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贝尔泰迪”(Ted Hyber)的城市漫游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8 09:24 3

摘要:这个春天,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再度携手举办法国艺术家法布里斯·伊贝尔(Fabrice Hyber)的中国首展“从山谷中来”。 作为2022年巴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首展的延续,展览汇集艺术家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70余件绘画、装置以及全新

这个春天,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再度携手举办法国艺术家法布里斯·伊贝尔(Fabrice Hyber)的中国首展“从山谷中来”。 作为2022年巴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首展的延续,展览汇集艺术家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70余件绘画、装置以及全新亮相的新作。在展览期间,双方将让艺术延展出博物馆的传统空间,让艺术家的化身作品“伊贝尔泰迪”(Ted Hyber)漫步至春意盎然的城市各处。

“伊贝尔泰迪”是艺术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来自伊贝尔英雄系列,这个系列中的每一个形象皆为艺术家本人的自画像,代表了其性格特征的多种意象。“伊贝尔泰迪”巧妙谐音“泰迪熊”,最初是以连体服的形式诞生于伊贝尔在1996年东京的展览中,用以提倡让人们在繁忙嘈杂的大都市里也能呼吸到清新空气。在“从山谷中来”展览中,艺术家以春日新芽的明绿色重新演绎了这件作品,并以巨型充气装置的形式屹立在展览中央,成为最亮眼的风景。此次携手,“伊贝尔”将从展厅的能量山谷中走出,漫游上海,与市民们在城市各处发生新的相遇与故事。

一、在上海市中心寻找伊贝尔泰迪的身影

在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的组织协调下,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为“2025上海国际花展” (4月18日-5月11日)的参展单位之一。通过此次“2025上海国际花展”,“伊贝尔泰迪熊”以几乎与真人等高的方式出现在都市绿洲的新天地太平桥公园,城市文化促发地的思南公馆。

他们或栖身于城市核心区的“林间空地”,或隐藏在城市一隅的绿植与灌木丛间。无论是在“新天地太平桥公园”的花海,还是在 “思南公馆”的梧桐树影间,观众都可以看到这抹代表春天的可爱身影。

二、在上海辰山植物园热带花果馆邂逅伊贝尔泰迪

双方机构还将联合上海辰山植物园,让“伊贝尔泰迪”栖居展览温室。在热带花果馆中,伊贝尔泰迪与600余种四季花卉共同生长,在上海这座城市生根发芽,焕发出全新的艺术生命力。他将与热带树木为伴,聆听山石间的水声、草与木的呼吸。他期待着和寻找春色的观众不期而遇,用散发的艺术能量与城市空间联动,提示人们关注城市生活与生态环境的议题。在4月18日-6月29日的展期内,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和辰山植物园的联票也将同期上线。

2025年4月18日至5月11日 新天地太平桥公园

2025年4月18日至5月11日 思南公馆

2025年4月18日至6月29日 上海辰山植物园

关于艺术家

法布里斯·伊贝尔,1961年出生于法国旺代省(Vendée),早年学习数学,后就读于南特美术学院。他的创作生涯始于素描与绘画,并逐渐涉足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形式。1997年,他荣获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

他所秉持的观念是,知识分享是其艺术创作的核心要义,因为“艺术是了解世界的独特途径,它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对话,帮助人们以全新视角审视这个世界。”

2018年,法布里斯·伊贝尔荣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并于2021年被任命为法国国家林业局“护林行动”基金会的大使。

自1990年首次成为驻地艺术家以来,伊贝尔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便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位艺术家参与了2019年在巴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以及2021年在上海PSA举办的“树,树”展览。2022年,他在卡地亚基金会举办了个展“山谷”。

关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10月1日,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家国有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上海双年展主场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由原南市发电厂改造而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曾是“城市未来馆”。它见证了上海从工业到信息时代的城市变迁,其粗砺不羁的工业建筑风格给艺术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想像和创作可能。作为新城市文化的“生产车间”,不断自我更新,不断让自身处于进行时是这所博物馆的生命之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努力为公众提供一个开放的当代文化艺术展示与学习平台;消除艺术与生活的藩篱;促进不同文化艺术门类之间的合作和知识生产。

关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是一家私立文化机构,通过策划展览、现场表演和对谈交流,面向全球公众传播各个领域的当代艺术创作。由卡地亚于1984年创立,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位于巴黎,其建筑由让·努维尔(Jean Nouvel)设计。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通过策划独一无二的艺术项目来探索不同领域的创作,其中囊括了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建筑、设计、时尚、哲学和科学等。近40年来,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始终致力于发掘最为杰出的当代艺术家,充分展现其才华,并将展览空间打造成为艺术家与科学家的交流平台,让他们能够携手创作与当今全球重大问题相关的项目。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的收藏丰富多元,由近4500件作品组成,它们亦是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500多位艺术家建立联系的最好见证。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与多家全球重要艺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致力于吸引更多公众关注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并在他们观点的启发下展开更多的思辨。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的国际视野在其展览策划和艺术家作品收藏方面尤为突出,三十多年来,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一直对中国艺术界怀有浓厚兴趣。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为黄永砅、蔡国强、凌飞和林一林等中国艺术家,以及费大为和侯瀚如等艺术评论家和策展人提供了驻留项目,并与他们保持着长期的学术交流。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曾特别邀请蔡国强与黄永砅参与多次个展与群展。

从2018年开始,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联袂举办了一系列展览项目,其中包括“陌生风景”(A beautiful elsewhere,2018年)、“石上纯也:自由建筑”(Junya Ishigami: Freeing architecture)、“让·努维尔:在我脑中,在我眼中…归属…”(Jean Nouvel: in my head, in my eye…belonging…,2019年)、“树,树”(Trees,2021年)以及“雷蒙·德巴东:现代生活”(Raymond Depardon: La vie moderne,2023年)。2025年,双方将携手推出艺术家法布里斯·伊贝尔的大型个展。

今年秋天,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将在法国巴黎皇家宫殿广场揭幕全新展览空间。新馆由知名建筑师让·努维尔(Jean Nouvel)担任设计,由此开启卡地亚基金会历史的崭新篇章,彰显其在巴黎城市和文化图景,以及国际当代艺术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关于2025上海国际花展

2025上海国际花展以“花开新天地”为主题,在黄浦新天地和上海植物园设立双主会场。展期为2025年4月18日(周五)至5月11日(周日)。在八大展示板块中,“世界花园”“主题花园”“筑梦花园”三大板块紧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公园城市”等理念,推出27组风格多样的花园类景点,用园林艺术表达生物多样性,拉近人、城与自然的关系,涵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关于上海辰山植物园

上海辰山植物园以“精研植物 爱传大众”为使命,不但是植物学及相关学科研究和科普教育的基地,也是上海市著名的游览胜地。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佘山旅游渡假区内,以解构篆书“园”字为总体构思,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江南水乡的景观特征,是科研、科普和观赏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全园占地面积约207公顷,由中心展示区、植物保育区、五大洲植物区和外围缓冲区等四大功能区构成。随着四季的递嬗,园内各类植物随之呈现不同景色。

来源:世界时装之苑ELLE

相关推荐