学文创院在国潮研究上的积累,进一步从人文经济的视角对中国文创领域这一最具显示度和标志性的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
报告发布后,在会议现场引起了热烈反响,有地方政府提出,围绕国潮实践与清华文创院开展合作,有国外参会者提出,通过国潮来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在主论坛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致辞,三亚市、张家界市等地方领导介绍了各自城市的文旅发展情况,来自国内外文旅行业的活跃企业与代表人士分享了各自的经验与思考。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